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双密封圈自动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8955发布日期:2018-11-07 11:2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双密封圈自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滚针轴承的两面内侧都有密封圈,由于轴承外壳开口小,安装空间紧凑,双密封圈的安装很不方便,手工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不高,生产成本也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承双密封圈自动组装装置。

本发明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双密封圈自动组装装置,包括输送带4,分面机构5,第一密封圈上料机构6,第一抓取机构7,第一密封圈缕平机构8,翻身机构9,压滚针隔套组件机构10,第二密封圈上料机构11,第二抓取机构12,第二密封圈缕平机构13,搬运机构14,机架15,人机界面16。

上料机构包括限位块17,拨叉18,前后气缸19,左右气缸20;

轴承外壳2和滚针隔套组件3组成一个部件通过输送带4上料,轴承外壳2到限位块17后,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一定距离,把轴承外壳2至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一定距离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分面机构5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分面机构:上下气缸21,分面头22,第一旋转摆缸23;

分面头22是一个圆椎体,上下气缸21与分面头22连接;

分面过程:轴承外壳2到分面机构5工位后,分面头22在上下气缸21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插到轴承外壳2的内孔中,由于轴承外壳2的a端面和b端面内孔尺寸不同,所以分面头22插入到轴承外壳2的内孔中的深度不同,以此来区分a端面和b端面。a端内孔大,分面头22插入深,区分a端面和b端面后,分面完成后,分面头22在上下气缸21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当b端小孔在下时,第一旋转摆缸23带动轴承外壳2旋转180°,使轴承外壳2的a端大孔在下。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至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第一密封圈装配工位。之后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第一密封圈上料机构6包括振动盘24,手指25,气爪26上,上下气缸27,电机28,滑板29上,滑板29,滚珠丝杠30,导轨31;

手指25固定在气爪26上,气爪26与上下气缸27相连,以上零部件都安装在滑板29上,滑板29安装在导轨31上,电机28通过滚珠丝杠30连接滑板29;

第一密封圈上料过程:密封圈1通过振动盘24上料,到达指定位置后,手指25在上下气缸27的作用下往下移动一定距离到达密封圈1上,在气爪26的作用下闭合,把密封圈1抓住,再在上下气缸27的作用下往上回到初始位置;滑板29在电机28的旋转下通过滚珠丝杆30沿导轨31向右移动到轴承外壳2上方,再在上下气缸27的作用下往下移动,把密封圈1置于轴承外壳2中;手指25再在气爪26的作用下张开,放开密封圈1,把密封圈1放在轴承外壳2中滚针隔套组件3上方,再在上下气缸27和电机28与滚珠丝杆3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一定距离,把轴承外壳2至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第一密封圈缕平机构8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第一密封圈缕平机构8:上下气缸32,连接板33,第一缕平立柱34,电机35;

第一缕平立柱34与电机35连接,第一缕平立柱34与电机35都安装在连接板33上,连接板33与上下气缸32连接;

第一密封圈缕平过程:第一缕平立柱34在上下气缸3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到插入到轴承外壳2的密封圈1中,在旋转电机35的作用下转动,把装配变形的密封圈1缕平,然后电机25停止旋转再在上下气缸32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至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一定距离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翻身机构9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翻身机构9包括第二旋转摆缸36;

翻身过程:第二旋转摆缸36带动轴承外壳2旋转180°,使轴承外壳2的a端大孔在上。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至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压滚针隔套组件机构10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压滚针隔套组件机构10包括顶杆37,上下气缸38;

顶杆37与上下气缸38连接;

顶杆37在上下气缸38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把滚针隔套组件3和密封圈1顶到轴承外壳2的底面,上方空出装第二密封圈的空间。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至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第二密封圈上料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第二密封圈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39,手指40,气爪41,上下气缸42,电机43,滑板44,滚珠丝杠45,导轨46;

手指40固定在气爪41上,气爪41与上下气缸42相连,以上零部件都安装在滑板44上,滑板44安装在导轨46上,滑板44通过滚珠丝杠45与电机43连接;

