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894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加工和装配生产线上,都会经常用到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就是需要将物料输送到准确的位置,而现有的上料机构夹料效果差,易对工件造成损坏,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上料位置不精准,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工作效率低,使得生产成本提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机构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夹料效果好,对工件的磨损小,上料位置精准,便于下一步的操作,工作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机器的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该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固定有一块上料气缸安装板,上料气缸安装板的下端面固定有上料滑台气缸,上料滑台气缸的滑台上通过上料滑台气缸安装板固定有上料升降滑台气缸,上料升降滑台气缸与上料滑台气缸的运动方向垂直,上料升降滑台气缸的滑台的输出端固定有上料升降板,上料升降板的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杆安装块,固定杆安装块上安装有四根呈矩形排布的固定杆,四根固定杆的两个端口处均固定有一根横向的夹块移位导向杆,两根夹块移位导向杆相平行,两根夹块移位导向杆上套装有两个上料夹块,两个上料夹块相对安装且相对内侧面均设有夹料凹槽,两根夹块移位导向杆上位于两个上料夹块之间均套装有复位弹簧,两根复位弹簧的两端均与两个上料夹块的相对内侧面固定,两个上料夹块的相对外侧面均设有向外倾斜的倾斜滑槽,上料升降板的上端面还安装有上料升降气缸,上料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过上料升降板且活塞杆端头固定有夹块分离导向条安装板,夹块分离导向条安装板的下端面的两侧均安装有与之垂直的夹块分离导向条,两个夹块分离导向条分别嵌入到两个上料夹块上的倾斜滑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夹料效果好,对工件的磨损小,上料位置精准,便于下一步的操作,工作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机器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该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530,支撑架530的顶部固定有一块上料气缸安装板531,上料气缸安装板531的下端面固定有上料滑台气缸532,上料滑台气缸532的滑台上通过上料滑台气缸安装板固定有上料升降滑台气缸533,上料升降滑台气缸533与上料滑台气缸532的运动方向垂直,上料升降滑台气缸533的滑台的输出端固定有上料升降板534,上料升降板534的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杆安装块535,固定杆安装块535上安装有四根呈矩形排布的固定杆536,四根固定杆536的两个端口处均固定有一根横向的夹块移位导向杆537,两根夹块移位导向杆537相平行,两根夹块移位导向杆537上套装有两个上料夹块538,两个上料夹块538相对安装且相对内侧面均设有夹料凹槽,两根夹块移位导向杆537上位于两个上料夹块538之间均套装有复位弹簧,两根复位弹簧的两端均与两个上料夹块538的相对内侧面固定,两个上料夹块538的相对外侧面均设有向外倾斜的倾斜滑槽,上料升降板534的上端面还安装有上料升降气缸539,上料升降气缸539的活塞杆穿过上料升降板534且活塞杆端头固定有夹块分离导向条安装板5310,夹块分离导向条安装板5310的下端面的两侧均安装有与之垂直的夹块分离导向条5311,两个夹块分离导向条5311分别嵌入到两个上料夹块538上的倾斜滑槽内。

本发明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工作时,上料升降滑台气缸533运转使得两个上料夹块538下移,上料升降气缸539活塞杆伸展使得两个夹块分离导向条5311分别带动两个上料夹块538将工件夹紧,上料滑台气缸532运转使得至两个上料夹块538将橡皮塞夹取至指定的位置,机器重复以上工作步骤。

本发明一种汽车门限位器主体部分装配机的橡皮塞上料装置,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夹料效果好,对工件的磨损小,上料位置精准,便于下一步的操作,工作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机器的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