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斜锲式冲压冲孔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805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新型斜锲式冲压冲孔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新型斜锲冲压冲孔模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薄板胚料两侧边压形及两侧孔加工,市面上都是采用分布进行,如先把薄板胚料放置在冲压模上纵向压出薄板胚料的一个侧面,然后再转换位置,冲压出另一个侧面,然后再把刚开始压形出来的侧面再次放置在冲压机上进行冲裁孔冲裁,这种方式由于步骤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所以成本低,由于反复多次冲裁,所以会造成精度也相对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快速对薄板胚料两侧面进行压形并能够无需薄板胚料换位置就能够对压形侧面上的孔进行冲裁的新型斜锲冲压冲孔模组件,满足了生产企业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斜锲式冲压冲孔模组件,包括上模及位于上模下方的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的左右两端都固定有压块,压块上开有盲孔,上模板上开有与盲孔连通并大小相同的通孔,盲孔上插接有经过通孔并沿伸出上模板顶面的纵向插杆,压块的侧面与盲孔之间开有横向插接孔,横向插接孔上插接有顶动杆,压块上安装有用于顶动杆移动复位的复位弹簧一,纵向插杆的底部设置有圆环形压动斜面一,顶动杆的内侧端部设置有与圆环形压动斜面一配合的圆环形压动斜面二;下模包括下模板及固定在下模板上的安装座二,安装座二上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两侧边都设置为冲压形模边一,安装座二的左右两侧都设有冲压件,冲压件包括横向插接在安装座二上的冲压块,冲压块的内侧端面为冲压形模边二,冲压块的底面固定有纵向杆,纵向杆上固定有插接在安装座二上的横向杆,横向杆插接在安装座二上,安装座二上安装有用于横向杆插动复位的复位弹簧二,冲压形模边二与冲压块的外侧端面之间开有横向孔,横向孔上插接有横向冲杆;横向冲杆与顶动杆位置大小匹配,冲压块的外端部上设置有压动斜面一,压块的内侧设置有与压动斜面一配合的压动斜面二;固定座上开有与横向孔位置大小匹配的冲裁孔;上模板上固定有一组导套,下模板上固定有一组与导套配合一起的导柱,导柱上安装有复位弹簧三。这里上模及下模的工作原理:上模下移,上模上的压块一起下移并利用压块上的压动斜面二压动冲压块上的压动斜面一,从而利用压力的横向分力,来推动冲压块移动,从而冲压出薄板胚料的两压形侧部,紧接着压动纵向插杆,纵向插杆利用圆环形压动斜面一压动顶动杆,利用压动横向分力来推动顶动杆横向移动并推动插接在冲压块上的横向冲杆(这时插接杆是脱离横向冲杆的限位孔处的),从而冲裁出冲裁侧孔,随后,纵向插孔复位,顶动杆复位,随后,上模复位,冲压块利用复位弹簧二复位移动(参照图5、图6);这里上模板的通孔上可以安装复位弹簧,进一步带动纵向插杆向上复位。

进一步完善,下模板上开有落料孔,安装座二上开有纵向通孔,固定座上开有与纵向通孔连通并大小相同的纵向盲孔,落料孔截面大于纵向通孔并相互连通,纵向盲孔截面大于冲裁孔并相互连通。这里落料孔、纵向通孔、纵向盲孔的作用是,冲裁孔上冲裁出来的废料可以通过落料孔、纵向通孔、纵向盲孔掉落到指定位置,从而不至于长时间的冲裁时,而堵住冲裁孔。

