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钻孔机床的微钻延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5911发布日期:2018-08-10 20:2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零部件钻孔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直径小于6mm小孔的机床微钻延长装置。



背景技术:

微钻是生产气体分配器时的必用刀具,几乎每种分配器加工时都会使用到微型钻头,简称微钻;由于加工时要求装夹悬伸长度与刃部直径的长径比35倍以上的微钻延长装置,众所周知,钻孔时,钻头的装夹长度和刃部直径之比越大,特别是微钻的长度一般只有30mm,柄径只有3.18mm,越容易弯曲,越难安装,越难保证钻孔质量,钻头越容易折断,可能会导致零件报废,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直径小于6mm小孔的机床微钻延长装置,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钻孔机床的微钻延长装置,包括连接在钻头上的延长杆;其特征是:所述的延长杆和钻头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导向片;所述的弹性导向片一端卡在延长杆上的凹槽内,另一端贴合在钻头的外圆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钻头与延长杆之间按正常公差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延长杆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钻头的孔;所述的孔内螺纹连接有螺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螺钉的端部凹陷在延长杆的外圆内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弹性导向片与凹槽之间按正常公差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弹性导向片包括直片,以及连接在直片端部的与钻头外圆贴合的弧形片;所述的直片之间形成的圆的直径大于钻头的直径;所述的弧形片之间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钻头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钻孔机床的微钻延长装置,与传统结构相比:所述的延长杆和钻头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导向片;所述的弹性导向片一端卡在延长杆上的凹槽内,另一端贴合在钻头的外圆上;实际使用时,在延长杆上安装在弹性导向片,进一步将钻头一端穿在延长杆内,由于弹性导向片的弹性夹紧、导向作用,使得钻头与延长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可靠,而且同心度更高,提高了钻孔的精度,同时起到了对钻头的侧面支撑加强的作用,有防止钻头断裂的作用,提高了钻孔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示意图;

在图中:1.钻头、2.延长杆、3.弹性导向片、4.凹槽、5.孔、6.螺钉、3-1.直片、3-2.弧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在附图中:

第一实施例:

一种用于钻孔机床的微钻延长装置,包括连接在钻头1上的延长杆2;所述的钻头1与延长杆2之间按正常公差间隙配合;所述的延长杆2和钻头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导向片3;所述的弹性导向片3一端卡在延长杆2上的凹槽4内,另一端贴合在钻头1的外圆上;所述的弹性导向片3与凹槽4之间按正常公差过盈配合;所述的延长杆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钻头1的孔5;所述的孔5内螺纹连接有螺钉6;实际使用时,在延长杆2上安装在弹性导向片3,进一步将钻头1一端穿在延长杆2内,由于弹性导向片3的弹性夹紧、导向作用,使得钻头1与延长杆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可靠,而且同心度更高,提高了钻孔的精度,同时起到了对钻头1的侧面支撑加强的作用,有防止钻头1断裂的作用,提高了钻孔的成品率。

在图1中:所述的螺钉6的端部凹陷在延长杆2的外圆内侧,防止螺钉6增加延长杆2的旋转外径范围,影响钻孔。

在图1中:所述的弹性导向片3包括直片3-1,以及连接在直片3-1端部的与钻头1外圆贴合的弧形片3-2;所述的直片3-1之间形成的圆的直径大于钻头1的直径;所述的弧形片3-2之间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钻头1的直径;设置有弧形片3-2使得钻头1处于弹性压紧状态,与延长杆2共同作用,保证了钻头1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了钻孔的精度。

第二实施例:

一种用于钻孔机床的微钻延长装置,包括连接在钻头1上的延长杆2;所述的钻头1与延长杆2之间按正常公差间隙配合;所述的延长杆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钻头1的孔5;实际使用时,在延长杆2和钻头1的结合面处进行激光间断焊,焊六个点,再由孔5内激光焊两个点,保证了延长杆2和钻头1的连接强度,提高了钻孔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具体实施:所述的延长杆2为不锈钢,经过热处理、精磨后,直径为6mm0 -0.01,长度为70-100mm的圆棒,跳动0.02mm以内;进一步在延长杆2端面上钻钻头1的安装孔,以及通过电火花加工侧面上的与安装孔相通的孔5,孔5的直径为2mm;最后进行延长杆2和钻头1的组装。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