密封圈1通过振动盘39上料,到达指定位置后,手指40在上下气缸42的作用下往下移动到达密封圈1上,在气爪41的作用下闭合,把密封圈1抓住;再在上下气缸42的作用下往上回到初始位置;滑板44在电机43的旋转下通过滚珠丝杆45沿导轨46向右移动到轴承外壳2上方,再在上下气缸42的作用下往下,把密封圈1置于轴承外壳2中;手指40再在气爪41的作用下张开,放开密封圈1,把密封圈1放在轴承外壳2中,置于滚针隔套组件3上方,再在上下气缸42和电机43与滚珠丝杆45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至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第二密封圈缕平机构13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第二密封圈缕平机构13包括第二缕平立柱47,电机48,连接板49,上下气缸50;

第二缕平立柱47与电机48连接,第二缕平立柱47与电机48安装在连接板49上,连接板49与上下气缸50连接;

第二密封圈缕平过程:第二缕平立柱47在上下气缸50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到插入到轴承外壳2的密封圈1中,第二缕平立柱47在旋转电机48的作用下转动缕平密封圈1。然后电机48停止旋转再在上下气缸5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至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下料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至此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优化的,在第一旋转摆缸23和第二旋转摆缸36翻转轴承外壳2时,在轴承外壳2底部安装永磁铁,便于在翻身时轴承外壳2不至于滑落。

优化的,密封圈1通过振动盘上料,在上料限位处安装有滴油机构,润滑密封圈1便于装配。

优化的,抓密封圈的手指25和手指40与密封圈1接触处都进行圆角加工,避免抓取密封圈1时密封圈1产生破损和断裂。

本发明实现轴承外壳一次性上料和自动装配两个密封圈,适用于轴承双密封装配的自动化生产。整个装配过程完全自动化实现,可一人多机操作,方便实用、降低劳动强度、可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4是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4中,1是密封圈,2是外壳,3是滚针隔套组件,输送带4,分面机构5,第一密封圈上料机构6,第一抓取机构7,第一密封圈缕平机构8,翻身机构9,压滚针隔套组件机构10,第二密封圈上料机构11,第二抓取机构12,第二密封圈缕平机构13,搬运机构14,机架15,人机界面16,限位块17,拨叉18,前后气缸19,左右气缸20,上下气缸21,分面头22,第一旋转摆缸23,振动盘24,手指25,气爪26上,上下气缸27,电机28,滑板29,滚珠丝杠30,导轨31,上下气缸32,连接板33,第一缕平立柱34,电机35,第二旋转摆缸36,顶杆37,上下气缸38,振动盘39,手指40,气爪41,上下气缸42,电机43,滑板44,滚珠丝杠45,导轨46,第二缕平立柱47,电机48,连接板49,上下气缸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上料机构包括限位块17,拨叉18,前后气缸19,左右气缸20;

轴承外壳2和滚针隔套组件3组成一个部件通过输送带4上料,轴承外壳2到限位块17后,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一定距离,把轴承外壳2至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一定距离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分面机构5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分面机构:上下气缸21,分面头22,第一旋转摆缸23;

分面头22是一个圆椎体,上下气缸21与分面头22连接;

分面过程:轴承外壳2到分面机构5工位后,分面头22在上下气缸21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插到轴承外壳2的内孔中,由于轴承外壳2的a端面和b端面内孔尺寸不同,所以分面头22插入到轴承外壳2的内孔中的深度不同,以此来区分a端面和b端面。a端内孔大,分面头22插入深,区分a端面和b端面后,分面完成后,分面头22在上下气缸21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当b端小孔在下时,第一旋转摆缸23带动轴承外壳2旋转180°,使轴承外壳2的a端大孔在下。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至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第一密封圈装配工位。之后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第一密封圈上料机构6包括振动盘24,手指25,气爪26上,上下气缸27,电机28,滑板29上,滑板29,滚珠丝杠30,导轨31;

