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三通管件方面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及该填充物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异型三通件普遍采用管内灌铅挤压方式应用于空调蒸发器与冷凝器管的分路配件中,以此起连接输导作用。采用这种灌铅式三通件的制冷设备,具有制造成本低,生产材料普遍的特点,但由于铅此种生产原料缺乏环保性,亦对人体健康具有致害性。众所熟悉的空调制冷器,在其使用经一段时间之后,空调铜三通件内都会产生一定量的水垢,同时在铅严重可引起人体重金属中毒。灌铅式三通件还需经过多次灌铅、多次退铅、多次液压和抛光等而是多项工序,生产步骤及其繁琐,有待改进。
针对上述现象,本申请团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花费三、四年的时间,研究出一款通过新型材料填充的三通件,克服灌铅式三通件的有害性,实现分路配件中环保三通件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及一种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的加工工艺,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膏状体代替传统铅灌三通件的方式,简化工业制造工序,实现特别是制冷设备分路配件中的三通件更高品和环保性的特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其特征在于:三通件的内通管道中设有膏状体,该膏状体为膏状或胶状填充塑胶。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膏状体包括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钡、硅酸钙和烷烃类化合物。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膏状体由按相同质量比配制的55%的硅酸镁、15.9%的硅酸铝、15.4%的硅酸钡、1.1%的硅酸钙和12.6%的烷烃类化合物调制而成。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成品三通件为T形或爪形或Y形或U形。
一种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工艺步骤:
1)调制:将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钡、硅酸钙和烷烃类化合物调制成的膏状体待用;
2)开料:将待加工的金属管材设置好长度纳入进行开料;
3)灌装:将上述调制成的膏状体由膏状熔成胶状,再将熔成的膏状体灌装至开完料的金属管材中;
4)挤压:将步骤3)中灌装好的金属管材挤压成三通件;
5)退胶:于自动退胶机上将步骤4)挤压成型的三通件退出灌入的膏状体后,得到初成形的三通件;
6)退火:将步骤5) 退胶成形的三通件装入退火炉中退火后取出;
7)折弯:将步骤6)退完火的三通件折弯,形成各种符合规定形状的三通件;
8)平整:将步骤7)折弯好的三通件平端口和整形,得到成品三通件。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膏状体由按质量比配制的55%的硅酸镁、15.9%的硅酸铝、15.4%的硅酸钡、1.1%的硅酸钙和12.6%的烷烃类化合物调制而成。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步骤2)中膏状体灌装至开完料的金属管材中的方式包括灌装机自动灌装或全手动灌装。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步骤5)中退胶成形三通件于温度调至600度至650度的退火炉环境中退火1小时后,保温30分钟再取出。
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品三通件为T形或爪形或Y形或U形。
本发明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将新型材料形成的填充塑材灌充至三通件中,替代传统工业中三通件使用灌铅方式制造工序的繁琐、克服生产材料不环保的缺陷,本发明设计的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克服传统三通件用铅灌的弊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环保化。一种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的加工工艺,采用调、灌、挤压步骤等组合成型工艺,高效制造实现以往多次灌铅的工艺加工缺陷,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本发明工艺构思精妙、制造高效、生产周期短、产品环保安全、具有使用寿命长及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挤压三通件的加工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一种挤压三通件的加工工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挤压三通件的加工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挤压三通件的加工工艺中膏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看附图1-4所示的,本发明提供较佳的一种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其特征在于:三通件1的内通管道中设有膏状体2,该膏状体2为膏状或胶状填充塑胶。所述膏状体2包括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钡、硅酸钙和烷烃类化合物。所述膏状体2由按相同质量比配制的55%的硅酸镁、15.9%的硅酸铝、15.4%的硅酸钡、1.1%的硅酸钙和12.6%的烷烃类化合物调制而成。由此,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钡、硅酸钙和烷烃类化合物按照上述的配比再结合生产工艺步序形成混合物质膏状体2充灌于三通件1的内通管道中,得到为T形或爪形或Y形或U形的成品三通件1,本发明设计的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克服传统三通件用铅灌的弊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环保化。本发明产品具有结构科学、产品环保、使用寿命长及市场竞争强的优点。
