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钻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1975发布日期:2018-06-12 19:5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尤其是一种快速钻孔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用在车床加工过程中,用以固定待加工件的结构。将零件用夹具固定后,再由切刀将零件切出预期形状。在切削过程中,待加工零件不易发生晃动。

目前,常见的夹具夹持代加工零件通常是将零件放置于夹具的表面,即待加工零件位于夹具上方,以便切刀与之相触碰。钻孔过程也是如此。但由于钻孔过程中,只需在一点处进行切削,若刀具在走刀时发生偏移,则容易将零件表面刮伤,影响成品的合格率。尤其在手动车床的切削过程中,走刀控制发生偏差的可能性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钻孔夹具,能够降低刮伤零件表面的可能性。

一种快速钻孔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承托待加工零件,所述底板背离地面一侧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穿设有限位轴,所述夹持板上还设有定位孔,所述夹持板与底板之间间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代加工零件进行钻孔时,将代加工零件放置于底板与夹持板之间。由于夹持板与底板之间预留有间隙,由于零件需要从外界被放入,故间隙设置得大,零件放进去后,与底板、夹持板之间晃动,此时再转动限位轴,使得限位轴抵触到代加工零件上,使代加工零件被限位轴限位,切刀从定位孔中伸入,初始位置位于贴近代加工零件表面处,启动设备后,刀具开始切削。在此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需得先穿入定位孔中,再进行切削,切削完成后,需将刀具从定位孔中完全提出后才能在平行于下刀方向的面上移动,故相较于常见的直接作用于待加工零件上钻孔的操作方式,刀具的对刀和提刀过程中,刀具与待加工零件之间的距离拉长,且零件表面大部分被夹持板遮挡,不易被刀具刮花。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轴至少设有一根,所述限位轴包括贯穿夹持板的螺杆、固定于螺杆上的螺母套。

所述螺母的外轮廓上设有转动手柄。

所述夹持板上被螺杆贯穿处设置为螺孔。

所述底板设置为矩形,所述夹持板的边缘处设有用于露出部分底板的曲线凹陷。

所述底板与夹持板之间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位于底板的四个棱角处。

所述定位孔的周边设置为倒角结构。

所述底板上设有缓冲孔,所述缓冲孔与定位孔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限位轴时,对转动手柄施力,使其转动,带动螺母套转动,由于螺母套与螺杆固连,故螺杆与螺孔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下压至抵触于待加工零件表面,或上抬至远离代加工零件表面,以便对待加工零件进行限位或撤去限位。而定位孔的倒角结构,在对刀的过程中,倒角处能够降低刀具位置有所偏差时的抵触于夹持板上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夹具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夹持板;3、限位轴;31、螺杆;32、螺母套;33、转动手柄;4、定位孔;5、凹陷;6、固定轴;7、缓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快速钻孔夹具,包括底板1,底板1用于承托待加工零件,底板1背离地面一侧设有夹持板2,夹持板2上穿设有限位轴3,夹持板2上还设有定位孔4,定位孔4的周边设置为倒角结构。夹持板2与底板1之间间隙设置。

限位轴3至少设有一根,限位轴3包括贯穿夹持板2的螺杆31、套设于螺杆31上的螺母。螺母的外轮廓上设有转动手柄33。

夹持板2上被螺杆31贯穿处设置为螺孔。

底板1设置为矩形,夹持板2的边缘处设有用于露出部分底板1的曲线凹陷5。

底板1与夹持板2之间设有固定轴6,固定轴6位于底板1的四个棱角处。

底板1上设有缓冲孔7,缓冲孔7与定位孔4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在需要打通孔的工况中,刀具下刀过程中,在打穿待加工零件后,刀具继续运动的一端路程位于缓冲孔7中,以降低刀具抵触到底板1上撞刀的可能性。为了提高缓冲效果,缓冲孔7设置为通孔。

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代加工零件进行钻孔时,将代加工零件放置于底板1与夹持板2之间。由于夹持板2与底板1之间预留有间隙,由于零件需要从外界被放入,故间隙设置得大,零件放进去后,与底板1、夹持板2之间晃动,此时再转动限位轴3,使得限位轴3抵触到代加工零件上,使代加工零件被限位轴3限位,切刀从定位孔4中伸入,初始位置位于贴近代加工零件表面处,启动设备后,刀具开始切削。在此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需得先穿入定位孔4中,再进行切削,切削完成后,需将刀具从定位孔4中完全提出后才能在平行于下刀方向的面上移动,故相较于常见的直接作用于待加工零件上钻孔的操作方式,刀具的对刀和提刀过程中,刀具与待加工零件之间的距离拉长,且零件表面大部分被夹持板2遮挡,不易被刀具刮花。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