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模型加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2846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模型加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模型加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电桥通过安装在驱动桥上实现电动驱动功能,可以实现低速纯电行驶,作为扩展系统,与传统动力总成可兼容,在能量回收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和较好的系统效率,以及具备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的大批量生产都是采用压铸的方式,通过设计开发一套压铸模具,用压铸机生产毛坯,再用机器加工重要位置和重要尺寸。

但是,对于研发用的样机模型而言,由于需求量较少,通常只有几件,有时甚至只有一件,不可能像大批量生产一样,用压铸的方式生产,不断地调试打样,调试打样合格后再生产,这就对制作工艺有很高的要求,一般都是直接用数控机床加工,在调试尺寸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公差,导致报废率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模型加工结构,从而实现快速、高效地生产出合格优质的模型产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模型加工结构,包括治具和设于所述治具上部的模型,所述治具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压板的下表面之间通过若干第一销轴定位,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上表面和所述模型的下表面之间通过若干第二销轴定位,并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模型设有凹槽本体,所述凹槽本体内设有分别位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第一圆形槽体、第二圆形槽体、第三圆形槽体,所述第三圆形槽体的侧边设有待加工孔位,所述第三圆形槽体的底部设有装夹部,所述第一圆形槽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圆形槽体的底部和所述装夹部分别与所述第二销轴相对应。

具体的,所述第二压板的相邻两侧边分别确定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与所述X轴方向和所述Y轴方向相交的侧边确定Z轴方向。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丝。

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丝。

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板固定于加工平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模型加工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加工结构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定位,装夹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模型,装夹快速,定位精确,提高了产品重要尺寸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数字表示:

1第一压板、2第二压板、3凹槽本体、31第一圆形凹槽、32第二圆形凹槽、33第三圆形凹槽、34待加工孔位、35装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模型加工结构,包括治具和所述治具上部的模型,治具包括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2;第一压板1的上表面和第二压板2的下表面之间通过复数个第一销轴定位(图中未示出),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可选螺丝;第二压板2的上表面和模型的下表面之间通过复数个第二销轴定位(图中未示出),并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可选螺丝;模型设有凹槽本体3,凹槽本体3内设有分别位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第一圆形槽体31、第二圆形槽体32、第三圆形槽体33,第三圆形槽体33的侧边设有待加工孔位34,第三圆形槽体33的底部设有装夹部35,第一圆形槽体31底部、第二圆形槽体32底部和装夹部35分别与第二销轴相对应。

应用本实施例时,将模型和第二压板2之间通过第二销轴定位,第二压板2的相邻两侧边分别确定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相交的侧边确定Z轴方向设定坐标,通过螺丝将模型锁紧在第二压板2上,达到加工的要求,然后将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2之间通过第一销轴定位,并通过螺丝固定。最后将第一压板1固定于加工平台上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再切除模型上的装夹部35。

本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模型加工结构通过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2定位,装夹新能源汽车电桥驱动盖子模型,装夹快速,定位精确,提高了产品重要尺寸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加工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