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带纵包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2803阅读:1069来源:国知局
金属带纵包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光缆护套生产用的金属带纵包模具。



背景技术:

光缆是光传输的主要媒介,其最常见的护套结构形式是由金属带纵包后在外面再挤包一层塑料护套而成,保证光缆具有一定的抗压和防潮性能,从而保证光缆的正常传输。而护套生产时金属带纵包需要专门的模具来实现,现有的模具较为复杂,对金属带成型效果不佳,阻力大,易造成生产中出现断带,且不便拆换,易造成整套模具浪费,使用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金属带纵包模具,用于光缆护套生产时金属带纵包成型,模具结构简单,对金属带成型效果好,阻力小,提高生产效率,模具使用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金属带纵包模具,该模具包括主件和隔片;主件具有贯通的内孔及安装槽,安装槽剖切设计并连通内孔;隔片组装到主件的安装槽中,隔片伸入主件的内孔的一端头开有导向槽;藉此,片状平整的金属带进入主件的内孔卷成圆形,金属带的两边缘在隔片的导向槽的作用下,形成高低错位而搭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件的内孔呈喇叭形,片状平整的金属带从内孔的大端进入,隔片的导向槽位于内孔的大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件上设有用于安装隔片的螺丝孔,螺丝孔供螺丝锁紧固定隔片。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件还具有侧平面,该侧平面用于将整套纵包模具安装于纵包平台时配合螺丝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金属带成型效果好,阻力小,不易造成生产中出现断带,提高了生产效率,主件和隔片采用组装形式,其中有一个磨损时只需更换磨损件,不需整套更换,节省模具费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主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隔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3实施例的隔片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参阅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金属带纵包模具,该模具包括主件1和隔片2;主件1具有贯通的内孔11及安装槽12,安装槽12剖切设计并连通内孔11。内孔11呈喇叭形,片状平整的金属带从内孔11的大端进入。隔片2组装到主件1的安装槽12中,隔片2伸入主件1的内孔11的一端头开有导向槽21,导向槽21位于内孔11的大端。藉此,片状平整的金属带进入主件1的内孔11卷成圆形,金属带的两边缘在隔片2的导向槽21的作用下,形成高低错位而搭接。

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件1上设有用于安装隔片2的螺丝孔13,螺丝孔13供螺丝锁紧固定隔片2,拆装方便,提升作业效率。主件1还具有侧平面14,该侧平面14用于将整套纵包模具安装于纵包平台时配合螺丝锁紧固定,防止生产过程中模具松动,也方便整套纵包模具安装作业。

隔片2安装后通过螺丝固定在主件1的安装槽12中,生产时,片状平整的金属带从内孔11的大端进入,在圆形入口的作用下,金属带卷成圆形,两边缘在隔片2的导向槽21作用下,形成高低错位,再往里逐渐缩小外径,即形成有一定搭接宽度的圆形,再在成卷的金属带上面包覆一层塑料护套而实现光缆护套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金属带成型效果好,阻力小,不易造成生产中出现断带,提高了生产效率,主件1和隔片2采用组装形式,其中有一个磨损时只需更换磨损件,不需整套更换,节省模具费用。

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