一种生物质颗粒机的压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8121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颗粒机的压辊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颗粒机,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机的压辊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生物质燃料颗粒机上所用的压辊,轴承直接内置在压辊内,而这种结构工作时,由于压辊与物料之间的摩擦,使得压辊的受力不均,容易发生摆动问题,而且产生较大的热量,热量会直接传递给轴承,因此轴承工作时温度会达到130-150℃,而由于温度偏高,容易使压辊轴承损坏,并会因此增加润滑油的损耗量,致使轴承更换频繁,原料耗费严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机的压辊组件,该压辊组件能够配合生物质燃料颗粒机的使用,能有效强敌轴承工作温度,大大延长轴承的寿命,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减少更换的频率,更有利于出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质颗粒机的压辊组件,包括具有压辊轴和压辊本体的压辊,该压辊轴为一偏心轴,包括偏心轴主体和设置在偏心轴主体两端的偏心轴头,所述偏心轴主体一端具有用于防止压辊从所述偏心轴主体脱出的凸台形限位结构,另一端具有螺纹。

据此,偏心轴主体一端的凸台形限位结构与另一端的螺纹连接的相互作用将压辊牢牢固定,使得其在运行中,压辊不受外力作用发生摆动,从而使得压辊能有效的将物料挤出模具,保证了成型的质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压辊组件还包括油路结构,所述油路结构包括入油管、出油管、油嘴和设置在偏心轴内部的油路通道;所述油嘴设置在所述螺纹一端的偏心轴头的端部,所述偏心轴头的端部具有油孔,且与所述油路通道相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油路结构还包括总入油部和总出油部;总入油部与所述入油管联接,总出油部与所述出油管联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压辊还包括降温润滑组件,所述降温润滑组件包括内圈套设在所述压辊轴上外圈用于承接所述压辊本体内表面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若干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端部的两个密封圈盖以及紧密贴合在位于上部的密封圈盖上的储油压盖;所述偏心轴内部的油路通道的入口设置于所述偏心轴头的端部油孔,出口设置在所述压辊轴、压辊本体和圆锥滚子轴承围城的内部空间中;偏心轴内部的油路通道与降温润滑组件构成的内部空间相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出油管通过设置在所述储油压盖端面上的油管接口与由所述储油压盖和位于上部的密封圈盖所围成的油箱相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压辊的工作面为锯齿形的表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偏心轴主体一端的凸台形限位结构与另一端的螺纹连接的相互作用将压辊牢牢固定,使得其在运行中,压辊不受外力作用发生摆动,从而使得压辊能有效的将物料挤出模具,保证了成型的质量;

2、本发明中压辊组件还包括油路结构,油路结构包括入油管、出油管、油嘴和设置在偏心轴内部的油路通道,故油管、出油管、油嘴和设置在偏心轴内部的油路通道形成了一个循环回路,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降温以及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

3、本发明中压辊还包括降温润滑组件,使得其内部轴承中的润滑油处于流动状态,轴承的温度得到控制,避免了轴承的磨损,减少了轴承的更换次数;

4、本发明中压辊的工作面为锯齿形的表面,该锯齿形表面能预先将物料粘附在压辊表面,便于挤出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3-压辊、31-压辊轴、32-压辊本体、301-偏心轴主体、302-偏心轴头、3011-凸台形限位结构、3012-螺纹、303-油路通道、33-圆锥滚子轴承、34-密封圈、35-密封圈盖、36-出油压盖、37-油管接口、81-入油管、82-出油管、83-油嘴、84-总入油部、85-总出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1-3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考图2,一种生物质颗粒机的压辊组件,包括具有压辊轴31和压辊本体32的压辊3,该压辊轴31为一偏心轴,包括偏心轴主体301和设置在偏心轴主体301两端的偏心轴头302,所述偏心轴主体301一端具有用于防止压辊3从所述偏心轴主体301脱出的凸台形限位结构3011,另一端具有螺纹3012。

参考图2和图3,所述压辊组件还包括油路结构,所述油路结构包括入油管81、出油管82、油嘴83和设置在偏心轴内部的油路通道303;所述油嘴83设置在所述螺纹一端的偏心轴头302的端部,所述偏心轴头302的端部具有油孔,且与所述油路通道303相通。

参考图3,所述油路结构还包括总入油部84和总出油部85;总入油部84与所述入油管81联接,总出油部85与所述出油管82联接。

参考图1和图2,所述压辊3还包括降温润滑组件,所述降温润滑组件包括内圈套设在所述压辊轴31上外圈用于承接所述压辊本体32内表面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33、若干密封圈34、用于密封所述圆锥滚子轴承33端部的两个密封圈盖35以及紧密贴合在位于上部的密封圈盖35上的储油压盖36;所述偏心轴内部的油路通道303的入口设置于所述偏心轴头302的端部油孔,出口设置在所述压辊轴31、压辊本体32和圆锥滚子轴承33围城的内部空间中;偏心轴内部的油路通道303与降温润滑组件构成的内部空间相通。

参考图3,所述出油管82通过设置在所述储油压盖36端面上的油管接口37与由所述储油压盖36和位于上部的密封圈盖35所围成的油箱相通。

参考图1,所述压辊3的工作面为锯齿形的表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属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