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杆与舵叶锥孔的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5755发布日期:2018-11-20 20:02阅读:2340来源:国知局
舵杆与舵叶锥孔的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船用舵装置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舵杆与舵叶锥孔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船上舵装置中舵叶与舵杆的连接形式有液压锥孔连接和带键锥孔连接;其中带长平键的锥孔连接形式具有工作可靠且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在施工时零件加工精度高,工期长;客户对拂配质量要求高;导致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工艺流程合理性安排难度大,因此,研究一种舵杆与舵叶锥孔的装配方法,以简化工艺流程,提高装配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舵杆与舵叶锥孔的装配方法,其装配方法更简单,且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形式连接的带键锥孔拂配流程(例如直孔与平键、楔形键、半圆键;或者锥孔与平键、楔形键、半圆键的连接形式),可以根本上解决键与键槽加工和研配偏差导致锥孔和键错位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舵杆与舵叶锥孔的装配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舵杆锥面加工成需要锥度比锥面;

舵叶锥孔留研配和加工余量后,将舵叶锥孔加工成锥面;其中所述舵叶锥孔的锥度比等于舵杆锥面的锥度比;

步骤2:舵叶和舵杆进行第一次粗研配;

舵杆画出舵杆键槽中心线和位置检查线;舵叶与舵杆试装后,画出舵叶键槽中心线和加工后两侧检查线;

根据舵杆键槽中心线(两侧位置检查线是用于加工键槽时检测和测量是否偏离中心线的,因为加工时中心线首先被加工掉),加工舵杆键槽并在舵杆键槽宽度方向留加工余量;

舵叶按照画出的舵叶键槽中心线(两侧位置检查线是用于加工键槽时检测和测量是否偏离中心线的,因为加工时中心线首先被加工掉),加工舵叶键槽成品;

步骤3:舵叶和舵杆进行第二次研配;

舵叶和舵杆进行试装,检查锥孔的配合情况,进行研配,确定完全配合后;通过测量步骤2中舵叶键槽成品和舵杆键槽加工后尺寸配制阶梯定位假键;舵杆带阶梯定位假键与舵叶研配,通过研配阶梯定位假键两侧的配合面使舵叶键槽中心线与舵杆键槽中心线对齐;取出舵杆和阶梯定位假键,在舵杆上画出经研磨后的阶梯定位假键两侧的定位线;按照所述两侧的定位线加工舵杆键槽宽度的余量;

步骤4:舵叶和舵杆进行第三次研配,按照经过步骤3加工后的舵杆键槽测量尺寸配制实用键;舵杆带实用键与锥孔研配,装配完毕。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舵杆锥孔长度方向留加工余量和研配的余量后,将舵杆锥面加工成要求的锥度比锥面;根据船舶规范要求对于舵叶锥孔同理留出加工余量和研配的余量,将舵叶锥孔加工成需要锥度比锥面;

步骤2:舵叶和舵杆进行第一次粗研配;保证结合面积达到工艺要求;同时同轴度满足图纸要求;随后舵杆上平台画舵杆键槽中心线和位置检查线;舵叶与舵杆试装后,在图纸要求键槽位置配合画舵叶键槽中心线和加工后两侧检查线;舵杆加工锥面及键槽并在宽度方向留足够余量;舵叶按照配合画的舵叶键槽中心线加工键槽成品,键槽为锥度键槽方便配键;

步骤3:舵叶和舵杆进行第二次研配;舵叶和舵杆进行试装检查锥孔的配合情况,确定完全配合后;通过测量步骤2中舵叶键槽成品和舵杆键槽加工后尺寸配制阶梯定位假键;舵杆带阶梯定位假键与舵叶研配,通过研配阶梯定位假键两侧的配合面使舵叶键槽中心线反应出舵杆键槽中心线;按照假键的定位位置画线;加工舵杆键槽宽度的余量;

