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侧向力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6113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的侧向力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的侧向力块。



背景技术:

模具中所用力块起到定位限位的作用,力块自身需要具备较强的结构强度和硬度,才能对模具起到稳固恒定的固定作用。力块一般用于辅助模具镶块固定在模座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的侧向力块,具备稳固的结构形状,较高的结构强度,利于对冲头组件进行限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的侧向力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的侧向力块,包括:主体,由底平面、侧立面、顶平面、主面、背面围成的空间几何体,顶平面上具备成对角线设置的若干螺孔,对角线连线上的螺孔直径大小相等,非对角线上的螺孔直径大小不相等,螺孔贯穿顶平面与底平面;凸出基块,由主面上凸出;凸出块,为两块长方体,凸出块从凸出基块上凸出,两块凸出块各自竖直方向上最上的平面互成夹角,两块凸出块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具备高低落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侧向力块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利于对冲头组件进行限位。

对于螺孔,可以应用两种不同规格的螺柱固定,增加适用面,且两根螺柱在顶平面上成对角线布置,对角线布置起到稳固的固定作用。

夹角角度与冲头组件角度相对应,同时正方形状的凸出块呈斜向布置,与两个冲头组件之间的夹角相对应。

凸出块形状相同但高低略微错开,使其在满足整体中心对称的同时,局部并非中心对称,使得特定的凸出块对应特定位置的冲头组件,防止现场错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夹角为120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20度的夹角等同两个冲头组件之间的夹角,凸出块的夹角针对冲头组件的运作方向,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侧立面与顶平面交界处具备倒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倒角位于整个侧向力块的上部,倒角减少了锐利部,防止模具与侧向力块磕碰时锐利部损伤模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凸出基块具备内凹面,内凹面具备圆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角使得转角处圆滑过渡,减少应力集中,使得凸出基块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对凸出块进行更好的承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凸出块表面具备渗碳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渗碳层使得凸出块表面与冲头组件或导板接触的表面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提高侧向力块的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局部视图。

1-底平面;2-侧立面;3-顶平面;4-倒角;5a-第一凸出块;5b-第二凸出块;6-第一螺孔;7-第二螺孔;8-凸出基块;9-圆角;10-背面;11-主面;12-导板;13-冲头组件;α-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模具的侧向力块,包括:主体,由底平面1、侧立面2、顶平面3、主面11、背面10围成的空间几何体,顶平面3上具备成对角线设置的两个第一螺孔6和两个第二螺孔7,第一螺孔6和第二螺孔7的螺孔直径大小不相等,第一螺孔6和第二螺孔7贯穿顶平面3与底平面1;凸出基块8由主面11上凸出;第一凸出块5a、第二凸出块5b均为长方体,第一凸出块5a和第二凸出块5b从凸出基块上8凸出,第一凸出块5a和第二凸出块5b各自竖直方向上最上的平面互成夹角α,如图1、图3所示,第一凸出块5a和第二凸出块5b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具备高低落差,第一凸出块5a的空间高度高于第二凸出块5b。

如图1所示,第一凸出块5a和第二凸出块5b、凸出基块8、沿着与主面11平行的截图面积依次变大,主视图中,主面11的平面轮廓均涵盖凸出基块8的截面轮廓,凸出基块8的截面轮廓涵盖第一凸出块5a和第二凸出块5b的截面轮廓,逐级提供了稳固的支撑结构。

第一凸出块5a和第二凸出块5b的轮廓边在图1中完全涵盖在主面11内,使得第一凸出块5a和第二凸出块5b与外界磕碰的可能性降低,第一凸出块5a和第二凸出块5b不易发生磕碰形变,保证了第一凸出块5a和第二凸出块5b平整度,提高侧向力块的使用寿命,保持固定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侧向力块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利于对冲头组件进行限位。

对于螺孔,可以应用两种不同规格的螺柱固定,增加适用面,且两根螺柱在顶平面上成对角线布置,对角线布置起到稳固的固定作用。

夹角角度与冲头组件角度相对应,同时正方形状的凸出块呈斜向布置,与两个冲头组件之间的夹角相对应。

凸出块形状相同但高低略微错开,使其在满足整体中心对称的同时,局部并非中心对称,使得特定的凸出块对应特定位置的冲头组件,防止现场错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夹角α为120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20度的夹角等同两个冲头组件之间的夹角,凸出块的夹角针对冲头组件的运作方向,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侧立面2与顶平面3交界处具备倒角4,使得主体的空间几何体形状为横卧的六棱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倒角位于整个侧向力块的上部,倒角减少了锐利部,防止模具与侧向力块磕碰时锐利部损伤模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凸出基块8具备内凹面,内凹面具备圆角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角使得转角处圆滑过渡,减少应力集中,使得凸出基块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对凸出块进行更好的承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出块5a和第二凸出块5b表面具备渗碳层。

如图4所示,侧向力块固定时,其底平面1、侧立面2、背面10均被限位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渗碳层使得凸出块表面与冲头组件或导板接触的表面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提高侧向力块的整体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