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加工钛合金整体硬质合金数控立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399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加工钛合金整体硬质合金数控立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立铣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加工钛合金整体硬质合金数控立铣刀。



背景技术:

数控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广义的切削工具既包括刀具,还包括磨具,同时“数控刀具”除切削用的刀片外,还包括刀杆和刀柄等附件,在选择刀具的角度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性质(粗、精加工)等,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传统的数控立铣刀安装不方便,不够牢固,使用时容易误伤操作人员,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加工钛合金整体硬质合金数控立铣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加工钛合金整体硬质合金数控立铣刀,包括锥套、双头螺柱、刀杆、立铣刀体、连接压盘、过渡锥套、旋紧螺母、螺纹柱、刀片、键、压环和压紧螺钉,所述锥套内固定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下侧设置有刀杆,且锥套通过双头螺柱固定刀杆,所述刀杆下侧设置有立铣刀体,所述锥套上固定有连接压盘,所述刀杆外侧设置有过渡锥套,且过渡锥套设置在锥套内,所述锥套底部设置有旋紧螺母,所述过渡锥套底部设置有螺纹柱,所述立铣刀体上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下侧设置有键,所述键左侧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上设置有压紧螺钉,且压环通过压紧螺钉固定在立铣刀体上。

优选的,所述锥套底部的旋紧螺母成六方形,且锥套通过旋紧螺母与过渡锥套底部的螺纹柱拧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渡锥套通过外圆与锥套的内孔实现小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刀片通过键、压环及压紧螺钉定位和固定在立铣刀体上。

优选的,所述立铣刀体采用40Cr并调质处理,调质硬度为25-30HRC,所述压环采用45钢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加工钛合金整体硬质合金数控立铣刀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安全性高,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安装,铣刀体强度高,能够加工较硬的工件,且不容易损坏,使用期限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铣刀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锥套,2、双头螺柱,3、刀杆,4、立铣刀体,5、连接压盘,6、过渡锥套,7、旋紧螺母,8、螺纹柱,9、刀片,10、键,11、压环,12、压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加工钛合金整体硬质合金数控立铣刀,包括锥套1、双头螺柱2、刀杆3、立铣刀体4、连接压盘5、过渡锥套6、旋紧螺母7、螺纹柱8、刀片9、键10、压环11和压紧螺钉12,锥套1内固定有双头螺柱2,双头螺柱2下侧设置有刀杆3,且锥套1通过双头螺柱2固定刀杆3,刀杆3下侧设置有立铣刀体4,锥套1上固定有连接压盘5,刀杆3外侧设置有过渡锥套6,且过渡锥套6设置在锥套1内,过渡锥套6通过外圆与锥套1的内孔实现小间隙配合,锥套1底部设置有旋紧螺母7,过渡锥套6底部设置有螺纹柱8,锥套1底部的旋紧螺母7成六方形,且锥套1通过旋紧螺母7与过渡锥套6底部的螺纹柱8拧紧连接,这样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使用更加平稳,安全高效,立铣刀体4上设置有刀片9,刀片9下侧设置有键10,键10左侧设置有压环11,立铣刀体4采用40Cr并调质处理,调质硬度为25-30HRC,压环11采用45钢制造,这样设置,能够加工较硬的工件,且不容易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压环11上设置有压紧螺钉12,刀片9通过键10、压环11及压紧螺钉12定位和固定在立铣刀体4上,这样设置,刀片安装更加稳固,安全性更强,且压环11通过压紧螺钉12固定在立铣刀体4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加工钛合金整体硬质合金数控立铣刀时,先将过渡锥套6插入锥套1内,锥套1底部的旋紧螺母7成六方形,且锥套1通过旋紧螺母7与过渡锥套6底部的螺纹柱8拧紧连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使用更加平稳,安全高效,过渡锥套6通过外圆与锥套1的内孔实现小间隙配合,然后装入双头螺柱2,锥套1通过双头螺柱2将刀杆3下侧的立铣刀体4固定,刀片9通过键10、压环11及压紧螺钉12定位和固定在立铣刀体4上,刀片安装更加稳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