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罐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468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罐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罐体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罐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圆罐是常用的一种容器,通过在其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翻边、胀锥和滚筋,目前的圆罐生产中由于翻边是往下压,胀锥是往上拉,滚筋又需要单独的设备,因此三道工序的加工组件是分开的不同的设备,使得整个加工装置的体积变得过大,维护成本很高。

另外,现有的翻边、胀锥和滚筋需要在三台设备上完成,在翻边后,再将翻边后的罐身转移到另一台设备上才能进行胀锥,之后再转移进行滚筋,使得其工序繁琐,费时费力,也降低了圆罐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罐加工装置,其具有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制罐加工装置,包括翻转输送机构以及依次设置的翻边胀锥机构和滚筋机构;所述翻转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翻转件,所述翻转件转动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始端;所述翻边胀锥机构和滚筋机构沿所述输送带依次设置并分别用于对罐体进行翻边胀锥和滚筋。

本发明的制罐加工装置通过设置翻转输送机构、翻边胀锥机构和滚筋机构,利用翻转输送机构将罐体翻转和输送,翻边胀锥机构对筒体进行翻边和胀锥,滚筋机构对辊体滚筋,实现了罐体一体化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罐体加工需要分步多次加工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胀锥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所述翻边胀锥机构包括箱体、动力电机、翻边动力组件和胀锥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电机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上枢接有一动力轴,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轴传动连接;所述翻边动力组件包括翻边凸轮、翻边杠杆、翻边拉杆和翻边模具,所述翻边凸轮固定在所述动力轴上,所述翻边杠杆的中部枢接于所述箱体上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翻边凸轮和翻边拉杆连接,所述翻边模具与所述翻边拉杆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胀锥动力组件包括胀锥凸轮、胀锥杠杆、胀锥拉杆和胀锥模具,所述胀锥凸轮固定在所述动力轴上,所述胀锥杠杆枢接于所述箱体上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胀锥凸轮和胀锥拉杆连接,所述胀锥模具与所述胀锥拉杆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杠杆的一端经一翻边连杆与所述翻边凸轮连接;所述胀锥杠杆的一端经一胀锥连杆与所述胀锥凸轮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翻边拉杆和胀锥拉杆伸出的伸出孔;所述动力电机经一伺服减速机与所述动力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筋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所述滚筋机构包括支架、相互平行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两组装配组件和滚筋模具;所述两组装配组件均包括至少一根固定导杆、滑动座、卡板和卡紧件,所述固定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导杆上,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滚筋组端部的卡位孔,所述卡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板卡设于所述卡位孔的一侧;所述滑动座和卡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卡紧的卡紧孔,所述卡紧件穿设于所述滑动座和卡板的卡紧孔上;所述滚筋模具设置在两组装配组件的滑动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组装配组件还均包括固定板和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导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滑动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两组装配组件还均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里侧,所述固定导杆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两组装配组件还均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滑动座的卡位孔上并用于将滚筋组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输送机构还包括输送架和输送电机,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上,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件包括两块中部垂直交叉设置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中部枢接于所述输送带的始端;所述翻转输送机构还包括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翻转件的枢接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伺服推动机构,所述伺服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翻边胀锥机构下方;所述伺服推送机构包括伺服推送电机和推送板,所述推送板滑动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所述伺服推送电机推动所述推送板沿所述输送带往复运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制罐加工装置通过设置翻转输送机构、翻边胀锥机构和滚筋机构,利用翻转输送机构将罐体翻转和输送,翻边胀锥机构对筒体进行翻边和胀锥,滚筋机构对辊体滚筋,实现了罐体一体化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罐体加工需要分步多次加工的问题。本发明的制罐加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罐加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制罐加工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翻边胀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滚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制罐加工装置,包括翻转输送机构10以及依次设置的翻边胀锥机构20和滚筋机构30;所述翻转输送机构10包括输送带11和翻转件12,所述翻转件12转动设置在所述输送带11的始端;所述翻边胀锥机构20和滚筋机构30沿所述输送带11依次设置并分别用于对罐体进行翻边胀锥和滚筋。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所述翻转输送机构10还包括输送架13和输送电机14,所述输送带11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3上,所述输送电机14的输出端与所述输送带11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所述翻转件12包括两块中部垂直交叉设置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中部枢接于所述输送带11的始端;所述翻转输送机构10还包括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翻转件12的枢接处传动连接。翻转件12可以将罐体翻转90度到输送带11上,并随着输送带11向前输送。

请参阅图3,所述翻边胀锥机构20设置在所述输送带11上方。所述翻边胀锥机构20包括箱体21、动力电机22、翻边动力组件23和胀锥动力组件24;所述动力电机22固定在所述箱体21上,所述箱体21上枢接有一动力轴25,所述动力电机22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轴25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轴25将动力向所述翻边动力组件23和胀锥动力组件24传递。

