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配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前乘客门下横梁焊接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公路营运客车行业近年的迅猛发展,各客车厂家都在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更快的交付使用,更好的产品质量,才有更好的市场。
目前大部分营运客车车身侧围带有一定弧度,乘客门下横梁相对于车身侧围内收一定距离,从侧面看两者之间不在同一面上,现场焊接操作人员靠卷尺等其他测量工具测量定位难度大,精度低。导致后续总乘客门安装时与下横梁不匹配,部分存在安装难需返工的现象,影响产品生产周期。
因此,针对前乘客门下横梁定位装配设计一套工装,克服传统配焊乘客门下横梁定位难的弊端,较大的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前乘客门下横梁焊接定位工装,通过采用与车体配合的定位板以及与安装横梁配合的定位板进行定位安装的方式,解决了客车制造业中配焊乘客门下横梁的难度,费时费力,效率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客车前乘客门下横梁焊接定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通过支管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周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一端与第一平面交接;所述圆弧面另一端与第二平面交接;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在90°-110°的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圆弧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分别与车身侧围弧度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为不锈钢方管;所述支管的一侧面与第一定位板的一侧共面,同时与第二定位板的一侧共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侧与横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一侧面靠在第二定位板上,所述横梁另一侧面靠在车身上,完成对横梁的定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横梁固定在车身上,然后取下该定位工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装结构轻便,制作简单,解决了客车制造业中配焊乘客门下横梁的难度,解放了劳动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时间,为后道工序乘客门的安装带来便利,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装采用与车体配合的定位板以及与安装横梁配合的定位板进行定位安装的方式,具有定位方便,安装效率高,精度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车前乘客门下横梁焊接定位工装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车前乘客门下横梁焊接定位工装结构侧视图;
图3为第一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与车体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客车前乘客门下横梁焊接定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3,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3之间通过支管2连接;第一定位板1为条形角板,第二定位板3为矩形板块;在第二定位板3的周侧还固定有塑料板。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定位板1的一周侧面为圆弧面102;圆弧面102一端与第一平面101交接;圆弧面102另一端与第二平面103交接;第一平面101与第二平面103的夹角为105°;圆弧面102的弧度为80°;第一平面101为倾斜面,倾斜角度为3°;第二平面103与第一定位板1的另一侧面垂直。
其中,第一定位板1的圆弧面102、第一平面101与第二平面103分别与车身侧围弧度吻合。
其中,支管2为不锈钢方管;支管2的一侧面与第一定位板1的一侧共面,同时与第二定位板3的一侧共面。
其中如图4所示,第二定位板3的一侧与横梁4接触,其中,横梁4一侧面靠在第二定位板3上,横梁4另一侧面靠在车身上,完成对横梁4的定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横梁4固定在车身上,然后取下该定位工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