步骤4:舵叶和舵杆进行第三次研配,按照经过步骤3加工后的舵杆键槽测量尺寸配制实用键;舵杆带实用键与锥孔研配,要求保证舵叶舵杆轴线对中和锥面的结合面积不小于工艺标准要求,并保证实用键及与舵叶及舵杆键槽的配合间隙符合船舶标准的要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舵杆和舵叶锥面的及键槽是分四个工序加工的,要保证他们的精确配合,尺寸偏差和形位公差尽量小,结合间隙在0.03毫米以内,采用阶梯定位假键的形式,起承前启后兼顾各工序的作用,同时易于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工序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舵叶和舵杆的装配和加工,且可适用于多种规格长度的带长平键的舵叶锥孔与舵杆锥体连接的舵装置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阶梯定位假键结构示意图;

图3为舵杆与舵叶椎体部分轴向研配量表(单位:mm);

图中:1、舵杆,2、舵叶,3、阶梯假键,4、实用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1

一种舵杆与舵叶锥孔的装配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3所示,跟据船舶规范里面规定的不同直径的轴径取值,例如:轴径400毫米,轴向研配量取6毫米,锥度比1:30;径向研配量为0.2毫米;舵杆锥孔长度方向留足够研配和加工余量后,将舵杆锥面加工成锥度比1:30锥面;根据船舶规范对于舵叶锥孔同理留出适当的加工余量和研配的余量,将舵叶锥孔加工成锥度比1:30锥面;

其中舵叶锥孔的锥度比要等于舵杆锥面的锥度比;

步骤2:舵叶2和舵杆1进行第一次粗研配,保证结合面积达到工艺要求(要求50%的接触面积以上);同时,同轴度满足图纸要求(同轴度小于1:5000);随后舵杆上平台画键槽中心线和位置检查线;舵叶2和舵杆1试装后在图纸要求键槽位置配合画舵叶键槽中心线和加工后两侧检查线;舵杆1加工锥面及舵杆1键槽并在宽度方向留足够余量(舵杆键槽宽度方向留0.3毫米研配量);舵叶2按照舵叶键槽中心线加工舵叶键槽成品,要求键槽为锥度键槽,方便配键;

步骤3:舵叶2和舵杆1进行第二次研配;舵叶2和舵杆1进行试装检查锥孔的配合情况,确定无变化,即完全配合后;配制阶梯定位假键3结构,如附图2;舵杆阶梯定位假键3与舵叶2研配,通过研配阶梯定位假键3两侧的配合面使舵叶键槽中心线反应出舵杆键槽中心线;按照阶梯定位假键3的定位位置画线;加工舵杆键槽宽度的余量;

步骤4:舵叶2和舵杆1进行第三次研配,按照实际键槽尺寸配制实用键;舵杆1带实用键与舵叶2锥孔研配,要求保证舵叶2和舵杆1锥面的结合面积不小于工艺标准要求(舵叶与舵杆椎体连接表面研磨后,接触面每25mm*25mm区域内接触斑点不少于两点,接触面不得少于70%,0.03mm厚度塞尺在锥度两端不得塞入),并保证实用键及与舵叶2及舵杆键槽的配合间隙符合船舶标准的要求,随后交验用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船用舵装置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舵杆与舵叶锥孔的装配方法。舵叶和舵杆进行第二次研配;舵叶和舵杆进行试装,检查锥孔的配合情况,进行研配,确定完全配合后;通过测量舵叶键槽成品和舵杆键槽加工后尺寸配制阶梯定位假键;舵杆带阶梯定位假键与舵叶研配,通过研配阶梯定位假键两侧的配合面使舵叶键槽中心线与舵杆键槽中心线对齐;取出舵杆和阶梯定位假键,在舵杆上画出经研磨后的阶梯定位假键两侧的定位线;按照所述两侧的定位线加工舵杆键槽宽度的余量;本发明工序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舵叶和舵杆的装配和加工,且可适用于多种规格长度的带长平键的舵叶锥孔与舵杆锥体连接的舵装置制作。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民;马庆英;徐鹏;姜涛;王德清;杨建明;吕新疑;陈志强;贾智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舵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9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