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圆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3736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滚圆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产品的加工设备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制作圆筒及锥筒的滚圆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将金属片材卷曲成为圆筒或者锥筒,然后进行拼接是生产柱状或锥状产品的常用方法,如金属水壶、金属桶等。为实现金属片材的卷曲,需要滚圆设备来完成,现有的滚圆设备是通过改变成型辊的形状,如圆形辊或锥度辊来实现不同产品的成型需要,当产品的规格变化时,如产品的锥度,就需要更换不同锥度的成型辊来进行适配,因此非常繁琐,尤其是对于小规模的产品生产时,当产品变化时就需要不断更换成型辊,浪费时间、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滚圆加工设备,可以根据产品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两组主动辊的转动速度来配合实现不同锥度以及圆筒的产品的生产,使用灵活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滚圆加工设备,包括主动成型辊、从动成型辊以及辅助成型辊;成型时,主动成型辊与从动成型辊夹持工件,辅助成型辊设置于主动成型辊的至少一侧,并移动配合主动成型辊对工件成型;其中主动成型辊由两组主动辊以及一组第一自由辊组成,主动辊分别设置于第一自由辊的两端;两组主动辊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器连接,第一自由辊沿轴线自由转动。

其中,所述从动成型辊由第二自由辊、第三自由辊以及第四自由辊组成,第二自由辊及第三自由辊分别于主动成型辊的两组主动辊对应设置,第四自由辊与主动成型辊的第一自由辊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自由辊为第一外滚筒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中心转轴上。

其中,所述两组主动成型辊也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中心转轴上。

其中,所述第一自由辊为的外表呈锥状。

其中,所述第四自由辊的外表呈锥状且与第一自由辊的外表相适应。

其中,所述第一自由辊由多个独立的子辊组成,每个子辊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中心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片材的两端首先与主动辊的接触卷入,片材两端的卷入速度分布于两组主动辊表面的线速度相同,如果两组主动辊表面的线速度相同,则片材两端的卷入速度也相同,最终成型为圆筒,但如果两组主动辊表面的线速度不同,那么速度快的一端卷入速度快,另一端相反,最终成型为锥筒,而且两组主动辊表面的线速度差决定了锥筒的成型锥度;第一自由辊用于承托片材的中部,以辅助主动辊实现形变,防止出现片材的中部出现凹陷等缺陷,且第一自由辊的自由转动能够防止片材成型时对第一自由辊产生滑动摩擦而损坏第一自由辊表面;辅助成型辊可相对于主动成型辊产生平移运动,用于控制片材卷曲的曲率达到辅助成型的效果;本设备通过控制主动辊的转速就能够轻松的改变片材卷曲成型的锥度,易于控制和修改,能够成型任意锥度的锥筒和圆筒,实现不同锥度以及圆筒的产品的生产,使用灵活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及图3,滚圆加工设备,包括主动成型辊、从动成型辊2以及辅助成型辊3;成型时,主动成型辊与从动成型辊2夹持工件,辅助成型辊3设置于主动成型辊1的至少一侧,并移动配合主动成型辊1对工件成型;其中主动成型辊1由两组主动辊4以及一组第一自由辊5组成,主动辊4分别设置于第一自由辊5的两端;两组主动辊4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器连接,第一自由辊5沿轴线自由转动。片材的两端首先与主动辊4的接触卷入,片材两端的卷入速度分布于两组主动辊4表面的线速度相同,如果两组主动辊4表面的线速度相同,则片材两端的卷入速度也相同,最终成型为圆筒,但如果两组主动辊4表面的线速度不同,那么速度快的一端卷入速度快,另一端相反,最终成型为锥筒,而且两组主动辊4表面的线速度差决定了锥筒的成型锥度;第一自由辊5用于承托片材的中部,以辅助主动辊4实现形变,防止出现片材的中部出现凹陷等缺陷,且第一自由辊5的自由转动能够防止片材成型时对第一自由辊5产生滑动摩擦而损坏第一自由辊5表面;辅助成型辊3可相对于主动成型辊1产生平移运动,用于控制片材卷曲的曲率达到辅助成型的效果;本设备通过控制主动辊4的转速就能够轻松的改变片材卷曲成型的锥度,易于控制和修改,能够成型任意锥度的锥筒和圆筒,实现不同锥度以及圆筒的产品的生产,使用灵活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从动成型辊2能够配合主动成型辊1的设计,所述从动成型辊2由第二自由辊6、第三自由辊7以及第四自由辊8组成,第二自由辊6及第三自由辊7分别于主动成型辊1的两组主动辊4对应设置,第四自由辊8与主动成型辊1的第一自由辊5对应设置。使用时,第二自由辊6及第三自由辊7分别于两组主动辊4压紧,并随主动辊4转动;第三自由辊7与第一自由辊5压紧,随着片材中部的卷入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产生转动,以减少片材对第一自由辊5与第三自由辊7表面的破坏。

所述第一自由辊5由第一外滚筒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中心转轴9上。同样第三自由辊7的外滚筒也是通过轴承安装在其相应的转轴上。同时为了保证,第一自由辊5与两组主动成型辊1同轴,因此两组主动成型辊1也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中心转轴9上。同样为了保证从动成型辊2第二自由辊6、第三自由辊7以及第四自由辊8中心同轴,第二自由辊6、第三自由辊7以及第四自由辊8也共同安装在一根转轴上。

为了使片材入料时片材的端部能够接触到主动成型辊1,所述第一自由辊5为的外表呈锥状,其锥度较小,一般2°至5°。同样第四自由辊8采用与第一自由辊5类似的锥状结构。另外还可以是第一自由辊5为的外径小于主动主动辊4的外径。

片材中部在成型时,沿轴向的线速度也是会有差异的,从一主动辊的线速度变化为另一主动辊的线速度,为适应上述变化减少片材对第四自由辊8采用与第一自由辊5表面的滑动,所述第一自由辊5有多个独立的子辊10组成,每个子辊10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中心转轴9上,同样第四自由辊8也由多个独立的子辊10组成,每个子辊10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同一的中心转轴上。这样每一个子辊10都可以自由的转动以适应线速度的变化,参照图2。

下面描述利用上述滚圆加工设备制作圆筒的方法,控制两组主动辊4的转动,使得两组主动辊4表面的线速度相同,从动成型辊2与主动成型辊1靠近并接触主动辊4,也就是第二自由辊6及第三自由辊7分别于两组主动辊4接触转动,同时第四自由辊8与第一自由辊5接触转动,根据片材的成型曲率调整辅助成型辊3的位置,辅助成型辊3可以为两组,分别设置于主动成型辊1的两侧,通过调整辅助成型辊3与主动成型辊1之间的位置,能够改变片材成型圆筒的直径等,此时辅助成型辊3与主动成型辊1平行设置,待成型的片材端部在主动辊4的带动下被卷入成型。

下面描述利用上述滚圆加工设备制作锥筒的方法,控制两组主动辊4的转动,使得两组主动辊4表面的线速度存在差别,从动成型辊2与主动成型辊1靠近并接触主动辊4,也就是第二自由辊6及第三自由辊7分别于两组主动辊4接触转动,同时第四自由辊8与第一自由辊5接触转动,由于锥筒的锥顶与锥底的成型直径不同,因此当需要成型为锥筒时,辅助成型辊3的一端与转速快的主动辊4靠近,而辅助成型辊3的另一端与转速慢的主动成型辊1远离,也就是相对于主动成型辊1倾斜设置,待成型的片材端部在主动辊4的带动下被卷入成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