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盘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3021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盘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床的刀具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刀盘与刀柄采用的是分体式结构,刀盘上安装有刀粒,刀柄和刀盘配合连接用于机床对产品加工。这种分体式结构不利于保存,占用空间大;并且刀盘上的刀粒结构安装方式不合理,无法对刀粒进行更合理的利用,导致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且在加工过程中,刀粒受限于安装角度,不能很好的提高加工精度。因此现有的机床刀具结构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盘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盘刀,包括刀柄与刀盘,所述刀柄与刀盘一体成型,刀盘中安装有蜗杆以及可旋转的蜗轮,所述蜗杆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刀盘,蜗杆通过螺纹结构可沿所述刀盘内、外方向运动,所述蜗杆、蜗轮交错啮合以实现所述蜗轮跟随蜗杆的运动进行旋转;其中,所述蜗轮的底座外露于所述刀盘,该底座上安装有刀粒。

如前所述的一体式盘刀,所述刀盘上安装有用于限制蜗轮旋转角度的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可沿刀盘内、外方向运动,其内端与蜗杆对应。

如前所述的一体式盘刀,所述蜗轮底座上设有圆柱部,该圆柱部上环设有一圈齿纹,所述齿纹与蜗杆上的螺纹结构垂直交错啮合。

如前所述的一体式盘刀,所述刀粒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于蜗轮底座上。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刀柄、刀盘一体式成型,刀粒活动的安装于刀盘上,刀粒利用率高、加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蜗轮、蜗杆、刀粒以及限位螺丝组装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刀柄;2、刀盘;3、刀粒;4、蜗杆;5、限位螺丝;6、蜗轮;60、底座;61、圆柱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体式盘刀,包括刀柄1与刀盘2,所述刀柄1与刀盘2一体成型,便于收纳,占用空间小。刀盘2中安装有蜗杆4以及可旋转的蜗轮6,所述蜗杆4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刀盘2,蜗杆4通过螺纹结构可沿所述刀盘2内、外方向运动,所述蜗杆4、蜗轮6交错啮合以实现所述蜗轮6跟随蜗杆4的运动进行旋转;其中,所述蜗轮6的底座60外露于所述刀盘2,该底座60上安装有刀粒3。拧动蜗杆4,蜗杆4在沿刀盘2内外方向运动的时候,蜗轮6在其带动下会发生转动,以此达到调整蜗轮6底座60上刀粒3角度的目的。可以充分利用刀粒3,避免造成浪费,同时角度的调整还能提高产品加工的精度。

通过拧动蜗杆4到不同位置可以限定住蜗轮6的旋转角度,但在机床加工过程中,通过刀粒3整个蜗轮6是不断在受力的,这种外力最终会反过来影响蜗杆4的定位作用使得刀粒3发生移动,因此为了更好的将刀粒3的角度稳定住,本案刀盘2上安装有用于限制蜗轮6旋转角度的限位螺丝5,所述限位螺丝5可沿刀盘2内、外方向运动,其内端与蜗杆4对应。当蜗杆4拧动到一定位置得到所需的刀粒3角度之后,再拧动限位螺丝5,由于其内端与蜗杆4对应,限位螺丝5往刀盘2内运动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抵住蜗杆4,使其不能轻易发生运动,以此达到限位蜗轮6、刀粒3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蜗轮6底座60上设有圆柱部61,该圆柱部61上环设有一圈齿纹,所述齿纹与蜗杆4上的螺纹结构垂直交错啮合。如图2中所示,蜗杆4呈水平方向设置,蜗轮6上的圆柱部61呈垂直方向设置,当拧动蜗杆4沿刀盘2内、外运动时,带动蜗轮6往返转动。

刀粒3在加工过程中会容易磨损,虽然通过角度的调整可以对其充分利用,但仍需要进行更换,更大程度上起到节约能耗的目的,刀粒3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于蜗轮6底座60上,通过拆装螺栓可以快速更换刀粒3。

整体来看,一体式盘刀便于收纳,占用空间小;刀粒3可以调节角度以便将其充分利用,并且有效的改善加工精度;同时刀粒3便于更换,可节约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