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805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冲床。



背景技术:

冲床就是冲压式压力机,冲压生产主要是针对板材的,通过模具,能做出落料、冲孔、成型、拉深、修整、精冲、整形、铆接及挤压件等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 102886920 A的中国专利文件,名称为一种冲床,其说明书中记载上述冲床包括工作平台、工作模具、支架、工作杆、冲压头和电控箱。

但是,利用现有技术的冲床在对钢板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钢板上冲出若干个一定间距的孔,工人需要通过手动控制钢板的位移,故而钢板的定位不准,导致冲孔的精度不高,甚至出现冲孔冲歪的情况,所以需要新的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床,达到通过提高钢板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冲孔位置的精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冲床,包括设于冲床的工作平台,还包括设于工作平台用于定位钢板的定位组件、用于调节定位组件位置的调节组件以及用于固定定位组件的锁合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工作平台且横向设置的横向挡板以及纵向设置的纵向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板放置于工作平台上,通过调节组件调整横向挡板以及纵向挡板的位置,在调整好横向挡板以及纵向挡板后通过锁合组件固定横向挡板以及纵向挡板,将钢板贴合于横向挡板以及纵向挡板,从而对钢板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调节横向挡板与纵向挡板的位置,将钢板贴合于横向挡板与纵向挡板,提高了钢板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了冲孔位置的精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设于工作平台且横向设置的横向滑槽以及纵向设置的纵向滑槽,所述横向挡板设有滑动连接于纵向滑槽的横向钩爪,所述纵向挡板设有滑动连接于横向滑槽的纵向钩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钩爪滑动连接于纵向滑槽,从而实现横向挡板滑动连接于工作平台,纵向钩爪滑动连接于横向钩爪,从而实现纵向挡板滑动连接于工作平台。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横向挡板滑移的纵向丝杠、用于驱动纵向挡板滑移的横向丝杠、用于支撑纵向丝杠的第一支架以及用于支撑横向丝杠的第二支架;所述纵向丝杠的一端穿出第一支架且设有驱动纵向丝杠转动的第一手轮,所述横向丝杠的一端穿出第二支架且设有驱动横向丝杠转动的第二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一手轮从而带动纵向丝杠转动,纵向丝杠转动从而实现横向挡板滑移,转动第二手轮从而带动横向丝杠转动,横向丝杠转动从而实现纵向挡板滑移;通过丝杠传动的方式以使横向挡板以及纵向挡板的位移更加精确。

