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辊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7016阅读:1124来源:国知局
四辊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轧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四辊轧机。



背景技术:

辊轧机用于加工轧件,使其产生塑形变形,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轧件从两个旋转的工作辊之间通过,旋转的工作辊对轧件施加成型压力,从而实现轧制,其主要包括工作机座、机架、轧辊、轧辊轴承和传动装置等,轧辊机包括多种类型,其中有二辊轧机、三辊轧机、四辊轧机和多辊轧机等,其中四辊轧机广泛应用于中厚板轧机、板带热轧或冷轧机以及平整机等。

四辊轧机在对轧件进行轧制成型的过程中,其与轧件之间产生摩擦力,辊轧机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易于被磨损,因此两个旋转的工作辊之间的缝隙有所变化,从而影响轧件被轧制的厚度。

轧辊轴承工作负荷重而变化大,因此要求轴承摩擦系数小,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辊轧机,该四辊轧机可调节轧件的轧制厚度,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和轧制效果好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辊轧机,包括底座、机架、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所述机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沿水平方向彼此平行设置在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工作辊或所述第二工作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辊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辊上方,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彼此相邻设置,轧件从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工作辊下方设置有可调节其高度的高度调整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的两端均通过工作辊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内,所述工作辊轴承座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与所述工作辊轴承座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工作辊与所述工作辊轴承座之间和所述第二工作辊与所述工作辊轴承座之间均设有轴承。

进一步,所述轴承包括四列圆柱辊子轴承和双向推力球轴承,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设置在所述四列圆柱辊子轴承外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的中间部位为向轧件施加压力的滚压部,所述滚压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工作辊端部轴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工作辊轴承座与所述滚压部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组和挡圈,所述挡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工作辊的端轴上并抵靠在所述滚压部的端部,所述调整垫片组设置在所述挡圈和所述工作辊轴承座之间。

进一步,所述工作辊轴承座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工作辊轴承座与机架之间装配间隙的第一衬板,所述第一衬板固定于所述工作辊轴承座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辊轴承座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辊的两端通过支撑辊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内,所述支撑辊轴承座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与所述支撑辊轴承座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支撑辊与所述支撑辊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第一支撑辊外圈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支撑辊轴承座的内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支撑辊轴承座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支撑辊轴承座与机架之间装配间隙的第二衬板,所述第二衬板固定于所述支撑辊轴承座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支撑辊轴承座上设置有润滑油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辊轧机,包括底座、机架、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转动,从而对轧件进行滚压,当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对轧件进行滚压时,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分别支撑在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的两侧,提高了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的承压能力,使得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在滚压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且防止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在滚压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压力而偏移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另外,第二工作辊下方设置有高度调整装置,该高度调整装置可调节第二工作辊的高度,当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长时间工作后,由于磨损或震动的原因,可能会导致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之间的缝隙发生变化,因此,通过高度调整装置可调整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之间辊缝的大小,从而保证了板材滚压的厚度符合标准的尺寸,减小板材厚度偏差,提高产品合格率,再者,通过高度调整装置调整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之间的缝隙大小,可以调节辊轧机所轧制的钢材的厚度,从而生产出不同厚度的钢材,提高设备的应用范围,本辊轧机还具有相对刚度高、压下量大、轧延力小,可轧制较薄的板材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四辊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四辊轧机的左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撑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撑辊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辊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工作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工作辊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工作辊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机架;3-第一工作辊;4-第二工作辊;5-第一支撑辊;6-第二支撑辊;7-高度调整装置;31-工作辊轴承座;32-滚压部;33-密封端盖;34-密封件;35-轴承;36-调整垫片组;37-挡圈;38-第一衬板;51-支撑辊轴承座;52-第二衬板;53-润滑油通道;54-键;55-顶环;56-半环;351-四列圆柱辊子轴承;352-双向推力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辊轧机,包括底座1、机架2、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一支撑辊5和第二支撑辊6,机架2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一支撑辊5和第二支撑辊6沿水平方向彼此平行设置在机架2内,第一工作辊3或第二工作辊4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一工作辊3设置于第二工作辊4上方,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彼此相邻设置,轧件从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之间通过,第二工作辊4下方设置有可调节其高度的高度调整装置7,第一支撑辊5和第二支撑辊6分别安装在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的上下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辊轧机,包括底座1、机架2、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一支撑辊5和第二支撑辊6,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转动,从而对轧件进行滚压,当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对轧件进行滚压时,第一支撑辊5和第二支撑辊6分别支撑在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的两侧,提高了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的承压能力,使得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在滚压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且防止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在滚压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压力而偏移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另外,第二工作辊4下方设置有高度调整装置7,该高度调整装置7可调节第二工作辊4的高度,当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长时间工作后,由于磨损或震动的原因,可能会导致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之间的缝隙发生变化,因此,通过高度调整装置7可调整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之间辊缝的大小,从而保证了板材滚压的厚度符合标准的尺寸,减小板材厚度偏差,提高产品合格率,再者,通过高度调整装置7调整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之间的缝隙大小,可以调节辊轧机所轧制的钢材的厚度,从而生产出不同厚度的钢材,提高设备的应用范围,本辊轧机还具有相对刚度高、压下量大、轧延力小,可轧制较薄的板材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的直径相同,第一支撑辊5和第二支撑辊6的直径相等,且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的直径小于第一支撑辊5和第二支撑辊6的直径,第一支撑辊5和第二支撑辊6可支撑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提高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工作辊3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的两端均通过工作辊轴承座31安装在机架2内,工作辊轴承座31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端盖33,密封端盖33与工作辊轴承座31之间设有密封件34,第一工作辊3与工作辊轴承座31之间和第二工作辊4与工作辊轴承座31之间均设有轴承35。

