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铣面铣刀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825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铣面铣刀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精铣面铣刀盘。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根据工作需要,可将铣刀分为圆柱形铣刀、面铣刀、立铣刀等。 面铣刀主要用于立式铣床、端面铣床或龙门铣床上加工平面,端面和圆周上均固定有多个刀齿。在通过刀齿加工工件的表面时,刀齿的刀口的倾斜角不同其受到的切削反作用力也会不同。

在公开号为CN203253988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平面铣刀盘,包括铣刀盘,所述铣刀盘工作端面上设有多个铣刀爪,铣刀爪正面设有刀槽,铣刀爪上斜向贯通有一进风通道,该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位于铣刀爪背面,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铣刀爪侧面,该出风口指向另一铣刀爪刀槽处。由于刀片直接固定在铣刀爪上,刀片的倾斜角保持不变,针对强度较大的材质制作的工件,在打磨工件时,对于刀片的负担较大,刀片易变形或崩坏刀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铣面铣刀盘,可以根据不同材质的工件精准调节精铣刀具的倾斜角,从而达到在保证一定的切削功率同时提高精铣刀具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铣面铣刀盘,包括盘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体上的粗铣刀具,所述盘体上开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内抵接有周向不可转动的刀夹,所述刀夹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刀夹的下端通过第三螺钉固定有精铣刀具,所述精铣刀具的精铣刀口低于所述粗铣刀具的粗铣刀口,所述刀夹上开有平行于所述精铣刀口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一侧贯通刀夹的侧壁,所述刀夹上螺纹连接有贯通所述通槽的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的螺帽抵接着所述刀夹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工工件时,可以通过粗铣刀具和精铣刀具对工件的表面同时进行加工,一次成型,提高了加工效率;另外,当第二螺钉的螺帽刚好抵接到刀夹表面时,由于刀夹上开有通槽且精铣刀具固定在所述刀夹的下端,进一步拧紧第二螺钉会挤压通槽,从而调整了精铣刀具的精铣刀口的倾斜角,根据不同材质的工件调整不同的倾斜角,从而达到了在保证一定的切削功率同时提高精铣刀具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位于刀夹内的另一侧平行连有贯通所述刀夹的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刀夹的通槽所在处的强度,使第二螺钉的螺帽的挤压刀夹时,刀夹在通槽处的部分不易发生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的截面为四分之三圆弧,所述圆弧的缺口连着所述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且采用四分之三圆弧形的弧形槽可以进一步增加刀夹在通槽处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钉的螺帽和所述刀夹上刻有相对应的刻度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第二螺钉时,第二螺钉的螺帽和所述刀夹上的刻度槽会发生相对转动,可根据的螺帽和所述刀夹上的刻度槽的相对位置,对第二螺钉进行更加精准的旋进或旋出调节,同时在通过调节第二螺钉使刀夹的倾斜面与楔形抵接块的表面相抵接,也达到对第二螺钉进行更加精准而快速的旋进或旋出调节,从而达到对精铣刀具的倾斜角进行更加精准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上开有排屑凹槽,所述排屑凹槽的表面连着粗铣刀具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屑凹槽的表面连着粗铣刀具的表面,通过设置排屑凹槽,当通过粗铣刀具对物件表面进行加工时,废屑由于惯性沿着排屑凹槽排出,防止废屑在粗铣刀具下方堆积影响加工质量,从而提高了对工件表面加工的加工质量。

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二螺钉轴向的所述盘体上还开有方便安装所述第二螺钉的安装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沿第二螺钉的轴向开设了安装凹槽,可以方便工作人员通过从安装凹槽伸入装卸工具对第二螺钉进行装卸。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沿周向分别至少安装有三个所述精铣刀具和三个所述粗铣刀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盘体上沿周向分别至少安装三个所述精铣刀具和三个所述粗铣刀具,在多个精铣刀具和粗铣刀具的均摊下,减小了单个精铣刀具和粗铣刀具的受力,减小了它们的切削反作用力,从而提高了精铣刀具和粗铣刀具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刀夹上开有通槽且精铣刀具固定在所述刀夹的下端,可以根据不同材质的工件精准调节精铣刀具的倾斜角,从而达到在保证一定的切削功率下提高精铣刀具的使用寿命;