优选的,所述锁合组件包括设于纵向丝杠上的第一锁合件以及设于横向丝杠上的第二锁合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锁合件用于固定纵向丝杠,第二锁合件用于固定横向丝杠,通过对纵向丝杠以及横向丝杠的固定,从而固定横向挡板以及纵向挡板;在对钢板进行冲压时,横向挡板或纵向挡板在受到震动或冲击时不容易产生位移,从而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合件包括设于工作平台上的第一机架、滑动连接于第一机架且抵触于纵向丝杠的第一锁杆、设于第一机架且供第一锁杆轴向滑移的第一滑移孔、设于第一滑移孔与第一锁杆之间用于将第一锁杆压紧于纵向丝杠的第一弹簧以及设于第一锁杆上端且穿出第一机架的第一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驱动第一锁杆抵触于纵向丝杠,向外抽出第一连接杆,从而带动第一锁杆离开纵向丝杠,第一弹簧被压缩,此时可以转动纵向丝杠从而调节横向挡板的位置,松开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再次抵触于纵向丝杠,从而将纵向丝杠固定,以固定横向挡板;由于在钢板冲孔时需要频繁的调节横向挡板的位置,因此,通过第一弹簧驱使第一锁杆抵触于纵向丝杠从而将纵向丝杠固定的方式,与常见的螺栓固定丝杠的方式相比,避免了频繁拆卸螺栓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杆上设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滑移孔的侧壁设有供第一导向块沿第一锁杆轴向滑移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末端设有供第一导向块圆周转动以实现第一锁杆轴向锁合的第一转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槽,向外抽出第一锁杆,直至第一导向块移动到第一导向槽的末端,以使第一锁杆与纵向丝杠分离,转动第一锁杆以使第一导向块旋转进入第一转动槽,实现第一锁杆的轴向锁合,方便工人转动纵向丝杠从而调节横向挡板的位置;将第一导向块旋转出第一转动槽,并进入第一导向槽,第一锁杆将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再次抵触于纵向丝杠,从而再次将横向挡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杆的下端设有与纵向丝杠贴合的第一防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驱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的第一旋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锁盖下端设有防滑块,第一防滑块与纵向丝杠贴合,以使第一锁杆对纵向丝杠固定的效果更好;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一旋把,转动第一旋把以驱动第一连接杆转动,从而方便第一连接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锁合件包括设于工作平台上的第二机架、滑动连接于第二机架且抵触于横向丝杠的第二锁杆、设于第二机架且供第二锁杆轴向滑移的第二滑移孔、设于第二滑移孔与第二锁杆之间用于将第二锁杆压紧于横向丝杠的第二弹簧以及设于第二锁杆上端且穿出第二机架的第二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驱动第二锁杆抵触于横向丝杠,向外抽出第二连接杆,从而带动第二锁杆离开横向丝杠,第二弹簧被压缩,此时可以转动横向丝杠从而调节纵向挡板的位置,松开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在第二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再次抵触于横向丝杠,从而将横向丝杠固定,以固定纵向挡板;由于在钢板冲孔时需要频繁的调节纵向挡板的位置,因此,通过第二弹簧驱使第二锁杆抵触于横向丝杠从而将横向丝杠固定的方式,与常见的螺栓固定丝杠的方式相比,避免了频繁拆卸螺栓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锁杆上设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滑移孔的侧壁设有供第二导向块沿第二锁杆轴向滑移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末端设有供第二导向块圆周转动以实现第二锁杆轴向锁合的第二转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槽,向外抽出第二锁杆,直至第二导向块移动到第二导向槽的末端,以使第二锁杆与横向丝杠分离,转动第二锁杆以使第二导向块旋转进入第二转动槽,实现第二锁杆的轴向锁合,方便工人转动横向丝杠从而调节纵向挡板的位置;将第二导向块旋转出第二转动槽,并进入第二导向槽,第二锁杆将在第二弹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再次抵触于横向丝杠,从而再次将纵向挡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锁杆的下端设有与横向丝杠贴合的第二防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驱动第二连接杆转动的第二旋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锁盖下端设有防滑块,第二防滑块与横向丝杠贴合,以使第二锁杆对横向丝杠固定的效果更好;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二旋把,转动第二旋把以驱动第二连接杆转动,从而方便第二连接杆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钢板的定位精确并且操作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冲孔位置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以及第一锁合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以及第二锁合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E处的放大图。

图中:1、工作平台;2、定位组件;21、横向滑槽;22、纵向滑槽;23、横向挡板;231、横向钩爪;232、横向插槽;233、横板上沿;24、纵向挡板;241、纵向钩爪;242、纵向插槽;243、纵板下沿; 3、调节组件;31、纵向丝杠;32、横向丝杠;33、第一支架;331、第一手轮;34、第二支架;341、第二手轮;4、锁合组件;5、第一锁合件;51、第一机架;52、第一滑移孔;521、第一导向槽;522、第一转动槽;53、第一锁杆;531、第一导向块;532、第一防滑块;54、第一弹簧;55、第一连接杆; 56、第一旋把;6、第二锁合件;61、第二机架;62、第二滑移孔;621、第二导向槽;622、第二转动槽;63、第二锁杆;631、第二导向块;632、第二防滑块;64、第二弹簧;65、第二连接杆;66、第二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冲床,如图1所示,包括设于冲床的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上焊接有用于定位钢板的定位组件2,定位组件2包括两个开设于工作平台1上端的横向滑槽21以及两个开设于工作平台1上端的纵向滑槽22,横向滑槽21平行于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开设,纵向滑槽22垂直于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开设,横向滑槽21与纵向滑槽22相互垂直。定位组件2还包括平行于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挡板23以及垂直于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纵向挡板24,横向挡板23以及纵向挡板24均滑动连接于工作平台1的上端面,横向挡板23与纵向挡板24相互垂直。

工作平台1上还焊接有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包括用于驱动横向挡板23移动的纵向丝杠31、用于驱动纵向挡板24移动的横向丝杠32、用于支撑纵向丝杠31的第一支架33以及用于支撑横向丝杠32的第二支架34。纵向丝杠31设置于纵向滑槽22内,纵向丝杠31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纵向滑槽22的一侧,纵向滑槽2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第一支架33;横向丝杠32设置于横向滑槽21内,横向丝杠32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横向滑槽21的一侧,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第二支架34。

