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翻边胎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2818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门翻边胎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翻边胎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冲压工艺包括拉延、修边、翻边和包边四道工序,在汽车研发前期为了能够尽快提供车门样件,通常采用车门翻边胎具代替车门翻边模具的方式进行车门样件的翻边工序,以达到缩短车门样件制作时间的目的,并快速验证车门样件的装车效果。现有车门样件翻边胎具中的凸模本体为整体式结构,采用人工木槌敲打的方式对放置在凸模本体上的车门样件进行翻边,不足之处在于:1)胎具上没有压料装置,制作出的车门样件质量差;2)胎具上没有下底座,翻边时操作性差;3)胎具采用整体结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压料装置和下底座的汽车车门翻边胎具,该胎具中的凸模本体为分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门翻边胎具,包括用于对车门样件进行翻边的凸模本体、用于固定凸模本体的凸模座、多个固定在凸模座上的夹紧器和多个用于夹紧车门样件的手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压紧车门样件的压料装置和下底座,所述压料装置设置在凸模本体的上方,所述下底座设置在凸模座的下部。

作为优选,所述压料装置包括钢板压料圈和若干根固定在钢板压料圈上侧的钢管,所述钢板压料圈的底面还设有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下底座包括高度相等的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共四只且分别设置在下底座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二支撑腿设置在下底座的中部,四只所述第一支撑腿上端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与凸模座固定的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撑腿上端设有与凸模座底面贴合的支撑板。

作为优选,所述凸模本体由若干镶块拼焊而成。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凸模本体上方设置压料装置,保证翻边时车门样件不会攒动,提高了车门样件翻边的合格率;胎具本体采用若干镶块拼焊在凸模座上,降低了胎具的制作成本;在胎具下方设置下底座,提高了胎具的高度,方便人工操作、提高了车门样件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压料装置爆炸图;

图3为压紧器和手钳的夹紧示意图;

图4为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车门翻边胎具包括压料装置6、凸模本体2、凸模座3和下底座7,车门样件1放置在凸模本体2的上表面上,车门样件1翻边时通过压料装置6将其压紧,防止窜动;凸模本体2底面设置在凸模座3上,凸模座3固定在下底座7上,下底座7提高了胎具的高度,方便人工操作。

如图2所示,压料装置包括钢管62、钢板压料圈61和树脂层63,钢板压料圈6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若干根钢管1(图中2交错布置有3根),增加了钢板压料圈61的结构强度,且方便移动钢板压料圈61;钢板压料圈61的下端面上粘连有树脂层63,树脂层63的型面与所需翻边的车门样件1的外形型面完全贴合,将车门样件1能够完全压紧在凸模本体2上,且防止车门样件1表面划伤。

如图3所示,凸模本体2采用若干镶块拼焊在凸模座3上,然后按照所需翻边的车门样件1的型面经过数控加工而成,凸模座3采用槽钢和钢板焊接而成,凸模座3上设有夹紧器4;当压料装置6的树脂层63与车门样件1贴合压紧后,夹紧器4压紧钢板压料圈61,在车门样件1的车窗一侧不方便安装夹紧器4的地方,采用手钳5夹紧凸模本体2和钢板压料圈61。

如图4所示,下底座7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腿71和第二支撑腿72,下底座7的四个角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腿71,用于支撑凸模座3,在四只第一支撑腿71的上端面设均设有连接板73,连接板73上设有连接孔,用于固定凸模座3;在下底座7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二支撑腿72,作为凸模座3的辅助支撑,第二支撑腿72上设支撑板73,支撑板73与凸模座3底面贴合;第一支撑腿71和第二支撑腿72等高安装,保证凸模座3水平。

翻边时,首先将车门样件1放置在凸模本体2上,然后通过压料装置6将车门样件1压紧在凸模本体2上,使用木锤敲打凸模本体2上的车门样件1使其翻边成型,在翻边成型后的地方使用夹紧器4或手钳5夹紧,使用木锤敲打其余没有翻边的地方,直至车门样件1完全翻边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