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式导线拉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6047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脚踏式导线拉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导线拉直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脚踏式导线拉直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力配电柜和开关柜的接线作业中,硬线需要拉直后才能使用。目前,在将成卷的硬线进行拉直时,一般是在地面上通过螺栓固定一角铁,然后将导线的一端固定在角铁上,将成卷的导线破开,人手持导线的另一端用力拉拽导线,以实现对导线的拉直作业,这种拉直方式比较费力,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省力的拉直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脚踏式导线拉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脚踏式导线拉直机构,包括主体、拉伸机构和限位柱,主体为方管状结构,其前端设有沿主体纵向分布的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侧部设有若干限位缺口,限位缺口为末端指向主体后方的L形缺口,条形缺口或L形缺口内滑动装配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两端设有对应条形缺口或L形缺口的凸缘;

主体后方设有对应限位柱的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拉伸板和挤压块,拉伸板为楔形结构,主体上设有对应拉伸板的收容缺口,所述拉伸板前端对应铰接在收容缺口两侧,拉伸板上端设有平整的挤压端面,所述挤压端面上对应设有挤压块,挤压块底部设有向下穿过拉伸板的导柱,挤压端面上设有指向挤压块下端面的缓冲弹簧,挤压端面或挤压块之间对应设有防滑橡胶垫;

主体内腔底部设有指向拉伸板下端面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对应铰接主体或拉伸板。

主体内腔深度大于拉伸板厚度与复位弹簧压缩高度之和相匹配;主体上设有对应收容缺口的挡板,所述挡板铰接在收容缺口侧部。挤压端面前沿为圆滑边角。

有益技术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待拉直导线一端束缚在限位柱上,另一端放置在拉伸板和挤压块之间,通过向下踩踏挤压块实现导线固定,同时利用拉伸板向下位移实现导线拉伸,设置防滑橡胶垫能够有效防滑并避免导线硬受力而破损;设置固定柱,能够自由选择是否将导线绕过固定柱,当导线较细或形变较小时,利用拉伸板和挤压块夹持,防滑橡胶垫摩擦力有限,能够避免拉力过大导致导线形变;当导线较粗或形变较大时,将导线绕过固定柱,能够有效增大紧固能力,可对导线施加较大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俯视简图;

图2为本装置装配简图。

图3为拉伸机构结构简图。

图中1主体、2条形缺口、3限位柱、4限位缺口、5拉伸板、6挤压块、7挡板、8导线、9防滑橡胶垫、10固定柱、11复位弹簧、12导柱、13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脚踏式导线8拉直机构,参见图1-3:包括主体1、拉伸机构和限位柱3,主体1为方管状结构,其前端设有沿主体1纵向分布的条形缺口2,所述条形缺口2侧部设有若干限位缺口4,限位缺口4为末端指向主体1后方的L形缺口,条形缺口2或L形缺口内滑动装配有限位柱3,所述限位柱3两端设有对应条形缺口2或L形缺口的凸缘;

主体1后方设有对应限位柱3的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拉伸板5和挤压块6,拉伸板5为楔形结构,主体1上设有对应拉伸板5的收容缺口,所述拉伸板5前端对应铰接在收容缺口两侧,拉伸板5上端设有平整的挤压端面,所述挤压端面上对应设有挤压块6,挤压块6底部设有向下穿过拉伸板5的导柱12,拉伸板5上设有对应导柱12的通孔,挤压端面上设有指向挤压块6下端面的缓冲弹簧13,挤压端面或挤压块6之间对应设有防滑橡胶垫9;

主体1内腔底部设有指向拉伸板5下端面的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对应铰接主体1或拉伸板5。

主体1内腔深度大于拉伸板5厚度与复位弹簧11压缩高度之和相匹配;主体1上设有对应收容缺口的挡板7,所述挡板7铰接在收容缺口侧部。挤压端面前沿为圆滑边角。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待拉直导线8一端束缚在限位柱3上,另一端放置在拉伸板5和挤压块6之间,通过向下踩踏挤压块6实现导线8固定,同时利用拉伸板向下位移实现导线8拉伸,设置防滑橡胶垫9能够有效防滑并避免导线8硬受力而破损;设置固定柱10,能够自由选择是否将导线8绕过固定柱10,当导线8较细或形变较小时,利用拉伸板5和挤压块6夹持,防滑橡胶垫9摩擦力有限,能够避免拉力过大导致导线8形变;当导线8较粗或形变较大时,将导线8绕过固定柱10,能够有效增大紧固能力,可对导线8施加较大压力。

设置限位缺口4,能够根据导线8长度调整限位柱3位置;限位柱3上下两端设有凸缘,能够与限位缺口4之间形成限位,保证限位柱3能够经受较大拉力,在不使用时限位柱3向下落入主体1内腔,避免行人或其他装置碰到限位柱3;设置挡板7,不适用时将拉伸机构向下挤压收入主体1内腔,便于本装置存放和搬运;设置缓冲弹簧13,能够顶起挤压块6,便于将导线8装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