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均匀预应变的冲压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285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可实现均匀预应变的冲压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均匀预应变的冲压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成本和环保压力的增大,近几年汽车厂新投产的涂装产线开始广泛采用新涂装工艺。新涂装工艺对原料钢板的表面轮廓和表面质量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钢板表面轮廊与新涂装工艺的关系。钢板表面轮廊由粗糙度、波纹度、峰值数等参数指标来衡量,而涂装之后车身漆膜外观质量由橘皮与鲜映性两参数指标来衡量,因此研究钢板表面轮廊与新涂装工艺的关系,就转化为研究粗糙度、波纹度、峰值数等与橘皮、鲜映性的关系。

但是,钢板经过冲压变形之后,轮廊参数指标发生了变化,因此应该研究钢板冲压变形之后表面轮廊与新涂装工艺的关系。现场冲压生产的零件,如门外板、侧围、顶盖等,零件各部位变形不一致,变形量不同,测得的各部位表面轮廊参数指标不同,无法定量分析表面轮廊参数指标对新涂装工艺的影响,同时零件较大,不便于进行实验研究。

因此,为了促进表面形貌与新涂装工艺关系的研究工作,必须要获得平整而均匀变形的零件,迫切需要一种能获得平整而均匀变形零件的冲压模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均匀预应变的冲压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可实现均匀预应变的冲压模拟装置,主要由凸模、压边模和凹模组成,凸模为圆柱形,压边模为圆柱环形,圆柱环形的内径与凸模直径匹配,凹模为中空环形,压边模及凹模工作面相对且四周均固定在冲压机上,板料夹持在压边模及凹模之间,凸模在冲压机作用下穿过压边模内孔将板料顶入凹模,其在于,在凸模工作面中心部位开有圆形凹陷区域。

进一步的,圆形凹陷区域直径60-100mm,深度2-5mm。

进一步的,压边模及凹模工作面四周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凸筋和凹槽。

由于本实用新型凸模工作面设有圆形凹陷区域,在冲压运动过程中,板料既未与凸模凹陷区域接触,也未与凹模接触,保证了此区域板料变形的均匀性及一致性,以及冲压之后此区域的平整度,便于此区域表面形貌的评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凸模工作面示意图。

图中,1-凹模;2-板料;3-压边模;4-凸模;5-圆形凹陷区域;6-凸筋;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可实现均匀预应变的冲压模拟装置,主要由凸模4、压边模3和凹模1组成,凸模4为圆柱形,压边模3为圆柱环形,圆柱环形的内径与凸模4直径匹配,凹模1为中空环形,压边模3及凹模1工作面相对且四周均固定在冲压机上,板料2夹持在压边模3及凹模1之间,凸模1在冲压机作用下穿过压边模3内孔将板料2顶入凹模1,在凸模4工作面中心部位开有圆形凹陷区域5,根据试验标准要求,圆形凹陷区域5直径60-100mm,深度2-5mm,压边模3及凹模1工作面四周分别设有相匹配的环形凸筋6和凹槽7,可在试验过程中进一步将板料2压紧,保证试验效果。

试验之前,将凸模4、凹模1、压边模3安装于冲压机上,在板料2表面喷涂散斑,板料2置于压边模3上,启动试验机,凹模1与压边模3配合将板料2压紧,凸模4经由压边模3内孔,将板料2顶入凹模1。由于凸模4顶部设有圆形凹陷区域5,板料运动过程中,板料2仅与凸模4工作面四周圆角部位接触,在凸模4的圆形凹陷区域5,板料2未与凸模4接触,也未与凹模1接触,保证了此区域板料变形的均匀性及一致性,以及冲压之后此区域的平整度,便于此区域表面形貌的评定。

为了测量板料2冲压之后的变形量,需要用到光学应变测量设备,凹模1的中空设计便于光学应变测量设备通过其内孔跟踪板料2的变形过程。冲压机运行到设定的行程之后,结束冲压,应变测量设备分析板料2平整部位的变形,由实验结果可知,零件平整部位变形均匀,且各区域的应变量一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