一种挤压三通件的新型填充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工艺:1)调制:将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钡、硅酸钙和烷烃类化合物调制成的膏状体待用;2)开料:将待加工的金属管材设置好长度纳入进行开料;3)灌装:将上述调制成的膏状体由膏状熔成胶状,再将熔成的膏状体灌装至开完料的金属管材中;4)挤压:将步骤3)中灌装好的金属管材挤压成三通件;5)退胶:于自动退胶机上将步骤4)挤压成型的三通件退出灌入的膏状体后,得到初成形的三通件; 6)退火:将步骤5) 退胶成形的三通件装入退火炉中退火后取出;7)折弯:将步骤6)退完火的三通件折弯,形成各种符合规定形状的三通件;8)平整:将步骤7)折弯好的三通件平端口和整形,得到成品三通件。所述膏状体2由按质量比配制的55%的硅酸镁、15.9%的硅酸铝、15.4%的硅酸钡、1.1%的硅酸钙和12.6%的烷烃类化合物调制而成。其中,步骤2)中膏状体2灌装至开完料的金属管材中的方式包括灌装机自动灌装或全手动灌装。步骤5)中退胶成形三通件于温度调至600度至650度的退火炉环境中退火1小时后,保温30分钟再取出。所述成品三通件1为T形或爪形或Y形或U形。
其中,如附图4所示,所述膏状体2由按百分比配制的55%的硅酸镁、15.9%的硅酸铝、15.4%的硅酸钡、1.1%的硅酸钙和12.6%的烷烃类化合物调制而成。加工过程中,上述步骤2)中膏状体2灌装至开完料的金属管材中的方式包括灌装机自动灌装或全手动灌装,自动灌装:将上述调制成膏状的膏体状2装入灌装机的熔器中,将熔器温度调至适当温度熔成胶状,再将完成开料的金属管材装入灌装机的自动上料盘后进行自动灌装;全手动灌装:将完成开料的金属管材装入工装中,再将上述调制成膏状的膏体状2放入熔器中熔成液态,人工用钢勺手动灌装转入下工序挤压。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5)中退胶成形三通件1于温度调至600度至650度的退火炉环境中退火1小时后,保温30分钟再取出。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本发明中所述的成品三通件为T形或爪形或Y形或U形,可采用金属红铜或金属铝制作而成。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三通件在管材材料设置上还可以作不同的变换,并不限定于上述采用金属红铜或金属铝制造的方式。
传统采用灌铅的三通管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备料、开料、灌铅、清铅、钻引孔、挤压、锯挤出端口、退铅、退火、折弯、平端口和整形、酸洗等十几道制作步骤:1)准备材料:金属红铜或铝的盘管和铅;2)开料:将金属盘管装入手自动开料机进行开料,设置长度,开好料后转入下工序灌装;3)灌铅:将铅装入加热熔器中,熔器中温度调至适当温度熔成液态,再将开的金属管材装入工装中,人工用钢勺手动灌装,灌装好后转入下工序清铅;4)清铅:人工清铅或半自动设备清铅,清好后转入下工序钻引孔;5)钻引孔:人工用台式钻床钻引孔,钻好后转入下工序钻挤压;6)挤压:将灌好的金属管材放入液压机的模具中,按下启动按钮进行挤压,挤压成T型三通件,转入下工序锯挤出端口;7)锯挤出端口:人工用自制锯床锯好挤出端口转入下工序退铅;8)退铅:人工用煤气火焰枪加热T型三通工件,退出内部铅料后转入下工序退火;9)退火:将成形的T型三通管装入退火炉中,温度调至600度至650度退火1小时,保温30分钟取出转入下工序折弯;10)折弯:将退完火的T型三通管装入自动折弯机的自动上料盘中,按下启动按钮进行空管自动折弯,折弯成爪形和Y形或U形三通管转入下工序平端口和整形;11)平端口和整形:将折弯好的爪形和Y形或U形三通管装入自动平端口和整形机的自动上料盘中,按下启动按钮进行自动平端口和整形,得到成品爪形和Y形或U形三通管转入下工序酸洗;12)酸洗:将整形好的爪形和Y形或U形三通管放入酸水池中30秒钟后转入下工序清洗包装出货。由此得知,传统铅灌式的三通管件工业制作步骤繁琐,填充物质结构简单,有害性强,极不利于生存环境,改用本发明设计的填充塑胶3进行三通管件生产充灌,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实施例:
按百分比配制的55%的硅酸镁、15.9%的硅酸铝、15.4%的硅酸钡、1.1%的硅酸钙和12.6%的烷烃类化合物调制成膏状的混合膏状体2或液态待灌装使用:第一步,开料:将金属管材装入自行开发的直管开料机中进行开料,并设置好开料长度,开好料后转入下工序灌装;第二步,灌装:熔器中温度调至适当温度,将调制好待使用的混合膏状体2装入灌装机的熔器中,使其熔成胶状,再将第一步开料好的金属管材装入灌装机的自动上料盘中进行自动灌装。第三步,挤压:将第二步灌好的金属管材放入液压机的模具中,按下启动按钮进行挤压,挤压成T型的三通件1,再进行退胶。第四步,退胶:将上步挤压好的空管三通件1放入自开发的自动退胶机的自动上料盘中,按下启动按钮进行自动退胶出第二步灌入的膏状体2后,得到成形的T型三通件1转入下工序退火。第五步,退火:将退胶后成形的三通件1转入火炉中,温度调至600度至650度进行退火1小时后,保温30分钟再取出转入下工序折弯。第六步,折弯:将退完火的T型三通件1装入自行开发的自动折弯机的自动上料盘中,按下启动按钮进行空管自动折弯,折弯成U形的三通件1转入下工序平端口和整形。最后,将折弯好U形的三通件1装入自研发的自动平端口和整形机的自动上料盘中,得到成品三通件1后通过清洗工序即可包装出货。
本发明采用调、灌、挤压步骤等组合成型工艺,克服传统工业中使用灌铅式三通件制造工序繁琐、加工材料有害的缺陷,填补了环保型三通件在灌装材料和生产方式上的空白,同时本发明的新型填充物产品具有高精密度、生产高效性和产品结构设计巧妙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进。本发明工艺构思精妙、制造高效、生产周期短、产品环保安全、具有使用寿命长及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点。因此,它是一款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优级的产品。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合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说明书的描述中连接的所述连接方式具有明显的效果和实用效力。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