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龙门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9622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数控龙门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龙门切割机。



背景技术:

数控切割机就是用数字程序驱动机床运动,随着机床运动时,随机配带的切割工具对物体进行切割,这种机电一体化的切割机就称之为数控切割机,其工作原理:数控切割系统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常用的绘图软件AOTOCAD),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只需把工艺参数在数控系统中设置好后,编写的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切割机的数控系统中,数控系统来指挥机床加工零件;目前数控切割机存在的现状:1、切割机在加工大厚度钢板时,由于被加工的钢板温度较高,长期的使用会导致大梁的受热变形,从而影响机器的加工精度;2、切割机的纵向滚轮架四个滚轮设计不合理,即滚轮与导轨上面完全接触,导致摩擦力变大,从而降低伺服单元、电机及电缆拖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护切割机加工精度的数控龙门切割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控龙门切割机,包括数控系统、大梁架、割炬总成和行走导轨,所述大梁架上设置有所述割炬总成,所述割炬总成后侧设置有X轴进给电机和Z轴进给电机,所述割炬总成上连接有电缆拖排,所述电缆拖排的另一端与所述大梁架连接,所述大梁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硬限位挡板,所述大梁架前侧面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直线钢轨,所述大梁架上端面上设置有控制电柜,所述控制电柜与数控系统之间设置有纵向挑线杆,所述数控系统设置在所述大梁架的左侧面上,所述大梁架下方设置有隔热板,所述大梁架下端面的两端均通过箱体支架总成与行走导轨连接,所述行走导轨设置在伺服箱体上。

所述隔热板的尺寸与所述大梁架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隔热板通过隔热板固定螺丝与所述大梁架连接。

所述行走导轨通过Y轴行走轮与Y轴进给电机连接,Y轴进给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支架总成上,所述Y轴行走轮的滚轮面为弧装设计。

所述硬限位挡板有两个,两个硬限位挡板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大梁架的左右两端。

所述箱体支架总成设置在所述大梁架下端面的两端。

所述割炬总成上设置有X轴行走轮,X轴行走轮有两个,两个X轴行走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大梁架上的直线钢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切割机的大梁架下面安装隔热板,能够阻挡割炬总成在切割时产生的高温,从而降低高温对本实用新型的切割精度的影响,保证切割机的切割精度,进而减少维修次数,增加切割机利用率,减少经济投入。

2、本实用新型中将切割机上的Y轴行走轮的滚轮面设计为弧装设计,降低滚轮与导轨面的接触,减少摩擦力,从而保证了设备配件伺服单元、电机及电缆拖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控龙门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图中,1-行走导轨,2-箱体支架总成,3-数控系统,4-纵向挑线杆,5-控制电柜,6-大梁架,7-直线钢轨,8-硬限位挡板,9-隔热板,10-隔热板固定螺丝,11-割炬总成,12-Y轴进给电机,13-Y轴行走轮,14- X轴进给电机,15-伺服箱体,16-电缆拖排,17-X轴行走轮,18-Z轴进给电机。

实施例:一种数控龙门切割机,包括数控系统3、大梁架6、割炬总成11和行走导轨1,大梁架6上设置有割炬总成11,割炬总成11后侧设置有X轴进给电机14和Z轴进给电机18,割炬总成11上连接有电缆拖排16,所述电缆拖排16的另一端与所述大梁架6连接,大梁架6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硬限位挡板8,大梁架6前侧面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直线钢轨7,大梁架6上端面上设置有控制电柜5,控制电柜5与数控系统3之间设置有纵向挑线杆4,数控系统3设置在大梁架6的左侧面上,大梁架6下方设置有隔热板9,大梁架6下端面的两端均通过箱体支架总成2与行走导轨1连接,行走导轨1设置在伺服箱体15上。

隔热板9的尺寸与大梁架6的尺寸相匹配,隔热板9通过隔热板固定螺丝10与大梁架6连接。

行走导轨1通过Y轴行走轮13与Y轴进给电机12连接,Y轴进给电机12设置在箱体支架总成2上,Y轴行走轮13的滚轮面为弧装设计。

硬限位挡板8有两个,两个硬限位挡板8对称地设置在大梁架6的左右两端。

箱体支架总成2设置在大梁架6下端面的两端。

割炬总成11上设置有X轴行走轮17,X轴行走轮17有两个,两个X轴行走轮17分别设置在大梁架6上的直线钢轨7上。

工作时,我们只需把工艺参数在数控系统3中设置好后,将编写的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切割机的数控系统3中,由数控系统3来指挥机床加工零件即可,利用数字程序驱动机床运动,随着机床运动,随机配带的切割工具将对物体进行切割。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而已,并未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