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弹簧冲压件铆接装置的弹簧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5467发布日期:2018-06-19 20:2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弹簧冲压件铆接装置的弹簧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弹簧冲压件铆接装置的弹簧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弹簧冲压件是一种用途非常广阔的五金件,其组装的方式是利用人工把弹簧铆接入冲压件的通孔中。然而,这种组装方式不仅组装效率低,还由于弹簧冲压件是小型配件,因此人在铆接的时候难以把两者稳定地铆接在一起,导致了弹簧冲压件的稳定性不足,降低了弹窗冲压件的品质。

因此,有人想到了利用自动化设备或者半自动化设备,实现流水组装弹簧冲压件。但是这种想法会遇到一个问题:由于弹簧的体积过小,因此在上料时,需要用到精度非常高的定位机构进行配合,这样的话无疑会增大弹簧冲压件的组装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弹簧冲压件铆接装置的弹簧上料机构,通过简单的部件的配合,完成了半自动化的弹簧上料效果,从而降低弹簧冲压件的组装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弹簧冲压件铆接装置的弹簧上料机构,包括定位架、用于把弹簧吹入载具的吹气机构和用于控制所述吹气机构启停的感应开关,所述定位架设置有用于让弹簧滑动至所述载具内的滑动管,所述感应开关安装于所述定位架的顶部,所述吹气机构的出气端与所述滑动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吹气管以及吹气气缸,所述吹气管连接于所述吹气气缸的出气端,所述定位架设置有与所述吹气管连通的吹气道,所述吹气道与所述滑动管的侧边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吹气道自连通所述滑动管的一端向另一端向上倾斜40-50°。

进一步的,所述吹气气缸安装于所述定位架。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开关为光电开关。

进一步的,本弹簧上料机构还包括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设置在所述吹气机构与所述感应开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管、吹气机构和感应开关三者的配合,实现了半自动对弹簧进行上料的效果,在保证了顺利上料的前提下,降低了上料成本,从而降低了弹簧冲压件半自动化组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1—定位架,2—吹气机构,3—感应开关,11—滑动管,12—吹气道,21—吹气气缸,22—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弹簧冲压件铆接装置的弹簧上料机构,包括定位架1、用于把弹簧吹入载具的吹气机构2和用于控制所述吹气机构2启停的感应开关3,所述定位架1设置有用于让弹簧滑动至所述载具内的滑动管11,所述感应开关3安装于所述定位架1的顶部,所述吹气机构2的出气端与所述滑动管11连通。

在对弹簧进行上料时,由操作人员把弹簧放入滑动管11,弹簧顺河滑动管11滑入载具的弹簧孔中,此时操作人员的手会挡在感应开关3前面;然后操作人员的手离开感应开关3,感应开关3发出信号给吹气机构2,吹气机构2收到信号以后,经过一秒钟喷出气体,吹动弹簧使得弹簧的一端与容设于弹簧孔的铆接部抵触,从而让弹簧完全容设于弹簧孔中。由于滑动管11的内径与弹簧的外径是相同的,因此弹簧只能够以竖起来的状态进入弹簧孔中,以确保铆接工序的顺利完成。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吹气机构2包括吹气管22以及吹气气缸21,所述吹气管22连接于所述吹气气缸21的出气端,所述定位架1设置有与所述吹气管22连通的吹气道12,所述吹气道12与所述滑动管11的侧边连通。气缸是一种常见的、较为便宜的吹气机构2,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吹气气缸21来进行吹气,能够减少购买部件所需的金钱,从而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吹气道12自连通所述滑动管11的一端向另一端向上倾斜40-50°,优选为45°,用以保证吹气机构2吹出的气体能够把弹簧冲入弹簧孔中,保证了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稳定地进行上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吹气气缸21安装于所述定位架1,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能够在不相互影响配合工作的前提下,减少本实用新型所占据的空间,从而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开关3为光电开关,让操作人员在上料时,即使手离感应开关3一定距离,也能够触发感应开关3,而不必在上料时必须触碰感应开关3,简化了上料步骤,从而提升了上料效率。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设置在所述吹气机构2与所述感应开关3之间。延时模块的设置,用以让人在手脱离感应开关3的感应范围后,经过一定的时间(优选为1s)才驱动吹气机构2进行吹气,从而保证了必须是在人把弹簧放入滑动管11之后,吹气机构2才会进行工作,避免了吹气机构2在人还未放入弹簧就开始吹气,从而避免了吹气机构2的误动作。具体的,该延时模块为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延时模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