(2)设置有排屑凹槽,方便排出加工废屑,从而提高了加工质量;

(3)第二螺钉的螺帽和所述刀夹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刻度槽,可以通过对照第二螺钉的螺帽和所述刀夹上的刻度槽的相对位置,对精铣刀具的倾斜角进行更加精准的调节;

(4)沿第三螺钉的轴向开设了安装凹槽,通过设置安装凹槽,可以方便工作人员通过从安装凹槽伸入装卸工具对第三螺钉进行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精铣面铣刀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精铣面铣刀盘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刀夹的底部;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盘体;2、第四螺钉;3、粗铣刀具;4、第一定位槽;5、刀夹;6、第一螺钉;7、精铣刀具;8、精铣刀口;9、粗铣刀口;10、通槽;11、第二螺钉;12、螺帽;13、刻度槽;14、弧形槽;15、排屑凹槽;16、第三螺钉;17、安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精铣面铣刀盘,包括盘体1和通过第四螺钉2固定在盘体1上的粗铣刀具3,盘体1上开有第一定位槽4,第一定位槽4内抵接有周向不可转动的刀夹5,刀夹5通过第一螺钉6固定在第一定位槽4内,刀夹5的下端通过第三螺钉16固定有精铣刀具7。

精铣刀具7的精铣刀口8低于粗铣刀具3的粗铣刀口9,刀夹5上开有平行于精铣刀口8的通槽10,通槽10的一侧贯通刀夹5的侧壁,刀夹5上螺纹连接有贯通的通槽10的第二螺钉11,第二螺钉11的螺帽12抵接着刀夹5的表面。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螺钉11的螺帽12和刀夹5上刻有相对应的刻度槽13。

如图2所示,通槽10位于刀夹5内的另一侧平行连有贯通刀夹5的弧形槽14。弧形槽14的截面为四分之三圆弧,圆弧的缺口连着通槽10。增加刀夹5的通槽10所在处的强度,使第二螺钉11的螺帽12的挤压刀夹5时,刀夹5在通槽10处的部分不易发生断裂。

如图2所示,盘体1上开有排屑凹槽15,排屑凹槽15的表面连着粗铣刀具3的表面。排屑凹槽15的表面连着粗铣刀具3的表面,通过设置排屑凹槽15,当通过粗铣刀具3对物件表面进行加工时,废屑由于惯性沿着排屑凹槽15排出,防止废屑在粗铣刀具3下方堆积影响加工质量,从而提高了对工件表面加工的加工质量。

如图2所示,沿第二螺钉16轴向的盘体1上还开有安装凹槽17。可以方便工作人员通过从安装凹槽17伸入装卸工具对第二螺钉16进行装卸。

如图3所示,盘体1沿周向分别安装有四个精铣刀具7和十六个粗铣刀具3。在多个精铣刀具7和粗铣刀具3的均摊下,减小了单个精铣刀具7和粗铣刀具3的受力,减小了它们的切削反作用力,从而提高了精铣刀具7和粗铣刀具3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的精铣面铣刀盘的实际使用过程如下:

当加工工件时,可以通过粗铣刀具3和精铣刀具7对工件的表面同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一次成型,提高了加工效率;另外,当第二螺钉11的螺帽12刚好抵接到刀夹5表面时,由于刀夹5上开有通槽10且精铣刀具7固定在刀夹5的下端,进一步拧紧第二螺钉11会挤压通槽10,参照着第二螺钉11和刀夹5上的刻度槽13,使第二螺钉11的旋转量达到可视性,从而更加便捷而精准地调整了精铣刀具7的精铣刀口8的倾斜角,根据不同材质的工件调整不同的倾斜角,从而达到了在保证一定的切削功率同时提高精铣刀具7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