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钢铁加工的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5120发布日期:2018-06-19 20:1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废钢铁加工的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钢铁加工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废钢铁加工的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废钢需求量增加,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1994年~2013年,我国钢铁生产利用废钢铁共10.8亿吨,相当于少开采国内铁矿石46亿吨,节省了原煤10亿吨,减少17亿吨碳排放和32亿吨固体废物排放,节约了资源,为环境保护做了巨大贡献。废钢不仅是我国再生资源,同时也是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废钢铁回收利用上面,国家相当重视,它不仅是解决我国钢铁资源短缺的强针剂,更是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废钢铁在加工回收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废旧钢铁进行折弯再应用到各个领域,然而,现有的钢铁折弯机,下模具固定,不可调节,不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废钢材进行折弯,且需要手工进行更换模具,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下模具固定,不可调节,不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废钢材进行折弯,且需要手工进行更换模具,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一种用于废钢铁加工的折弯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解决存在下模具固定,不可调节,不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废钢材进行折弯,且需要手工进行更换模具,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申请人经过多次实践改进,设计了一种用于废钢铁加工的折弯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一种用于废钢铁加工的折弯装置,包括机架、模具控制机构及数字控制系统。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模具控制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后档料传动机构,所述数字控制系统设置于模具控制机构的上方,所述模具控制机构包括压头液压缸、上模、废钢铁板材及下模,所述压头液压缸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上模安装设置于压头液压缸上,所述上模是凸V型,所述上模的正下方设置下模,所述下模安装设置于机架上;

所述下模为可调式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左模座、右模座、基座、滑轨、左倾斜板及右倾斜板,所述左倾斜板与右倾斜板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形成凹V型夹角,所述左倾斜板与右倾斜板分别紧贴于左模座与右模座上,所述基座安装设置于滑轨的正中,所述左模座与右模座分别设置于基座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左模座与右模座底端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滑轨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左倾斜板与右倾斜板均为镀锌冷轧钢板制成,所述左倾斜板与右倾斜板的厚度为2.5-4cm。

作为优选,所述左倾斜板块与右倾斜板块形成的凹V型夹角可任意调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可调式的下模,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废钢材进行折弯,无需手工进行更换模具,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数字控制系统,可有效控制折弯机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废钢铁加工的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废钢铁加工的折弯装置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压头液压缸;3、数字控制系统;4、上模;5、废钢铁板材;6、下模;7、后档料传动机构;8、伺服电机;9、左模座;10、右模座;11、左倾斜板;12、右倾斜板;13、滑轨;14、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废钢铁加工的折弯装置,包括机架1、模具控制机构及数字控制系统3,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模具控制机构,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后档料传动机构7,所述数字控制系统3设置于模具控制机构的上方,所述模具控制机构包括压头液压缸2、上模4、废钢铁板材5及下模6,所述压头液压缸2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上模4安装设置于压头液压缸2上,所述上模4是凸V型,所述上模4的正下方设置下模6,所述下模6安装设置于机架1上;

如图2所示,所述下模6为可调式下模,所述下模6包括左模座9、右模座10、基座14、滑轨13、左倾斜板11及右倾斜板12,所述左倾斜板11与右倾斜板12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形成凹V型夹角,所述左倾斜板11与右倾斜板12分别紧贴于左模座9与右模座10,所述基座14安装设置于滑轨13的正中,所述左模座9与右模座10分别设置于基座14的两侧。

所述左模座9与右模座10底端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滑轨13内部。

所述左倾斜板11与右倾斜板12均为镀锌冷轧钢板制成,所述左倾斜板11与右倾斜板12的厚度为2.5-4cm。

所述左倾斜板块11与右倾斜板块12形成的凹V型夹角可任意调节。

所述后档料传动机构7与伺服电机8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下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