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0064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冲压件中,多孔位的中型和大型工件多采用中厚钢板为原料进行加工,加工工具一般为冲孔模具,该冲孔模具采用的凸模多为带台阶的压入式凸模,由于需要加工的工件尺寸庞大,孔位较多,因此使用的模具的尺寸也会比较庞大,并且结构非常复杂,在冲孔的过程中,凸模经常会出现折断的情况,或者是当需要加工不同数量、不同直径的孔位时,均需要更换凸模,非常麻烦,要拆除相关的零件,整个更换过程时间长,既影响生产效率又加大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孔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更换凸模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孔模具,包括:

上模座,所述上模座通过模架与机床上台面固定连接;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大径孔和小径孔,所述小径孔中设置有内螺纹;

打料杆,所述打料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上模座与所述模架连接,所述打料杆能沿所述上模座的纵轴上下移动;

压料板,所述压料板与所述打料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凸模,所述凸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连接段、定位段、卡槽段和用于冲孔的刃口段,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段插入所述小径孔中,所述定位段插入到所述大径孔中,所述外螺纹能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所述刃口段穿过所述压料板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刃口段的外径;

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固定于机床下台面上,能与所述上模座合模。

如上所述的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料板与所述下模座上的导向孔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压料板之间。

如上所述的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橡胶圈。

如上所述的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打料杆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压料板之间。

如上所述的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橡胶圈。

如上所述的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模座通过螺钉和螺栓固定于所述模架上。

如上所述的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和螺栓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座、固定板、打料杆、压料板、凸模和下模座,其中,上模座通过模架与机床上台面固定连接;固定板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固定板上开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包括大径孔和小径孔,小径孔中设置有内螺纹;打料杆的第一端穿过固定板和上模座与模架连接,打料杆能沿上模座的纵轴上下移动;压料板与打料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凸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连接段、定位段、卡槽段和刃口段,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段插入小径孔中,定位段插入到大径孔中,外螺纹能与内螺纹相配合,刃口段穿过压料板上的通孔,通孔的内径大于刃口段的外径;下模座固定于机床下台面上,能与上模座合模。

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凸模的刃口段折断,则在上模座上行之后,可以采用带有卡爪的专用套筒卡住凸模的卡槽段,将凸模的螺纹段从固定板上旋拧下来,然后更换新的凸模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必将整个压料板拆下来,重新更换凸模,提高了更换凸模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模具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模具的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模座 11-模架 20-固定板 30-打料杆

40-压料板 50-凸模 51-连接段 52-定位段

53-卡槽段 54-刃口段 60-导向柱 70-第一弹性件

80-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座10、固定板20、打料杆30、压料板40、凸模50和下模座。

其中,上模座10通过模架11与机床上台面固定连接;固定板20与上模座10固定连接,固定板20上开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包括大径孔和小径孔,小径孔中设置有内螺纹;打料杆30的第一端穿过固定板20和上模座10与模架11连接,打料杆30能沿上模座10的纵轴上下移动;压料板40与打料杆3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凸模50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连接段51、定位段52、卡槽段53和用于冲孔的刃口段54,连接段51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段51插入小径孔中,定位段52插入到大径孔中,外螺纹能与内螺纹相配合,刃口段54穿过压料板40上的通孔,通孔的内径大于刃口段54的外径;下模座固定于机床下台面上,能与上模座10合模。

使用时,启动机床带动上模座10下行,压料板40首先与板料相接触,进行压料工作,然后上模座10继续下行,凸模50的刃口段54与板料接触,上模座10继续下行,压料板40受到板料向上的顶力,与打料杆30一起向上移动,刃口段54完成打孔工作,再使得上模座10上行,完成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凸模50的刃口段54折断,则在上模座10上行之后,采用带有卡爪的专用套筒卡住凸模50的卡槽段53,将凸模50的连接段51从固定板20上旋拧下来,然后更换新的凸模50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必将整个压料板40以及其余零件拆下来,重新更换凸模50,提高了更换凸模50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模具还包括导向柱60,导向柱60的一端与固定板20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压料板40与下模座上的导向孔相配合。在上模座10下行时,导向柱60首先插入导向孔中,发挥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模具还包括第一弹性件70,第一弹性件70套设于导向柱60上,且第一弹性件70位于固定板20和压料板40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孔模具还包括第二弹性件80,第二弹性件80套设于打料杆30上,且第二弹性件80位于固定板20和压料板40之间。优选地,第一弹性件70和第二弹性件80均橡胶圈,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70和第二弹性件80也可以为弹簧等弹性件。第一弹性件70和第二弹性件80在压料板40受到板料向上的顶力时被压缩,在上模座10上行时,弹性件回弹将板料顶出,起到辅助卸料的作用。

优选地,上模座10通过螺钉和螺栓固定于模架11上,固定板20通过螺钉和螺栓固定于上模座10上。当然,上模座10和固定板20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等方式分别固定于模架11和上模座10上。但是采用螺钉和螺栓的方式,便于拆卸,更换方便。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