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切割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0293发布日期:2018-06-26 21:3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切割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切割头。

(二)

背景技术:

在一般激光切割机上,激光发生器放置在横梁上,激光切割头直接与激光发生器相连,激光喷嘴垂直水平面(图1)。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经反射镜反射改变方向,再经聚焦、由喷嘴沿竖直方向喷出,也就是入射光与反射光互相垂直。如果改变反射光的方位,激光发生器必须改变位置,结构限制实现比较困难,因此一般激光切割头喷嘴方向不能改变。这就有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如切割厚板时切缝上下尺寸不同;在斜面上切割或打孔,激光与工件表面不垂直,降低加工质量等。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调节方便、安全可靠的激光切割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激光切割头,包括与激光发生器固定连接的中空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外壳,外壳内通过镜架安装反射镜,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与外壳之间铰接,所述镜架连接镜轴,所述镜轴从外壳伸出,伸出部分套有外空心轴,所述外空心轴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空心轴与主箱体轴转地连接,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共用齿轮,所述共用齿轮的中心轴从主箱体穿出连接蜗轮,所述蜗轮连接蜗杆,所述蜗杆连接调节手轮;所述公共齿轮与两个惰轮分别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惰轮与外空心轴啮合连接,另一个惰轮与镜架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镜架齿轮固定在镜轴外端,所述外空心轴与镜架齿轮上的齿数之比为1:2。

所述蜗轮和蜗杆位于辅助箱体内。

所述固定座和外壳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开始时入射光17和反射光18是垂直的,当反射镜从初始位置19顺时针旋转角度为α,入射光射入方向不变,那么这时,反射光的喷出方向顺时针旋转角度为β,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以推出β=2α,所以当转动调节手轮时,公共齿轮通过两个惰轮分别带动外空心轴和镜架齿轮转动,由于外空心轴和镜架齿轮的齿轮传动比为1:2,所以镜架和外壳的转动角度就是1:2,这样在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的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仍然能从喷嘴喷出来,保证了加工质量。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半法兰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铰链,3外壳,4主箱体,5辅助箱体,6调节手轮,7蜗杆,8蜗轮,9中心轴,10公共齿轮,11惰轮,12外空心轴,13镜架齿轮,14镜轴,15镜架,16反射镜,17入射光,18反射光,19初始位置。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3、图4所示,该种激光切割头,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为中空的筒状,固定座1的一端与激光发生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2铰接外壳3,使得外壳3能在固定座1的轴心线和外壳3的轴心线所在的平面内进行转动,也就是说,从图3来看,外壳3在纸面内做转动;激光发生器发射出来的入射光经过固定座1后进入外壳3,在外壳3内通过镜架15安装一个反射镜16,镜架15连接镜轴14,镜轴14与入射光垂直,镜轴14从外壳3伸出进入一个主箱体4内,在主箱体4内有一个外空心轴12,这个外空心轴12套在镜轴14上并且从主箱体4穿出后与外壳3固定连接,外空心轴12能够相对于主箱体4发生转动,外空心轴12外部有一圈齿,在镜轴14的端部固定一个镜架齿轮13,镜架齿轮13也位于主箱体4内部,外空心轴12上的齿与镜架齿轮13上的齿数之比为1:2;在主箱体4外还固定连接一个辅助箱体5,辅助箱体5与主箱体4相连通,在辅助箱体5内有一组蜗轮8和蜗杆7,蜗杆7与辅助箱体5外的调节手轮6连接、蜗轮8通过中心轴9与主箱体4内的公共齿轮10同轴连接,公共齿轮10分别与两个惰轮11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惰轮11与外空心轴12啮合连接,一个与镜架齿轮13啮合连接。

工作过程如下:旋转调节手轮6,调节手轮6通过蜗杆7和蜗轮8、中心轴9带动公共齿轮10旋转,公共齿轮10又通过两个惰轮11分别带动外空心轴12和镜架齿轮13旋转,外空心轴12与镜轴14发生相对转动,外空心轴12带动外壳3同步顺时针转动,镜架齿轮13则通过镜轴14带动镜架15上的反射镜16顺时针转动,由于外空心轴12与镜架齿轮13上的齿数比为1:2,因此外壳3和反射镜16旋转的角度也是1:2,此时入射光的入射方向和角度没有变化,发射光则仍然从喷嘴喷出,不影响切割机的正常工作。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