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帘线生产用钢丝校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2554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钢帘线生产用钢丝校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校直器,尤其涉及一种钢帘线生产用钢丝校直器。



背景技术:

随着金属制品行业的发展,高速、高效、低成本、工艺适应性强已经成为生产企业的追求目标。剥壳机是一种在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收线电缆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机械设备,其用于将线材或棒材进行剥壳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剥壳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剥壳机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流水线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生产环境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拉拔速度并非均一的速度,从而导致最终产品在收线轮上卷绕不均匀,排列不整齐,因此需要一个能够正确校直钢丝的校直器对钢丝进行校直。

目前的校直机结构复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导线角度误差和高度误差,最终影响到了校直钢丝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钢丝剥壳除磷后进入拉丝机前对钢丝进行校直处理的钢帘线生产用钢丝校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帘线生产用钢丝校直器,包括机架、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压架和下托架上的上校直轮和下校直轮以及用于调节上、下校直轮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所述上校直轮和下校直轮交叉设置;所述下托架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在下托架上开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用于安装所述上压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所述上压架,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轨;所述上压架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滑轨形成滑动副。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手轮和压紧螺杆,所述调节手轮与压紧螺杆一端固定连接,压紧螺杆另一端由下托架上端穿入并伸进开设在上压架上部的压紧槽内。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压紧螺杆由调整部和压紧部组成,调整部和压紧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压紧部位于压紧槽内,其一端端面与压紧槽槽底相抵,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一端与调整部下端相连,该连接部为圆柱形光杆,其直径小于调整部、顶紧部的直径;所述调整部上端与调节手轮连接,其固定在下托架上,并与下托架形成螺纹副,该调整部的下端面与上压架顶面相抵。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压紧槽的纵截面呈倒T形。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上校直轮通过销轴安装在上压架上,上校直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所述销轴上。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下校直轮通过销轴安装在下托架上,下校直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所述销轴上。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固定架由底板和支撑板组成,所述底板前侧固定下托架,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下托架后侧,该支撑板固定在底板左右两端。

上述钢帘线生产用钢丝校直器,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铰接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校直器使用时,钢丝由剥壳除磷机出来后经过下托架和上压架上的校直轮,通过上、下校直轮间距的调整,达到校直钢丝的作用,其校直效果良好,并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易于调整和部件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帘线生产用钢丝校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帘线生产用钢丝校直器的压紧螺杆与调节手轮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帘线生产用钢丝校直器的上压架上的压紧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的意义为:1、调节手轮,2、压紧螺杆,3、上压架,4、下托架,5、上校直轮,6、下校直轮,7、底板,8、压紧槽,9、安装孔,其中,201、调整部,202、连接部,203、压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钢帘线生产用钢丝校直器,包括机架(图中未画出)、上压架3和下托架4,该下托架和上压架上分别固定有交叉布置的上校直轮5和下校直轮6以及用于调节上、下校直轮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所述下托架4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在所述下托架4上开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内设置所述上压架3,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轨;所述上压架3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滑轨形成滑动副(图中未显示)。所述的固定架由底板7和支撑板(图中未显示)组成,所述底板前侧固定下托架,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下托架后侧,该支撑板固定在底板左右两端。

如图3所示,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手轮1和压紧螺杆2,所述调节手轮1与压紧螺杆2一端固定连接,压紧螺杆2另一端由下托架4上端穿入并伸进开设在上压架3上部的压紧槽8内。所述压紧螺杆2由调整部201和压紧部203组成,调整部201和压紧部203之间设有连接部202,所述压紧部203位于压紧槽8内,其一端端面与压紧槽8槽底相抵,另一端与连接部202连接;所述连接部202一端与调整部201下端相连,该连接部202为圆柱形光杆,其直径小于调整部、顶紧部的直径;所述调整部202上端与调节手轮1连接,其固定在下托架4上,并与下托架4形成螺纹副,该调整部201的下端面与上压架3上端面相抵。所述的压紧槽8的纵截面呈倒T形(参见图4)。所述的上校直轮通过销轴安装在上压架上,上校直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所述销轴上。所述的下校直轮通过销轴安装在下托架上,下校直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所述销轴上。

实施例2:图未画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2增加了还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铰接在机架上,防止断丝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防止灰尘进入本实施例的校直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