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切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5830发布日期:2018-06-15 21:2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切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切管机。



背景技术:

管件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管件先进行裁切才能便于后续的焊接、抛光、打磨等工序,而现有技术的管件裁切过程往往是依靠切管机进行裁切,其工作过程简单来说是手动将管件的端部伸入机床内,机床上的控制器通过驱动器驱使卡盘夹紧管件,然后机床的驱动电机带动管件旋转,最终通过径向进给的切刀切断管件,完成管件的裁切。但是上述切管机设备,其管件的上料过程,以及一次切断后管件沿轴向进给的过程均需要人工完成,因此加工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尤其对于直径较大的钢管,其重量大,劳动强度大。

在申请号为“201521053300.2”,专利名称为“自动切管机”的实用新型专利中,该自动切管机可以自动进料、且能够连续切割管材;该自动切管机由控制器控制,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有用于切断管件的裁切装置,机架近裁切装置的进料端上设有用于托举管件的导向机构,机架近裁切装置的出料端上设有当裁切装置复位时拉动管件的待切割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待加工位置的进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近导向机构所在位置设有用于存放管件的收纳架,收纳架近导向机构的一侧设有开口,收纳架的底板倾斜设置,且底板近开口位置的高度小于远离开口位置的高度,所述机架上位于收纳架的开口位置和导向机构之间设有将收纳架内的管件逐一供给导向机构的送料机构。

由于收纳架的位置较高,向收纳架上放置管材不方便,且不能一次性相送料机构放置过多的管材,否则会影响送料机构的运行;需要工人时时向收纳架放置管材,否则就会影响到切管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向收纳架放置管材的全自动切管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切管机,包括有用来切断管材的裁切装置,以及用来向裁切装置传送管材的传输装置,以及用来给传输装置上料的、位于传输装置一侧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有上料支架和上料带,所述上料支架和上料带皆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上料支架包括有第一竖杆和比第一竖杆矮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下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由电机带动;所述上料带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竖杆的顶部,所述上料带绕过第二定滑轮后、其末端固定于转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竖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的下部设置有横向的固定杆,所述上料带的一端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挂在固定杆上后绕过第一定滑轮,方便将上料带固定在第一竖杆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设置有计数器,计数器与该切管机的控制器,可以控制每次给底板加的管材的数量。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的长度大于传输装置的长度,所述上料支架和上料带呈组出现,距离最远的两个上料架支架的距离小于等于传输装置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传输装置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向传输装置倾斜的底板,所述第二定滑轮的高度大于等于底板的最大高度,使管材能够从上料带上滑向底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通过横杆固定于所述传输装置,使其成为一体,结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有上料架和上料带,且上料架包括有第一竖杆和比第一竖杆矮的第二竖杆,第二竖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定滑轮,上料带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竖杆的顶部,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固定于由电机电动的转轴上,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的上料带上能够放置管材,电机转动能够将管材的位置提高,当管材滑向底板后电机带动转轴反转,上料带松弛下落,停止给底板加管材,实现了自动给底板加管材,进一步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切管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切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竖管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参考图1-3,一种全自动切管机,包括有用来切断管材30的裁切装置1,以及用来向裁切装置1传送管材30的传输装置2,以及用来给传输装置2上料的、位于传输装置2一侧的上料装置3,所述传输装置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向传输装置2倾斜的底板21,底板21的一端设置有自动拨料装置22,该自动拨料装置22既能拨料也能计数,该全自动切管机由控制器控制;所述裁切装置1、传输装置2的具体结构和原理请参考申请号为“201521053300.2”,专利名称为“自动切管机”的实用新型专利。

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有上料支架和上料带30,所述上料支架和上料带30皆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上料支架包括有第一竖杆31和比第一竖杆31矮的第二竖杆32,所述第一竖杆31和第二竖杆32通过横杆33固定于所述传输装置2,使其成为一体,结构更稳定;所述第一竖杆3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滑轮312,所述第一定滑轮312的下部设置有横向的固定杆311,所述上料带30的一端固定有挂钩301,所述挂钩301挂在固定杆311上后绕过第一定滑轮312,将上料带30固定在第一竖杆31的顶部,所述第二竖杆3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321,所述第二竖杆32的顶部设置有计数器322,所述计数器322的型号为SM6D,所述计数器322与该切管机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可以控制每次给底板21加的管材10的数量,所述传输装置2的下部设置有转轴41,所述转轴41由电机4带动,所述电机4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4的型号为YSL75-R065,所述上料带30的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321后、其末端固定于转轴41上,所述第二定滑轮321的高度大于等于底板21的最大高度,使管材10能够从上料带30上滑向底板21,所述转轴41的长度大于传输装置2的长度,所述第一竖杆31、第二竖杆32和上料带30呈组出现,距离最远的两个上料带30的距离小于等于传输装置2的长度。

工作原理:拨料装置22发出数量信号给控制器,当数量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发出命令给电机4,电机4转动将上料带30缠绕在转轴41上,上料带30变短,上料带30上的管材10提升,待升到第二定滑轮321的位置时,管材10滑向底板21,计数器322计数,当滑向底板21的管材10的数量达到设定值时,电机4反转,上料带30松弛,管材10下落,停止给底板21加管材10,如此反复,实现给底板21自动上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有上料架和上料带,且上料架包括有第一竖杆和比第一竖杆矮的第二竖杆,第二竖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定滑轮,上料带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竖杆的顶部,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固定于由电机电动的转轴上,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的上料带上能够放置管材,电机转动能够将管材的位置提高,当管材滑向底板后电机带动转轴反转,上料带松弛下落,停止给底板加管材,实现了自动给底板加管材,进一步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