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机22优选地选择伺服电机,且所述动力电机22经一伺服减速机26与所述动力轴25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所述翻边动力组件23包括翻边凸轮231、翻边杠杆232和翻边拉杆233和翻边模具,所述翻边凸轮231固定在所述动力轴25上,所述翻边杠杆232的中部枢接于所述箱体21上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翻边凸轮231和翻边拉杆233连接,所述翻边模具与所述翻边拉杆233的下端连接。

所述翻边杠杆232的一端优选地经一翻边连杆234与所述翻边凸轮231连接。另外,所述翻边杠杆232通过一第一固定座235枢接于所述箱体21上,所述第一固定座235固定于所述箱体21的中部。

本实施例的所述翻边杠杆232的枢接处与其和翻边连杆234连接的一端的距离等于其枢接处与其和翻边拉杆233连接的一端的距离。

本实施例的所述胀锥动力组件24包括胀锥凸轮241、胀锥杠杆242和胀锥拉杆243和胀锥模具,所述胀锥凸轮241固定在所述动力轴25上,所述胀锥杠杆242枢接于所述箱体21上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胀锥凸轮241和胀锥拉杆243连接,所述胀锥模具与所述胀锥拉杆243的下端连接。

所述胀锥杠杆242的一端优选地经一胀锥连杆244与所述胀锥凸轮241连接。所述胀锥杠杆242通过一第二固定座245枢接于所述箱体21上,所述第二固定座245固定于所述箱体21的中部。

本实施例的所述胀锥杠杆242的枢接处与其和胀锥连杆244连接的一端的距离大于其枢接处与其和胀锥拉杆243连接的一端的距离。

另外,为了能对动力轴25以及翻边动力组件23和胀锥动力组件24的动作进行检测,本实施例的所述动力轴25的自由端伸出所述箱体21且其上固定有一用于供光电传感器检测的光电信号轮27,这样,就可以利用光电传感器实时检测光电信号轮27,以及时了解并控制动力轴25以及翻边动力组件23和胀锥动力组件24的开、停和悬停等动作。

请参阅图4,所述滚筋机构30设置在所述输送带11上方。所述滚筋机构30包括支架31、相互平行固定在所述支架31上的两组装配组件32、滚筋模具34和辊盘组件33。两组装配组件32用于将滚筋模具34装配固定,辊盘组件33则可带动滚筋模具34转动。

所述两组装配组件32均包括至少一根固定导杆321、滑动座322、卡板323、卡紧件324、锁紧件325、固定板326、第三固定座327和第二固定座328。

本实施例的两组装配组件32均优选地设置了两根固定导杆321,所述固定导杆3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31上,所述滑动座322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导杆321上,所述滑动座32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滚筋模具34端部的卡位孔,所述卡板323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本实施例的所述卡槽为半圆形,所述卡板323卡设于所述卡位孔的一侧;所述滑动座322和卡板323上均设置有用于卡紧的卡紧孔,所述卡紧件324穿设于所述滑动座322和卡板323的卡紧孔上。所述滚筋模具34设置在两组装配组件32的滑动座322上。

所述锁紧件325设置于所述滑动座322的卡位孔上并用于将滚筋模具34锁紧,所述锁紧件325上还设置有锁紧垫圈。本实施例的所述锁紧件325优选地设置为锁紧螺钉,所述卡紧件324为卡紧螺丝。

所述固定板32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31上,所述第三固定座327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26上,所述固定导杆321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座327,所述滑动座322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座327的外侧。

所述第二固定座328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26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座328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座327的里侧,所述固定导杆321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328。

所述辊盘组件33包括辊轴331和至少一个辊盘332,本实施例优选地设置了两个辊盘332,所述辊轴331枢接于所述支架31上并与所述固定导杆321和滑动座322所在的虚面垂直,且所述辊轴331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座327和第二固定座328之间,所述辊盘332固定于所述辊轴331上。

通过装配组件32可以轻松更换滚筋模具34,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调节滚筋模具34的滚筋深浅和滚筋大小,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厚度和硬度的铁皮。

本实施例还优选地设置了伺服推动机构40,所述伺服推动机构40设置在所述翻边胀锥机构20下方。所述伺服推送机构包括伺服推送电机41和推送板42,所述推送板42滑动设置在所述输送带11的两侧,所述伺服推送电机41推动所述推送板42沿所述输送带11往复运动。伺服推送电机41带动推送板42往复运动,以推送带加工罐体在翻边胀锥机构20和滚筋机构30下方移动。

本发明的制罐加工装置工作原理为:

翻转输送机构10的翻转件12将罐体翻转90度后,输送带将罐体向翻边胀锥机构20输送。当罐体到达翻边胀锥机构20下方后,翻边胀锥机构20对罐体进行翻边和胀锥。伺服推送机构40将罐体继续向前推送。滚筋机构30对罐体进行滚筋。滚筋结束后,罐体随输送带11继续向前输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制罐加工装置通过设置翻转输送机构、翻边胀锥机构和滚筋机构,利用翻转输送机构将罐体翻转和输送,翻边胀锥机构对筒体进行翻边和胀锥,滚筋机构对辊体滚筋,实现了罐体一体化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罐体加工需要分步多次加工的问题。本发明的制罐加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