进一步完善,固定座的顶端固定有一组定位柱。这里定位柱的作用是,方便薄板胚料的定位安装。

进一步完善,两纵向杆上都固定有支撑板,横向冲杆上开有限位孔,冲压块上插接有与限位孔配合并用于横向冲杆横向移动限位的插接杆,支撑板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插接杆上下移动的气缸。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两冲压件对薄板胚料的两侧部进行压形侧部,冲压块一直压着冲压成型好的薄板胚料,然后利用快速压动纵向插杆,纵向插杆压动顶动杆,顶动杆再压动横向冲杆,从而快速对冲裁侧孔进行冲裁,从而可以在对薄板胚料的两侧部压形好后,下步就可对薄板胚料的冲裁侧孔进行冲孔,无需多个步骤进行,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C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薄板胚料及冲裁成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模1,上模板1-1,通孔1-1a,压块1-2,盲孔1-2a,横向插接孔1-2b,压动斜面二1-2c,纵向插杆1-3,圆环形压动斜面一1-3a,顶动杆1-4,圆环形压动斜面二1-4a,复位弹簧一1-5,下模2,下模板2-1,落料孔2-1a,安装座二2-2,纵向通孔2-2a,固定座2-3,冲压形模边一2-3a,冲裁孔2-3b,纵向盲孔2-3c,定位柱2-3d,冲压件2-4,冲压块2-4a,冲压形模边二2a-4a,横向孔2b-4a,压动斜面一2c-4a,纵向杆2-4b,横向杆2-4c,复位弹簧二2-4d,横向冲杆2-4e,限位孔2a-4e,支撑板2-4f,插接杆2-4g,气缸2-4h,导套3,导柱4,复位弹簧三5,薄板胚料6,胚料定位孔6-1,冲压成品7,压形侧部7-1,冲裁侧孔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这种新型斜锲式冲压冲孔模组件,包括上模1及位于上模1下方的下模2;上模1包括上模板1-1,上模板1-1的左右两端都固定有压块1-2,压块1-2上开有盲孔 1-2a,上模板1-1上开有与盲孔1-2a连通并大小相同的通孔1-1a,盲孔1-2a上插接有经过通孔1-1a并沿伸出上模板1-1顶面的纵向插杆1-3,压块1-2的侧面与盲孔1-2a之间开有横向插接孔1-2b,横向插接孔1-2b上插接有顶动杆1-4,压块1-2上安装有用于顶动杆1-4移动复位的复位弹簧一1-5,纵向插杆1-3的底部设置有圆环形压动斜面一1-3a,顶动杆1-4的内侧端部设置有与圆环形压动斜面一1-3a配合的圆环形压动斜面二1-4a;下模2包括下模板2-1及固定在下模板2-1上的安装座二2-2,安装座二2-2上固定有固定座2-3,固定座2-3的两侧边都设置为冲压形模边一2-3a,安装座二2-2的左右两侧都设有冲压件2-4,冲压件2-4包括横向插接在安装座二2-2上的冲压块2-4a,冲压块2-4a 的内侧端面为冲压形模边二2a-4a,冲压块2-4a的底面固定有纵向杆2-4b,纵向杆2-4b 上固定有插接在安装座二2-2上的横向杆2-4c,横向杆2-4c插接在安装座二2-2上,安装座二2-2上安装有用于横向杆2-4c插动复位的复位弹簧二2-4d,冲压形模边二2a-4a 与冲压块2-4a的外侧端面之间开有横向孔2b-4a,横向孔2b-4a上插接有横向冲杆2-4e;横向冲杆2-4e与顶动杆1-4位置大小匹配,冲压块2-4a的外端部上设置有压动斜面一 2c-4a,压块1-2的内侧设置有与压动斜面一2c-4a配合的压动斜面二1-2c;固定座2-3 上开有与横向孔2b-4a位置大小匹配的冲裁孔2-3b;上模板1-1上固定有一组导套3,下模板2-1上固定有一组与导套3配合一起的导柱4,导柱4上安装有复位弹簧三5。

下模板2-1上开有落料孔2-1a,安装座二2-2上开有纵向通孔2-2a,固定座2-3上开有与纵向通孔2-2a连通并大小相同的纵向盲孔2-3c,落料孔2-1a截面大于纵向通孔2-2a 并相互连通,纵向盲孔2-3c截面大于冲裁孔2-3b并相互连通。

固定座2-3的顶端固定有一组定位柱2-3d。

两纵向杆2-4b上都固定有支撑板2-4f,横向冲杆2-4e上开有限位孔2a-4e,冲压块2-4a上插接有与限位孔2a-4e配合并用于横向冲杆2-4e横向移动限位的插接杆2-4g,支撑板2-4f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插接杆2-4g上下移动的气缸2-4h。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起先,薄板胚料6上的胚料定位孔6-1与固定座2-3的定位柱2-3d配合一起用于安装住薄板胚料6(如图5第一幅图、第二幅图所示),然后上模1 下移,上模1上的压块1-2一起下移并利用压块1-2上的压动斜面二1-2c压动冲压块2-4a 上的压动斜面一2c-4a(如图5第三幅图所示),从而利用压力的横向分力,来推动冲压块 2-4a横向移动,从而冲压出薄板胚料6的两压形侧部7-1,紧接着压动纵向插杆1-3,纵向插杆1-3利用圆环形压动斜面一1-3a压动顶动杆1-4,利用压动横向分力来推动顶动杆1-4 横向移动并推动插接在冲压块2-4a上的横向冲杆2-4e(这时插接杆2-4g是脱离横向冲杆 2-4e的限位孔2a-4e处的),从而冲裁出冲裁侧孔7-2(如图5第四幅图所示),随后,纵向插孔1-3复位,顶动杆1-4也通过复位弹簧一1-5复位(如图5第五幅图所示),随后,上模1向上复位的时候,气缸2-4h已经推动插接杆2-4g插接在横向冲杆2-4e的限位孔 2a-4e上,随后冲压块2-4a利用复位弹簧二2-4d复位移动,并把横向冲杆2-4e从冲压成品7的冲裁侧孔7-2处拔出(如图5第六幅图所示),无需人工拔出,这种方式,由于薄板胚料6的两压形侧部7-1及冲裁侧孔7-2均在同一模具上完成,无需重复安装,所以冲压成品7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