手指25固定在气爪26上,气爪26与上下气缸27相连,以上零部件都安装在滑板29上,滑板29安装在导轨31上,电机28通过滚珠丝杠30连接滑板29;

第一密封圈上料过程:密封圈1通过振动盘24上料,到达指定位置后,手指25在上下气缸27的作用下往下移动一定距离到达密封圈1上,在气爪26的作用下闭合,把密封圈1抓住,再在上下气缸27的作用下往上回到初始位置;滑板29在电机28的旋转下通过滚珠丝杆30沿导轨31向右移动到轴承外壳2上方,再在上下气缸27的作用下往下移动,把密封圈1置于轴承外壳2中;手指25再在气爪26的作用下张开,放开密封圈1,把密封圈1放在轴承外壳2中滚针隔套组件3上方,再在上下气缸27和电机28与滚珠丝杆3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一定距离,把轴承外壳2置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第一密封圈缕平机构8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第一密封圈缕平机构8:上下气缸32,连接板33,第一缕平立柱34,电机35;

第一缕平立柱34与电机35连接,第一缕平立柱34与电机35都安装在连接板33上,连接板33与上下气缸32连接;

第一密封圈缕平过程:第一缕平立柱34在上下气缸3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到插入到轴承外壳2的密封圈1中,在旋转电机35的作用下转动,把装配变形的密封圈1舒展缕平,然后电机25停止旋转再在上下气缸32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置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一定距离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翻身机构9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翻身机构9包括第二旋转摆缸36;

翻身过程:第二旋转摆缸36带动轴承外壳2旋转180°,使轴承外壳2的a端大孔在上。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置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压滚针隔套组件机构10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压滚针隔套组件机构10包括顶杆37,上下气缸38;

顶杆37与上下气缸38连接;

顶杆37在上下气缸38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把滚针隔套组件3和密封圈1顶到轴承外壳2的底面,上方空出装第二密封圈的空间。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置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第二密封圈上料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第二密封圈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39,手指40,气爪41,上下气缸42,电机43,滑板44,滚珠丝杠45,导轨46;

手指40固定在气爪41上,气爪41与上下气缸42相连,以上零部件都安装在滑板44上,滑板44安装在导轨46上,滑板44通过滚珠丝杠45与电机43连接;

密封圈1通过振动盘39上料,到达指定位置后,手指40在上下气缸42的作用下往下移动到达密封圈1上,在气爪41的作用下闭合,把密封圈1抓住;再在上下气缸42的作用下往上回到初始位置;滑板44在电机43的旋转下通过滚珠丝杆45沿导轨46向右移动到轴承外壳2上方,再在上下气缸42的作用下往下,把密封圈1置于轴承外壳2中;手指40再在气爪41的作用下张开,放开密封圈1,把密封圈1放在轴承外壳2中,置于滚针隔套组件3上方,再在上下气缸42和电机43与滚珠丝杆45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置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第二密封圈缕平机构13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第二密封圈缕平机构13包括第二缕平立柱47,电机48,连接板49,上下气缸50;

第二缕平立柱47与电机48连接,第二缕平立柱47与电机48安装在连接板49上,连接板49与上下气缸50连接;

第二密封圈缕平过程:第二缕平立柱47在上下气缸50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到插入到轴承外壳2的密封圈1中,第二缕平立柱47在旋转电机48的作用下转动缕平密封圈1。然后电机48停止旋转再在上下气缸5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把轴承外壳2置于拨叉18中间,再在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把轴承外壳2拨转到下料工位。拨叉18在前后气缸19和左右气缸20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至此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优化的,在第一旋转摆缸23和第二旋转摆缸36翻转轴承外壳2时,在轴承外壳2底部安装永磁铁,便于在翻身时轴承外壳2不至于滑落。

优化的,密封圈1通过振动盘上料,在上料限位处安装有滴油机构,润滑密封圈1便于装配。

优化的,抓密封圈的手指25和手指40与密封圈1接触处都进行圆角加工,避免抓取密封圈1时密封圈1产生破损和断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