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桥壳校直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5925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桥壳校直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直检测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后桥壳校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后桥壳一般是由两个半桥壳焊接形成的,两个半桥壳冲压完成以后,在焊装夹具上加紧,进行机器人焊接,在冷却状态下会出现变形,影响后桥壳后续焊接的整体精度,在焊接完成后需要使用压力机进行两次校直来保证桥壳整体精度,半桥壳在焊接完成后变形大,直接用压力机校直时,校直完成后无法直观检测校直结果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直观检测校直结果的后桥壳校直检测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桥壳校直检测工装,包括工作台、设置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两端的V型块、与所述工作台可滑动连接的检测装置和设置在后桥壳中心孔上的校直盖板,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滑槽,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杆、调整垫块和检测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滑块,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有所述调整垫块,所述调整垫块上设有所述检测杆,所述检测杆通过螺栓螺帽与所述连接杆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V型块对后桥壳进行固定,校直时,受力均衡,校直偏差小;在压力机对后桥壳进行校直之后,连接杆的下端设有能够所述工作台凹槽内滑动的滑块,便于检测装置的安装,能够直观地检测校直结果,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均呈倒T形。

进一步,所述滑块为倒T形螺钉,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倒T形滑块可拆卸,组装加工方便。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调整垫块上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检测杆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检测装置组装好之后,能够保证调整垫块不转动,进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凸起为凸起螺帽,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凸起螺帽相配合的螺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后桥壳,2、校直盖板,3、螺栓螺帽,4、检测杆,5、调整垫块,6、连接杆,6-1、倒T形螺钉,8、V型块,9、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后桥壳校直检测工装,包括工作台9、设置所述工作台9上端面两端的V型块8、与所述工作台9可滑动连接的检测装置和设置在后桥壳中心孔上的校直盖板2,所述工作台9上设有滑槽;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杆6、调整垫块5和检测杆4,所述连接杆6的下端设有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滑块,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均呈倒T形,所述滑块为倒T 形螺钉6-1,与所述连接杆6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接杆6的上端设有所述调整垫块5,所述调整垫块5上设有所述检测杆4,所述检测杆4通过螺栓螺帽3与所述连接杆6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6和所述调整垫块5上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检测杆4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首先利用压力机对后桥壳进行校直,校直步骤如下:

(1)后桥壳1放在V型定位块8上,共同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9上;

(2)将校直盖板2放在后桥壳中心孔上,压力机中心压在校直盖板上进行校直;

然后,对后桥壳进行检测,检测步骤如下:

(1)将连接杆6连接杆通过件倒T形螺钉6-1与压力机的工作台9相连,将调整垫块5及检测杆4放上,使用件螺栓螺帽3将其固定,但是检测杆4可旋转;

(2)旋转检测杆4,判断后桥壳1端面高度是否达到规定值,若没有达到,旋转检测杆4,使其不干涉压力机工作,并对后桥壳1再次进行校直,以此反复几次,使端面高度达到理想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