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钻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6622发布日期:2018-06-15 21:3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圆管钻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管钻孔夹具。



背景技术:

轮椅车的座椅套管上需有二个圆孔,由于装配需要,圆孔的平行公差、对称公差、位置公差都需在±0.05范围内,现有技术中,圆管的固定效果较差,钻出的孔的位置容易发生偏差,且钻出的圆孔的各种公差均无法达到技术要求,对产品安装和产品的质量都造成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管定位固定更为稳定,且在圆管上钻出的圆孔能达到技术要求的圆管钻孔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管钻孔夹具,包括底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支撑板支撑在底板上侧,所述底板上固定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有若干上活动夹块,若干上活动夹块前后间隔设置,所述上活动夹块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竖部及位于两个竖部上端之间的连接部构成,所述固定板形成有对竖部让位的通槽以使连接部及竖部部分位于固定板上侧,两个竖部之间形成有供圆管通过的空间,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若干下固定夹块,若干下固定夹块前后间隔设置,所述下固定夹块上缘向下延伸以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开口呈弧面形,所述缺口前后贯穿所述下固定夹块,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所述上活动夹块向下移动并将圆管压紧在下固定夹块上侧,所述下固定夹块后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端向前延伸以形成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上形成有若干上下贯穿以对钻头进行让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下固定夹块偏离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

进行本实用新型夹具的使用时,将圆管放置在上活动夹块的两个竖部之间、下固定夹块上缘的上侧,并使圆管后端与定位块相抵,随后启动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上活动夹块会下移以使上活动夹块连接部下缘与圆管相抵,以将圆管限制在上活动夹块连接部下缘与下固定夹块缺口弧形面之间。其中,下固定夹块缺口的开口处呈弧形面,便于圆管的定位,公知的,弧形面的圆心与圆管的圆心的连线须与钻头轴线平行设置。其中,现有钻孔机钻头都竖向朝向设置,第一定位孔能用于供钻头穿过,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定位块,通过第一定位孔确定圆管上钻出圆孔的位置。其中,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能采用各种设备,驱动装置对圆管施加的压力较人手工施压更为稳定,能使圆管的受力更均匀,能确保每个圆管的对称公差及尺寸的一致性。

作为优选,所述上活动夹块连接部下缘具有左斜面和右斜面,所述左斜面和右斜面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斜面与右斜面构成有角度小于120度的夹角,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所述上活动夹块向下移动并使连接部的左斜面及右斜面均与圆管外缘接触。上述设置以避免圆管转动,使圆管的定位固定更为稳定。上述设置可保证每个圆管的固定位置都在夹具中心,确保了圆管的位置公差。

作为优选,所述上活动夹块的两个竖部之间连接有搁置部,所述搁置部上端面呈弧面形设置。搁置部用于钻孔前圆管的放置,用于保证圆管的轴向位置;如果圆管直接放置在下固定夹块上,在上活动夹块下移时,上活动夹块可能会左右滑动,以使钻出的圆孔达不到技术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上活动夹块和下固定夹块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每个上活动夹块均位于两个相邻的下固定夹块之间,所述固定板前后侧均设有下固定夹块,且至少有一个下固定夹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下侧。上述设置以使圆管的受力更均匀,以使圆管的固定更为稳定;且能确保每个圆管的平行度,从而保证了每个圆管的平行公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设有第一定位管,所述第一定位管竖向设置。由于钻头存在径向抖动的情况,第一定位孔内壁会有磨损,第一定位管的设置便于钻头进行定位,也能避免定位块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块上形成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下侧,所述第二定位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内设有第二定位管,所述第二定位管内径与所述第一定位管内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板前端面上侧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下侧。上述设置便于圆管的固定,且圆管后端的接触面较小,便于圆管的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若干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固定板下侧,所述气缸输出轴向下延伸,且气缸输出轴下端固定有活动板,所述上活动夹块下端与所述活动板相固定,所述活动板位于底板与固定板之间。上述设置以使底板与固定板间的距离更小,以缩小整个夹角的占用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至少包括两个气缸,所述气缸前后间隔设置。上述设置以使圆管的受力更均匀,以使圆管的固定更为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下固定夹块的缺口的弧面形的直径为R1,所述圆管的外径为R2,R1-R2≥0.4mm。通过使下固定夹块的缺口直径略大于圆管外径,可保证每个圆管的固定位置都在夹具中心,确保了圆管的位置公差。

本实用新型具有圆管定位固定更为稳定,且在圆管上钻出的圆孔能达到技术要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对圆管进行固定时的一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管钻孔夹具,包括底板1和固定板2,固定板2通过支撑板3支撑在底板1上侧,底板1上固定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固定有三个上活动夹块5,三个上活动夹块5前后间隔设置,上活动夹块5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竖部51及位于两个竖部51上端之间的连接部52构成,固定板2形成有对竖部51让位的通槽以使连接部52及竖部51部分位于固定板2上侧,两个竖部51之间形成有供圆管6通过的空间,固定板2上固定有五个下固定夹块7,下固定夹块7前后间隔设置,下固定夹块7上缘向下延伸以形成有缺口,缺口开口呈弧面形,缺口前后贯穿下固定夹块7,在驱动装置4的作用下,上活动夹块5向下移动并将圆管6压紧在下固定夹块7上侧,下固定夹块7后侧设有定位块8,定位块8上端向前延伸以形成有第一定位板81,第一定位板81上形成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并上下贯穿以对钻头进行让位的第一定位孔,下固定夹块7偏离第一定位孔的轴线。

其中,每个上活动夹块5均位于两个相邻的下固定夹块7之间,有两个下固定夹块7位于第一定位板81下侧。第一定位孔内设有第一定位管82,第一定位管82竖向设置,第一定位管82形成有一个上下贯穿的切面,以使第一定位管82呈C形。定位块8上形成有第二定位板83,第二定位板83位于第一定位板81下侧,第二定位板83形成有与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设有第二定位管84,第二定位管84结构形状与第一定位管82相同。定位板8前端面上侧形成有定位凸起85,定位凸起85位于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83之间。

上活动夹块连接部52下缘具有左斜面521和右斜面522,左斜面521和右斜面522左右对称设置,左斜面521与右斜面522构成有角度小于90度的夹角,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上活动夹块5向下移动并使连接部52的左斜面521及右斜面522均与圆管6外缘接触。上活动夹块5的两个竖部51之间连接有搁置部53,搁置部53上端面呈弧面形设置。下固定夹块7的缺口的弧面形的直径为R1,圆管6的外径为R2,R1-R2大于等于0.5mm。

驱动装置4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前后间隔设置,气缸固定在固定板2下侧,气缸输出轴41向下延伸,且气缸输出轴41下端固定有活动板42,上活动夹块5下端与活动板42相固定,活动板42位于底板1与固定板2之间。

进行本实用新型夹具的使用时,使驱动装置的气缸输出轴收缩,以使活动板上升,随后在上活动夹块内放置圆管,并使圆管后端上缘与定位块的定位凸起相抵,随后启动驱动装置以使气缸输出轴外伸,以使上活动夹块向下移动,以使气缸被限制在上活动夹块连接部下缘与下固定夹块上缘之间,再启动钻机以使钻头向下移动,钻头穿过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孔以在圆管上的相对两侧的侧壁上钻出两个对应的圆孔,最后使气缸输出轴收缩以使上活动夹块上升以便于圆管的拿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圆管定位固定更为稳定,且在圆管上钻出的圆孔能达到技术要求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