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料高效加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817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版料高效加工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版料加工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版料高效加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金属版料需要对其进行冲孔,然后再对该孔进行翻边,这样就需要两套模具,不单增加了设备成本,而且加工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如图1所示,图1是传统的冲孔结构,该冲孔结构包括切料冲针a和落料凹模b。如图2所示,图2是传统的翻边结构,该翻边结构包括翻边冲针c和翻边凹模d。版料先放置在所述切料冲针a和所述落料凹模b进行冲孔,然后再将冲切好的孔在所述翻边冲针c和所述翻边凹模d之间进行翻边。可见传统的工艺繁琐,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加工的产品质量好的版料高效加工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翻边冲针及与所述翻边冲针相适配的落料翻边复合凹模,所述翻边冲针的头部设置有冲切头,所述翻边冲针的头部与所述冲切头之间设置有环形翻边斜面;所述落料翻边复合凹模包括翻边凹模及与所述冲切头相适配的落料凹模,所述翻边凹模上设有翻边通孔,所述落料凹模位于所述翻边通孔内,所述落料凹模的上端不低于所述翻边凹模的上端,所述落料凹模的下端设置有限位环和弹性元件,不工作时,所述限位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紧压所述翻边凹模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落料凹模的上端与所述翻边凹模的上端平齐。

进一步,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进一步,所述落料凹模的落料孔由上至下逐渐变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结构的设计,包括翻边冲针及与所述翻边冲针相适配的落料翻边复合凹模,所述翻边冲针的头部设置有冲切头,所述翻边冲针的头部与所述冲切头之间设置有环形翻边斜面;所述落料翻边复合凹模包括翻边凹模及与所述冲切头相适配的落料凹模,所述翻边凹模上设有翻边通孔,所述落料凹模位于所述翻边通孔内,所述落料凹模的上端不低于所述翻边凹模的上端,所述落料凹模的下端设置有限位环和弹性元件,不工作时,所述限位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紧压所述翻边凹模的下端,所以,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冲程内就可以完成冲料和翻边,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而且冲料和翻边都是在同轴上完成的,从而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冲孔结构;

图2是传统的翻边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饥饿哦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翻边冲针1及与所述翻边冲针1相适配的落料翻边复合凹模2,所述翻边冲针1的头部设置有冲切头3,所述翻边冲针1的头部与所述冲切头3之间设置有环形翻边斜面4;所述落料翻边复合凹模2包括翻边凹模5及与所述冲切头3相适配的落料凹模6,所述翻边凹模5上设有翻边通孔,所述落料凹模6位于所述翻边通孔内,所述落料凹模6的上端不低于所述翻边凹模5的上端,所述落料凹模6的下端设置有限位环7和弹性元件8,不工作时,所述限位环7在所述弹性元件8的作用下紧压所述翻边凹模5的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落料凹模6的上端与所述翻边凹模5的上端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8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落料凹模6的落料孔9由上至下逐渐变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版料放置在所述翻边冲针1和所述落料翻边复合凹模2之间,所述翻边冲针1向下运动,所述冲切头3和所述落料凹模6相配合完成冲料,所述翻边冲针1继续向下运动,所述落料凹模6受到所述翻边冲针1向下的作用力,当上述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弹簧对所述落料凹模6的支撑力时,所述落料凹模6向下运动,此时所述翻边冲针1继续向下运动,直至所述环形翻边斜面4与所述翻边凹模5配合翻边。最后所述翻边冲针1向上运动,所述弹簧复位,一个冲程就可以轻松完成冲料和翻边。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版料高效加工机构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比如,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能适合不同厚度的版料,在所述弹簧的下端设置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板、固定座和螺丝,所述支撑板托住所述弹簧的下端,所述螺丝与所述固定座螺纹连接,所述螺丝的端部穿过所述固定座后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