工作平台1上还焊接有用于固定纵向丝杠31的第一锁合件5以及用于固定横向丝杠32的第二锁合件6。

如图2与图3所示,横向挡板23的末端焊接有插设于纵向滑槽22的横向钩爪231,横向钩爪231滑动连接于纵向滑槽22,纵向丝杠31螺纹连接于横向钩爪231;纵向挡板24的末端焊接有插设于横向滑槽21的纵向钩爪241,纵向钩爪241滑动连接于横向滑槽21,横向丝杠32螺纹连接于纵向钩爪241。

转动纵向丝杠31,从而带动横向挡板23沿纵向滑槽22的长度方向滑移;转动横向丝杠32,从而带动纵向挡板24沿横向滑槽21的长度方向滑移。

如图4所示,横向挡板23上开设有横向插槽232,纵向挡板24上开设有纵向插槽242,横向挡板23与纵向挡板24相互交叉,位于横向插槽232上端的横板上沿233插设于纵向插槽242内,位于纵向插槽242下端的纵板下沿243插设于横向插槽232内。

如图5与图6所示,纵向丝杠31的一端穿出第一支架33,并且焊接有第一手轮331,第一手轮331驱动纵向丝杠31转动。纵向丝杠31穿过第一锁合件5,第一锁合件5包括焊接于工作平台1上的第一机架51,第一机架51内开设有第一滑移孔52,第一滑移孔5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锁杆53,第一锁杆53的上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杆55,第一连接杆55穿出第一机架51的上端面,第一连接杆55的上端焊接有第一旋把 56,转动第一旋把 56以驱动第一连接杆55转动。第一滑移孔52与第一锁杆5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4,第一弹簧54用于将第一锁杆53压紧于纵向丝杠31上。第一锁杆53的下端粘接有第一防滑块532,第一防滑块532的下端面与纵向丝杠31贴合,第一防滑块532由防滑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选用橡胶制作第一防滑块532。

第一锁杆53的侧壁上焊接有第一导向块531,第一滑移孔52的侧壁的开设有供第一导向块531沿第一锁杆53轴向滑移第一导向槽521,第一导向槽521的末端开设有供第一导向块531圆周转动以实现第一锁杆53轴向锁合的第一转动槽522。

向外抽出第一连接杆55,从而带动第一锁杆53与纵向丝杠31分离,直至第一导向块531移动到第一导向槽521的末端,第一弹簧54被压缩,转动第一锁杆53以使第一导向块531旋转进入第一转动槽522,实现第一锁杆53的轴向锁合,此时可以转动纵向丝杠31。将第一导向块531旋转出第一转动槽522,并进入第一导向槽521,第一锁杆53将在第一弹簧5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再次抵触于纵向丝杠31。

如图7与图8所示,横向丝杠32的一端穿出第二支架34,并且焊接有第二手轮341,第二手轮341驱动横向丝杠32转动。横向丝杠32穿过第二锁合件6,第二锁合件6包括焊接于工作平台1上的第二机架61,第二机架61内开设有第二滑移孔62,第二滑移孔6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锁杆63,第二锁杆63的上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杆65,第二连接杆65穿出第二机架61的上端面。第二连接杆65的上端焊接有第二旋把66,转动第二旋把66以驱动第二连接杆65转动。第二滑移孔62与第二锁杆6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64,第二弹簧64用于将第二锁杆63压紧于横向丝杠32上。第二锁杆63的下端粘接有第二防滑块632,第二防滑块632的下端面与横向丝杠32贴合,第二防滑块632由防滑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选用橡胶制作第二防滑块632。

第二锁杆63的侧壁上焊接有第二导向块631,第二滑移孔62的侧壁的开设有供第二导向块631沿第二锁杆63轴向滑移第二导向槽621,第二导向槽621的末端开设有供第二导向块631圆周转动以实现第二锁杆63轴向锁合的第二转动槽622。

向外抽出第二连接杆65,从而带动第二锁杆63与横向丝杠32分离,直至第二导向块631移动到第二导向槽621的末端,第二弹簧64被压缩,转动第二锁杆63以使第二导向块631旋转进入第二转动槽622,实现第二锁杆63的轴向锁合,此时可以转动横向丝杠32。将第二导向块631旋转出第二转动槽622,并进入第二导向槽621,第二锁杆63将在第二弹簧6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再次抵触于横向丝杠32。

工作原理:将钢板放置于工作平台1上,通过旋转纵向丝杠31以及横向丝杠32从而调整横向挡板23以及纵向挡板24的位置,在调整好横向挡板23以及纵向挡板24后,通过锁合组件4固定横向挡板23以及纵向挡板24,再将钢板贴合于横向挡板23以及纵向挡板24,从而实现对钢板的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