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蜂窝板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8280阅读:18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曲面蜂窝板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材料用的加工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曲面蜂窝板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蜂窝板具有强度高、刚度好、重量轻、表面平整度好、防火性能好、隔声隔热效果好等优点,且其表面辊涂氟碳树脂涂料,耐候性强,具有自洁能力。因此随着材料的进步和成熟,建筑领域开始大量使用铝蜂窝板。而现在的建筑造型很多情况下是曲面屋面或曲面幕墙,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曲面蜂窝板,以实现其建筑效果。

制作曲面蜂窝板(以曲面蜂窝铝板为例)通常的工艺流程是:制作曲面模具;剪裁铝背板、铝蜂窝芯和铝面板;依次将铝背板、铝蜂窝芯和铝面板铺到曲面模具上,并在铝背板与铝蜂窝芯之间、铝蜂窝芯与铝面板之间分别涂刷结构胶;抽真空施压,使铝背板、铝蜂窝芯和铝面板紧贴在曲面模具上;固化,曲面蜂窝铝板成型。

因此曲面蜂窝板的加工工艺中模具是先决条件,目前大部分厂家使用的还是整块的木模具。一套木模具只能加工一种曲率和形状的曲面蜂窝板,属于一次性的模具,而一幢建筑使用的曲面蜂窝板可能达几千块甚至几万块,由于造型设计不同,常常使得每块曲面蜂窝板的曲率和形状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木模板制作曲面蜂窝板不仅加工效率和利用率很低,而且生产成本很高,不能重复使用。

为了解决模具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2225654A(申请号 201110042756.9)公开了一种板材双曲成型工艺和应用及其模板装置,所述的双曲成型模制作工艺采用的是一种曲面可调式成型模板装置,该模板装置包括弹性可调的上模板和刚性的底板,上模板和底板之间按点阵式排列匹配设置有若干对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杆连接拉杆,每一对螺杆连接拉杆分别与上模板和底板固定连接,然后通过与每对螺杆连接拉杆匹配螺纹连接的连接螺纹筒的旋拧调节上模板每个点阵位置的高度,从而调节出各种不同曲率变化的双曲面模型,以便于下一步骤的真空成型工序。

中国专利文献CN201791793U(申请号201020224181.3)公开了一种曲面蜂窝板成型装置,包括支架、底座、顶杆以及顶板,所述顶杆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穿过底座并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均匀分布于底座上。由于顶板的曲度是由所成型的蜂窝板的曲度决定,当需要改变蜂窝板的曲度时,就要对顶板的曲度进行调节,而支撑盘与顶板固定,故所述顶杆与所述支撑盘之间采用万向结构连接。另外,所述底座为框架结构设置,该结构提高了底座的稳定性。

中国专利文献CN202656581U(申请号 201220317809.3)公开了一种制作曲面蜂窝铝板的模具,该模具包括钢板平台和螺栓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板平台由矩形钢板和位于矩形钢板下方的钢结构支架组成,所述的螺栓调节装置包括若干组均匀分布在矩形钢板和钢结构支架之间的球铰和花篮螺栓组件,球铰和花篮螺栓组件互相连接,且球铰固定于矩形钢板的下方,花篮螺栓组件垂直固定在钢结构支架上。

上述三种模具属于同一类型的支撑结构,由平台和平台下方呈矩阵的支撑件组成,改变部分支撑件的上下高度从而调节平台曲面的曲率,从而不再需要为每种曲率的曲面蜂窝板分别制作模具。这种形式的模具实现了重复使用,但是在调整曲率时调整矩阵中的支撑件操作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拆卸灵活简单、加工方便、成本较低的曲面蜂窝板的成型模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面蜂窝板的成型模具,包括框架、模筋板、缓冲层和蒙皮层,框架包括呈镜像对称的左框架和右框架,模筋板插接在左、右两个框架之间,模筋板的上侧表面是根据待加工的曲面蜂窝板曲率经过铣加工得到的弧形或者其他曲线形,缓冲层铺设在模筋板上方并完全覆盖所有模筋板的上表面,蒙皮层铺设并完全覆盖缓冲层的上表面。

