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流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流焊散热器的快拆机构。
背景技术:
表面封贴技术的工艺,要求回流焊炉的炉膛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因此炉膛与散热器之间的连接往往采用大量的连接紧固件,这种设计在保证了炉膛的密封性的同时却增加了保养炉膛时的拆装时间。由于回流焊炉工作时,其内部挥发大量的助焊剂等化学杂质,需要经常保养,这就对散热器的拆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流焊散热器的快拆机构,可实现散热器与炉膛之间的密封连接和快速拆卸。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回流焊散热器的快拆机构,在回流焊炉体上设有用于拆装散热器的开口,所述回流焊炉体上设有对应设置的若干个铰支架和若干个压杆限位件,所述压杆限位件与所述铰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侧,压杆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支架上而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压杆限位件上,安装时散热器的端盖覆盖所述开口,所述压杆压紧在所述端盖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支架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连接呈L型,所述第一支板固定在所述回流焊炉体上,所述压杆一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板匹配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呈U型且向所述压杆的端部延伸形成开口部,所述第一通槽的两侧设有销孔,所述压杆通过销钉销接在所述第二支板上。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杆限位件包括铰支座、铰支杆和螺旋限位部,所述铰支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支座上而另一端设置所述螺旋限位部,所述压杆上设有与所述铰支杆匹配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呈U型且向所述压杆的端部延伸形成开口部,所述螺旋限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通槽,安装时将所述铰支杆卡在第二通槽内并通过所述螺旋限位部紧固。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限位部为蝶型螺母。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杆的中部设有用于压紧所述端盖的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保证散热器与炉膛密封连接,同时实现散热器与炉膛之间的快速拆卸,提高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流焊散热器的快拆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
1、回流焊炉体;1-1、开口;
2、铰支架;2-1、第一支板;2-2、第二支板;
3、压杆;3-1、第一通槽;3-2、销孔;3-3、第二通槽;3-4、凸块;
4、销钉;
5、铰支座;
6、铰支杆;
7、螺旋限位部;
8、散热器;8-1、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回流焊散热器的快拆机构,用于实现散热器和炉膛的密封连接和快速拆装,在回流焊炉体1上设有用于拆装散热器8的开口1-1,在回流焊炉体1上设有对应设置的若干个铰支架2和若干个压杆限位件,压杆限位件和铰支架2分别设置在开口1-1相对的两侧,压杆3一端铰接在铰支架2上而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在压杆限位件上,安装时散热器8的端盖8-1覆盖在开口1-1上,压杆3压紧在端盖8-1上。
具体的,铰支架2包括第一支板2-1和第二支板2-2,第一支板2-1和第二支板2-2连接呈L型,其中第一支板2-1固定在回流焊炉体1上,压杆3上设有与第二支板2-2匹配的第一通槽3-1,第一通槽3-1呈U型且向压杆3的端部延伸形成开口部,在第一通槽3-1的两侧设有销孔3-2,压杆3通过销钉4转动销接在第二支板2-2上。
压杆限位件包括铰支座5、铰支杆6和螺旋限位部7,铰支杆6的一端铰接在铰支座5上而另一端设置螺旋限位部7,在压杆3上设有与铰支杆6匹配的第二通槽3-3,第二通槽3-3呈U型且向压杆3的端部延伸形成开口部,螺旋限位部7的宽度大于第二通槽3-3,安装时将铰支杆6卡在第二通槽3-3内并通过螺旋限位部7紧固。
本例中,螺旋限位部7为蝶型螺母,方便操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压杆3的中部设有用于压紧端盖的凸块3-4。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