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弯管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全自动弯管机内胀式弹簧夹头。
背景技术:
现有全自动弯管机的夹紧装置多采用外夹式弹簧夹头的技术方案,其工作原理为全自动弯管机上的气缸推动零件夹紧套筒前后移动,外夹式弹簧夹头固定不动,当气缸向前推时,零件夹紧套筒向前移动,通过与外夹式弹簧夹头相配合的锥度使外夹式弹簧夹头夹紧部位向内压,从而夹紧零件管件外圆。当气缸向后退时零件夹紧套筒向后移动,与外夹式弹簧夹头相配合的锥度脱离开,外夹式弹簧夹头通过自身的弹性向外张开回到正常状态,从而松开零件管件。
但外夹式弹簧夹头技术方案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要弯的管件最后一个弯后面的直线段小于180mm,要弯最后一个弯时,外夹式弹簧夹头向前送料时会碰撞到弯管模的防皱块,送料就送不到位,从而无法完成弯管。要完成此类管件的弯管,只能增加工艺端,待弯管完成后再去掉加长部分管件。这样既浪费材料,又增加去工艺端、倒角去毛刺等工序,从而增加人工工时、刀具消耗、设备等,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弯管机内胀式弹簧夹头,在不改变设备结构的情况下,采用内胀式夹紧装置达到管件夹紧的目的,无需增加工艺端,达到节省材料、降低人工工时、减少刀具消耗、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自动弯管机管件夹紧装置,安装在弯管机机身上,其中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内胀式弹簧夹头、夹紧套筒、螺钉及内胀芯棒,所述弯管机机身上依次设有内胀式弹簧夹头、夹紧套筒,所述内胀芯棒通过螺钉与夹紧套筒紧锁固定。
优选的,所述内胀式弹簧夹头通过内螺纹固定在弯管机机身上。
优选的,所述管件的内孔插入内胀式弹簧夹头。
优选的,所述内胀式弹簧夹头前端均匀分割成4瓣,用于夹紧零件管件内壁。
优选的,所述内胀式弹簧夹头内孔与内胀芯棒配合处为锥度,当内胀芯棒向前移动,通过内胀式弹簧夹头相配合的锥度使内胀式弹簧夹头夹紧部位向外张开,从而夹紧零件管件内壁。
优选的,所述夹紧套筒通过弯管机机身上的气缸推动移动,夹紧套筒随着气缸的前进、后退做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弯管机管件夹紧装置,在不改变设备结构的情况下,通过采用内胀式夹紧的夹紧方式,利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全自动弯管机内胀式弹簧夹头不仅实现了弯管时夹紧管件的目的,且由于内胀式弹簧夹头是夹紧管件内壁,未高出管件外径,送料时就让开了弯管模的防皱块,从而将管件送料到位完成弯管。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弯管机管件夹紧装置,无需增加工艺端,达到节省材料、降低人工工时、减少刀具消耗、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胀式弹簧夹头;2-夹紧套筒;3-螺钉;4-内胀芯棒;5-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全自动弯管机管件夹紧装置,安装在弯管机机身上。夹紧装置包括内胀式弹簧夹头1、夹紧套筒2、螺钉3及内胀芯棒4,弯管机机身上依次设有内胀式弹簧夹头1、夹紧套筒2,内胀式弹簧夹头1通过内螺纹安装在弯管机机身上,管件5的内孔插入内胀式弹簧夹头1,内胀芯棒4通过螺钉3与夹紧套筒2紧锁固定。
工作时,当全自动弯管机机身上的气缸向前推动夹紧套筒2向前移动,带动内胀芯棒4向前移动,通过内胀式弹簧夹头1相配合的锥度使内胀式弹簧夹头1的夹紧部位(被分割成4瓣)向外张开,从而夹紧管件5内壁。当气缸向后退时,夹紧套筒2向后移动,带动内胀芯棒4向后移动,与内胀式弹簧夹头1相配合的锥度脱离开,内胀式弹簧夹头1通过自身的弹性向内回弹回到正常状态,从而松开管件5。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