如图6所示,轴承35包括四列圆柱辊子轴承351和双向推力球轴承352,双向推力球轴承352设置在四列圆柱辊子轴承351外侧,双向推力球轴承352和四列圆柱辊子轴承351的设置减小了第一工作辊3和工作辊轴承座31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第一工作辊3的流畅转动,提高了第一工作辊3的传动效率。

如图6所示,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的中间部位为向轧件施加压力的滚压部32,滚压部32的直径大于第一工作辊3端部轴的直径。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工作辊3的结构示意图,工作辊轴承座31与滚压部32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组36和挡圈37,挡圈37套设在第一工作辊3的端轴上并抵靠在滚压部32的端部,调整垫片组36设置在挡圈37和工作辊轴承座31之间,通过调节调整垫片组35中垫片的数量至合适的数量,可使工作辊轴承座31安装的更加牢固,防止其沿轴向方向窜动。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工作辊3的俯视图,工作辊轴承座31上设置有可调节工作辊轴承座31与机架2之间装配间隙的第一衬板38,第一衬板38固定于工作辊轴承座31的两侧,第一衬板38可调节工作辊轴承座31与机架2之间的缝隙,保证工作辊轴承座31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高度调整装置7对称设置在工作辊轴承座31的底部,保证工作辊轴承座31的平稳上升。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撑辊5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支撑辊5的两端通过支撑辊轴承座51安装在机架2内,支撑辊轴承座51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端盖33,密封端盖33与支撑辊轴承座51之间设有密封件34,支撑辊轴承座51内部设有可容置密封件34的凹槽,密封件34的内圈与第一支撑辊5的外周贴合连接,密封件34的外圈与凹槽的贴合连接,密封件34使得支撑辊轴承座51的两端密封性良好,第一支撑辊5与支撑辊之间设有轴承35,轴承35内圈与第一支撑辊5外圈过盈配合,轴承35外圈与支撑辊轴承座的内壁过盈配合。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撑辊5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支撑辊5的端部通过键54连接有顶环55,顶环55的外侧设置有半环56,半环56和顶环55均套设在第一支撑辊5的端部,顶环55和半环56限制在第一支撑辊5的端部,防止第一支撑辊5在其轴向方向发生窜动,提高第一支撑辊5运转的平稳性。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撑辊5的俯视图,支撑辊轴承座51上设置有可调节支撑辊轴承座51与机架2之间装配间隙的第二衬板52,第二衬板52固定于支撑辊轴承座51的两侧,通过设置第二衬板52提高了支撑辊轴承座51与机架2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减小支撑辊轴承座51产生震动。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辊轴承座51的结构示意图,支撑辊轴承座51的顶端设有可与机架2配合连接的凸出部,中部设有可穿入第一支撑辊5的通孔,通孔的周缘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可穿入螺栓将密封端盖33与支撑辊轴承座51固定连接,从而保证支撑辊轴承座51内的轴承密封性良好,防止灰尘进入轴承中,保证轴承的润滑良好。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工作辊轴承座31的结构示意图,工作辊轴承座31的中部设有可穿入第一工作辊3的通孔,通孔的周缘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可穿入螺栓将密封端盖33与工作辊轴承座31固定连接,从而保证工作辊轴承座31内的轴承密封性良好,防止灰尘进入轴承中,保证轴承的润滑良好。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撑辊5的结构示意图,支撑辊轴承座51上设置有润滑油通道53,第一支撑辊5和支撑辊轴承座51之间设有轴承35,支撑辊轴承座51设有可容纳轴承35的凹槽,该凹槽两端密封,通过润滑油通道53可向支撑辊轴承座51的凹槽内部通入润滑油,从而提高轴承35的润滑程度,保证第一支撑辊5与支撑辊轴承座51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提高系统的传动效率和设备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辊轧机,其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高度调整装置7调节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之间的缝隙至最佳;

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转动;

将待加工的轧件从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之间卷入,经过第一工作辊3和第二工作辊4的滚压后,轧件成型为预设厚度的板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