所述框架由立柱和插板组成,立柱有四根,四根立柱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插板固定连接在四根立柱之间,插板有2~5块,各块插板互相平行;插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成型模具的内侧。

具体的,对于左框架,其上的插板的各插槽的开口朝向右侧;对于右框架,其上的插板的各插槽的开口朝向左侧。

模筋板的厚度与框架的插板上的插槽宽度相适配,根据模筋板的长度调整左框架和右框架的位置,以保证模筋板的左右两侧都能插接在框架内。

所述缓冲层为橡胶垫层或者KT板层。

所述蒙皮层是表面光滑的铝板层或者铝塑板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在适应于加工不同曲率的曲面蜂窝板时,将模筋板的一侧面按照一定的曲率经过铣加工后,几块模筋板即可以构成一个任意曲面;插接在框架的卡槽内后,在模筋板上铺设缓冲层和蒙皮层后,即能得到目标曲率的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相比于木模具,只需几片模筋板就能替代整块的木块,大大减少了木材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铣加工的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框架、缓冲层、蒙皮层可以反复使用,制作周期短、成本低。

(3)相比于木模具和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对比文件中的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增设了一层缓冲层,缓冲层可以释放曲面蜂窝板粘接时的应力,防止曲面蜂窝板粘接成型后的过度反弹;缓冲层上方的蒙皮层是铝板层或者铝塑板层,表面光滑,从而可以保证曲面蜂窝板装饰面光滑、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框架1,立柱11,插板12,模筋板2,缓冲层3,蒙皮层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曲面蜂窝板的成型模具包括框架1、模筋板2、缓冲层3和蒙皮层4。框架1包括呈镜像对称的左框架和右框架,模筋板2有若干块,插接在左、右两个框架之间。缓冲层3铺设在模筋板2上方并完全覆盖所有模筋板2的上表面,蒙皮层4铺设并完全覆盖缓冲层3的上表面。

所述框架1由立柱11和插板12组成。立柱11有四根,四根立柱11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插板12固定连接在四根立柱11之间,插板12有2~5块,各块插板12互相平行;本实施例中的插板12有三块,水平固定在立柱11之间并与立柱11垂直。

插板1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成型模具的内侧。具体的,对于左框架,其上的插板12的各插槽的开口朝向右侧;对于右框架,其上的插板12的各插槽的开口朝向左侧。

模筋板2由矩形薄板加工而成,材料可选择密度板、金属板或者复合板;模筋板2的上侧表面是根据待加工的曲面蜂窝板曲率经过铣加工得到的弧形或者其他曲线形(例如波浪形),其左、右、下表面是平面。也就是说,相比于整块铣加工曲面的木模,现在只需对几块模筋板2的上表面铣加工成目标曲率,在模筋板2上覆盖表皮层就能得到整片的曲面。

模筋板2的厚度与框架1的插板12上的插槽宽度相适配,根据模筋板2的长度调整左框架和右框架的位置,以保证模筋板2的左右两侧都能插接在框架1的插槽内。

缓冲层3为橡胶垫层或者KT板层,缓冲层3可以释放曲面蜂窝板粘接时的应力,防止曲面蜂窝板粘接成型后的过度反弹。

蒙皮层4是铝板层或者铝塑板层,表面光滑,从而可以保证曲面蜂窝板装饰面光滑、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在加工完一批曲面蜂窝板,需要加工另一种曲率的蜂窝板时,将蒙皮层4和缓冲层3从模筋板2上方取下,取下框架1内插接的模筋板2,换上预先铣加工成目标曲率的另一批模筋板2,然后重新在模筋板2上依次铺设缓冲层3和蒙皮层4,蒙皮层4的表面曲率即符合待加工蜂窝板的曲率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