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气动装置的数控机床刀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341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机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气动装置的数控机床刀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目前,在现有的加工中心圆盘刀库换刀中,大都实现了自动化。通过预先设计的控制系统结合机械结构实现刀具的自动更换。而在刀具的自动更换中,刀库的气动流程通常控制刀具的回刀过程,结构上常常使用空气压缩机与气动三联件连接刀库导轨,刀库导轨和刀库防护门作为缓冲气缸的方式,这种设计不够合理完善,一旦自动换刀多段动作中途出现异常停止,经常会有运动轴撞击机械手臂导致刀库损坏的现象发生,造成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现有技术的缺陷,现提出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气动装置的数控机床刀库,包括:机架、刀盘、刀库本体、换刀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打刀气缸、速度节流阀、塑料软管、电磁换向阀、空气过滤器,其中所述打刀气缸与所述速度节流阀连接,所述塑料软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速度节流阀和所述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空气过滤器连接;所述数控机床刀库中,刀库本体位于刀盘上,刀盘和气动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机械手臂驱动马达,所述机械手臂驱动马达驱动所述换刀机械手。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软管通过活动接头与速度节流阀和电磁换向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控机床刀库选取圆盘式刀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目标刀具到达换刀位置时,相应的检测开关发出倒刀信号,电磁阀一端得电,此时倒刀回路接通,空气由电磁阀另一端接口进入气缸缸体内,气缸活塞杆随着逐渐增大的缸内压力向一侧移动,活塞杆下端带动倒刀块,使目标刀具所在的刀套由水平位置向垂直位置进行90°翻转,从而完成倒刀过程。换刀完成后,相应检测开关发出回刀信号,此时电磁阀另一端得电,回刀回路接通,此时空气由电磁阀接口进入气缸右侧缸体内。随着一侧缸体内空气压力逐渐增大,活塞杆向左右移动,在活塞杆与倒刀块的共同作用下,使垂直的刀套向水平位置进行90°翻转,完成回刀过程。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机床刀库气动装置中的刀库导轨和刀库防护门,同时,将两个缓冲气缸改为1个,缩小了产品空间尺寸,降低了气动装置刀具自动回刀时与机械手臂产生碰撞的概率,减少刀具磨损,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控机床刀库的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打刀气缸;2、速度节流阀;3、塑料软管;4、电磁换向阀;5、空气过滤器(外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带有气动装置的数控机床刀库包括:刀盘、倒刀气压缸、刀库本体、换刀机械手,现有技术中的数控机床刀库中,刀库本体位于刀盘上,刀盘和气动装 置均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机械手臂驱动马达,所述机械手臂驱动马达驱动所述换刀机械手运动,在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数控机床刀库的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所述气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打刀气缸1、速度节流阀2、塑料软管3、电磁换向阀4、空气过滤器5,其中所述打刀气缸1与所述速度节流阀2连接,所述塑料软管3的两端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所述速度节流阀2和所述电磁换向阀4,电磁换向阀4与所述空气过滤器5连接。工作时,当目标刀具到达换刀位置,相应的检测开关发出倒刀信号,电磁阀b端得电,此时倒刀回路接通,空气由电磁阀左端左接口进入气缸左侧缸体内,气缸活塞杆随着逐渐增大的缸内压力向右侧移动,活塞杆下端带动倒刀块,使目标刀具所在的刀套由水平位置向垂直位置进行90°翻转,从而完成倒刀过程。换刀完成后,相应检测开关发出回刀信号,此时电磁阀a端得电,回刀回路接通,此时空气由电磁阀右端右接口进入气缸右侧缸体内。随着右侧缸体内空气压力逐渐增大,活塞杆向左右移动,在活塞杆与倒刀块的共同作用下,使垂直的刀套向水平位置进行90°翻转,完成回刀过程。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机床刀库气动装置中的刀库导轨和刀库防护门,同时,将两个缓冲气缸改为1个,缩小了产品空间尺寸,降低了气动装置刀具自动回刀时与机械手臂产生碰撞的概率,减少刀具磨损,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替换和改进,均匀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