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集合管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8198发布日期:2018-11-27 22:4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小型集合管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集合管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小型集合管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集合管是工程建设使用最为广泛的管道之一。集合管主要包括母管,所述母管(1)上布置有多个管口。集合管的制备过程中多个管口的成型是最关键工艺。申请号201210305314.3公开了一种冷挤压集合管制造技术,本发明是一种集合管冷挤压成型的制造技术,其技术特点如下:按集合管图纸设计制造模具,将钢管放入模具内,向钢管内注满水,通过液压机对钢管两端进行挤压,在钢管两端轴向力和管内高压水力的共同作用下,各支管在模具内逐渐向外鼓起,直到设计的高度,形成一根带有几个任意方向支管的集合管。割掉支管的管帽,然后按钢管的材质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冷挤压产生的应力,并达到设计要求的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最后按图纸对集合管进行机加工即可得到带任意方向支管的集合管。

上述冷挤压成型制造工艺依赖模具成型,然后从管内施压加工出多个支管,该工艺更适合大口径集合管的加工,对于小口径的集合管,一般难以操作,设备难以进入主管内,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小型集合管生产工艺,能够适用于小型集合管的生产,尤其满足口径在114mm以下的小型集合管的生产加工。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集合管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实际要求的支管数量,在直管上开设相应数量的定位孔;

(2)准备一根可调节螺杆,将螺杆从直管的一端伸入管内,伸入的距离满足螺杆的前端与第一个定位孔对应;

(3)然后根据支管的口径,选择若干相应球径的钢球,从直管的另一端装入直管内;

(4)从放钢球的直管端放入顶紧丝杆,调节顶紧丝杆使若干钢球顶紧于螺杆的前端;

(5)对第一个定位孔加热,加热到直管材料本身可延伸的温度,具体温度根据直管材料而定;

(6)待定位孔的温度达到直管材料的延伸温度后,继续保持加热,同时均匀旋转顶紧丝杆,直到钢球一一从定位孔顶出来,从而在第一个定位孔处形成支管;

(7)旋转螺杆使螺杆的前端伸至第三个定位孔或之后的定位孔处,重复上述步骤3-6的操作进行支管的成型,相邻两次成型操作不能对应相邻的定位孔。

优选地,步骤(3)中钢球的数量一般是3~4个,确保球顺次顶出,支管的直度最好。

优选地,步骤(5)采用火焰加热定位孔,加热是以画圈的方式均匀加热定位孔,确保定位孔周围温度均匀,否则成型的支管容易偏斜。

为了便于钢球顺利顶出,所述螺杆的前端和顶紧丝杆的前端均设置有推板,若干钢球位于两侧推板之间,由推板挤压钢球使依次从定位孔拔出。所述推板具有引导钢球顶出的斜面。

步骤7中,对定位孔进行间隔加工有利于减小直管的变形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技术:
提供了一种集合管的生产工艺,特别适用于小口径直管的支管成型,无需模具,无需液压设备,设计巧妙,加工成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集合管生产工艺的示意图;

图中1直管、2定位孔、3支管、4钢球、5推板、6螺杆、7顶紧丝杆、8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小型集合管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1)选取20号钢直管,管径为110mm,壁厚为6mm,在直管上沿轴向开设6个定位孔,为了缩小定位孔之间的间距误差以及确保6个定位孔在一条直线上,在打孔的时候用一条皮尺紧贴直管;

(2)准备一根可调节螺杆,螺杆穿过设置在直管前方竖立的固定板,旋转螺杆够相对直管旋进旋出,旋转螺杆使螺杆从直管的一端伸入直管内,伸入的距离满足螺杆的前端与第一个定位孔对准;

(3)然后根据支管的口径35mm,选择四个球径为35mm的钢球,从直管的另一端装入直管内;

(4)然后从直管的另一端放入顶紧丝杆,调节顶紧丝杆使四个钢球位于螺杆和顶紧丝杆之间;

(5)用火焰腔对第一个定位孔加热,加热过程中最好以画圈的方式加热,加热到680-720℃范围内;

(6)待定位孔的温度达到直管材料的延伸温度后,继续保持加热,同时均匀旋转顶紧丝杆,顶紧丝杆相对螺杆前进并挤压钢球直到钢球一一从定位孔顶出来,从而在第一个定位孔处形成支管;

(7)然后旋转螺杆使螺杆的前端伸至第三个定位孔,重复上述操作进行支管的成型,然后是第五个定位孔、第二个定位孔、第四个定位孔、第六个定位孔,相邻两次成型操作不能对应相邻的定位孔。

本实施例中,螺杆的前端和顶紧丝杆的前端均设置有推板,推板具有引导钢球从定位孔顶出的斜面。钢球位于两侧推板之间,由推板挤压钢球使依次从定位孔拔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小型集合管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1)选取q235a钢直管,管径为100mm,壁厚为5mm,在直管上沿轴向开设7个定位孔,为了缩小定位孔之间的间距误差以及确保各定位孔在一条直线上,在打孔的时候用一条皮尺紧贴直管;

(2)准备一根可调节螺杆,将螺杆从直管的一端伸入管内,伸入的距离满足螺杆的前端与第一个定位孔对准;

(3)然后根据支管的口径30mm,选择三个球径为30mm的钢球,从直管的另一端装入直管内;

(4)然后从直管的另一端放入顶紧丝杆,顶紧丝杆穿过竖立在直管后方的固定板上,旋转顶紧丝杆能够调节顶紧丝杆伸入直管的深度,调节顶紧丝杆使三个钢球位于螺杆和顶紧丝杆之间;

(5)用火焰腔对第一个定位孔加热,加热过程中最好以画圈的方式加热,加热到700-740℃范围内;

(6)待定位孔的温度达到直管材料的延伸温度后,继续保持加热,同时均匀旋转顶紧丝杆,顶紧丝杆相对螺杆前进并挤压钢球直到钢球一一从定位孔顶出来,从而在第一个定位孔处形成支管;

(7)然后旋转螺杆使螺杆的前端伸至第三个定位孔,重新装入钢球,依次间隔着对定位孔进行拔孔。

螺杆的前端和顶紧丝杆的前端均设置有推板,推板具有引导钢球从定位孔顶出的斜面。

上述实施例1、2生产的小型集合管的成品率为100%,操作简单,对支管的修磨工序十分简单,支管的直度也较好。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集合管生产工艺,依次进行直管上定位孔的开设;将螺杆从直管的一端伸入管内,螺杆前端与定位孔对准;选择若干球径与支管口径相同的钢球,从直管的另一端装入直管内;其后放入顶紧丝杆,调节顶紧丝杆使钢球位于调节螺杆和顶紧丝杆之间。对定位孔加热,加热到直管延伸的温度,保持加热,同时均匀旋进顶紧丝杆,直到钢球一一从定位孔顶出来,从而在定位孔处形成支管;重复上述操作形成集合管。本申请特别适用于114mm以下管径的小型集合管的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王建洪;王万华;任永建;张敏军;朱李凌;吴天慧;陈徐建;李保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天柠管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0
技术公布日:2018.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