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精度跳废料处理装置的五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046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精度跳废料处理装置的五金模具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五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高精度跳废料处理装置的五金模具。



背景技术:

在具有冲裁冲头的五金模具使用过程中,跳废料的处理一直是较难以处理的一个生产难题。如图1所示,现有的五金模具中多采用冲裁冲头11结合顶针12的跳废料处理机构来进行模具的跳废料处理,其中,顶针采用弹簧13和止付螺丝14进行固定和支撑,然而这对于小型的冲裁冲头而言,由于设置在冲裁冲头内部的顶针受到冲裁冲头尺寸的限定,使得顶针的直径更加纤细,其对于跳废料的顶推处理效果不明显,从而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跳废料滞留在模具中,大大影响了模具的开模精度以及开模效率。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型的跳废料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精度跳废料处理装置的五金模具,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可有效提高跳废料处理的效果,有效保证五金模具的开模精度和开模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高精度跳废料处理装置的五金模具,包括可上下相对移动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安装板、脱料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上模座和脱料板之间,安装板的一侧与上模座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脱料板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下垫块和下托板,所述下模板固定设置在下垫板的上部,所述下垫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座,所述下托板通过下垫块连接在下模座的底部;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冲裁冲头,所述冲裁冲头可上下移动地穿过脱料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端部设置有插接高压气源喷气嘴的气嘴安装槽,并在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气嘴安装槽相连通的气槽,所述冲裁冲头中开设有贯穿冲裁冲头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一端与气槽相连通;在位于冲裁冲头正下方的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上均设有与冲裁冲头相对应的废料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安装板包括上垫板和上夹板,所述上垫板的一侧与上模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侧与上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脱料板包括止挡板和上脱板,所述上脱板固定连接在止挡板的底部,所述止挡板和上脱板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安装板上,止挡板和上脱板可相对于上夹板做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气嘴安装槽开设在上垫板的一侧端部上,并且所述气槽开设在上垫板的内部,所述冲裁冲头固定套设在上夹板上,并且冲裁冲头的顶部与气槽出气口处的上垫板底部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上脱板和下模板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套,位于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上脱板和下模板上同一角处的导套位于同一轴上,在导套内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中部固定于上脱板的导套内,导柱的上端伸入止挡板、上夹板和上垫板的导套内,导柱的下端伸入下模板的导套内,所述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和下模板可相对于导柱上下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排气孔的孔径小于气槽的直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五金模具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拆卸组装维修更换方便,成本较低,维护成本低,通过在上模处增加高压气源,通过高压气源喷出高压气体对料条冲裁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瞬间冲击至废料通道内,从而使废料顺利通过废料通道排出模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模具中顶针对废料顶出不顺而产生的跳废料问题,尤其适用于具有小型冲裁冲头的五金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五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上模座,2-上垫板,3-上夹板,4-止挡板,5-上脱板,6-下模板,7-下垫板,8-下模座,9-下垫块,10-下托板,11-冲裁冲头,12-顶针,13-弹簧,14-止付螺丝,15-废料通道,16-导柱,17-料条,18-废料,19-气嘴安装槽,20-气槽,21-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如图2和3所示,一种具有高精度跳废料处理装置的五金模具,包括可上下相对移动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安装板、脱料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上模座1和脱料板之间,安装板的一侧与上模座1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脱料板顶部活动连接。其中,所述安装板包括上垫板2和上夹板3,所述上垫板2的一侧与上模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侧与上夹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而所述脱料板包括止挡板4和上脱板5,所述上脱板5固定连接在止挡板4的底部,所述止挡板4和上脱板5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安装板上,止挡板4和上脱板5可相对于上夹板3做上下移动。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6、下垫板7、下模座8、下垫块9和下托板10,所述下模板6固定设置在下垫板7的上部,所述下垫板7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座8,所述下托板10通过下垫块9连接在下模座8的底部。其中,下垫块9的数量以能够稳定支撑下托板10为宜,多采用3-6块下垫块9。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冲裁冲头11,所述冲裁冲头11可上下移动地穿过脱料板,并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端部设置有插接高压气源喷气嘴的气嘴安装槽19,并在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气嘴安装槽19相连通的气槽20,所述冲裁冲头11中开设有贯穿冲裁冲头11的排气孔21,所述排气孔21的一端与气槽20相连通。所述排气孔21的孔径小于气槽20的直径,有助于增强透过排气孔21的气体气压,从而对跳废料形成强大的冲击力而使其从废料通道15中脱落。所述气嘴安装槽19开设在上垫板2的一侧端部上,并且所述气槽20开设在上垫板2的内部,所述冲裁冲头11固定套设在上夹板3上,并且冲裁冲头11的顶部与气槽20出气口处的上垫板2底部相抵接。为了防止漏气,可在气槽20出气口与冲裁冲头11的顶部之间设置密封圈进行气密密封。另外,在位于冲裁冲头11正下方的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上均设有与冲裁冲头11相对应的废料通道15,废料通道15位于冲裁冲头11的正下方,并且废料通道15的孔径比冲裁冲头11的直径大,从而可便于冲裁冲头11在料条中冲裁下的跳废料顺利掉落到废料通道15中,并通过废料通道15而从模具中排出。

此外,所述上垫板2、上夹板3、止挡板4、上脱板5和下模板6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套,位于上垫板2、上夹板3、止挡板4、上脱板5和下模板6上同一角处的导套位于同一轴上,在导套内设有导柱16,所述导柱16的中部固定于上脱板5的导套内,导柱16的上端伸入止挡板4、上夹板3和上垫板2的导套内,导柱16的下端伸入下模板6的导套内,所述上垫板2、上夹板3、止挡板4和下模板6可相对于导柱16上下滑动。通过设置的导柱16和导套的配合使用,可有效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对中定位,防止开模过程中产生偏差。

该五金模具在使用时,当上模处于未冲压状态时,安装板和脱料板之间存在间隙,冲裁冲头11的下端位于脱料板内,即冲裁冲头11的下端未从上脱板5的下表面凸出。将需要开模的料条17放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具体是将料条17放置在下模板6之上,使其位于上脱板5和下模板6之间,上脱板5可对料条17形成抵压固定的作用。在上模座1在冲床的带动下往料条上压,安装板与脱料板随之下压,直至上脱板5将料条17压在下模板6上,此时冲裁冲头11已伸出于上脱板5外,并已与料条接触,随着上模座1继续下压,冲裁冲头11对料条17进行冲裁,在冲裁过程快结束前,启动高压气源并通过气槽20向排气孔21内喷射高压气体,冲裁完成后所产生的废料18通过从冲裁冲头11的排气孔21中喷出的高压气体瞬间冲击至废料通道15内,并通过废料通道15排出模具。当上模完全闭合后,上模向下运动结束,与此同时冲裁冲头11运动结束,自此对料条17完成冲裁操作,然后上模在冲床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当冲床带动上模运动到上限时,可将冲裁好的料条17从下模板6上取出,这样就完成一个冲裁工序,如此往复运动使五金模具连续工作。

本五金模具通过高压气源喷出高压气体对冲裁的废料18/进行瞬间冲击至废料通道15内,并通过废料通道15排出模具,从而可有效防止废料跳料,良好的解决了小型冲裁冲头11情况下的跳废料问题。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