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4395发布日期:2018-12-12 00:1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冲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冲床设备在冲压作业时候,多为手工操作:通过人手将工件放入冲床的模具上,然后冲压完毕后,再取出工件,这种用手工放入和取出工件的作业效率底且不安全;而且有些冲压件形状复杂,需要多工位冲压才能成型,经检索,申请号为201720006148.5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包括操作控制箱、底座、横向导轨、横杆、抓手和横杆驱动机构;横杆驱动机构驱动横杆在横向导轨上左右运动;所述抓手包括吸盘和伸缩杆,吸盘通过伸缩杆连接横杆,设置在横杆下方,吸盘和伸缩杆均电路连接操作控制箱;横杆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和驱动电机;齿条设置在横杆上,齿轮设置在导轨上与齿条啮合,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驱动电机连接控制箱;实施连续准确的冲压,提升材料使用率,减少冲压作业时间,提升了产能,节省了成本,同时避免了手工拉料时的不安全隐患,抓手设计为可升降比横杆可升降的优势在于,在一个横杆上可以挂连不同的抓手,不同的抓手可以同时进行抓取和放置的作业。

但是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不便增加吸盘的数量,且不便使吸盘内形成负压,使得吸盘与零件之间连接不稳固,零件容易发生掉落,不利于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架,两个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焊接有同一个支撑杆,支撑杆上滑动套装有套管,套管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和第二安装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两侧和第二安装座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第二安装座靠近第一安装座的一侧焊接有卡杆,卡杆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槽内并焊接有限位杆,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槽,限位杆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活动卡装;

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两侧和第二安装座远离第一安装座的底部一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一槽相连通,第一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丝杆,卡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丝杆与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位于第一安装座两侧的吸盘上连接有第一管的一端,位于第一安装座底部的吸盘上连接有第二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箱,气箱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出气管,出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气箱的外侧并连接有截止阀,截止阀的出气口上设有接头,第一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对应的接头上,第二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气箱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气泵,气泵的进气口与气箱的内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多个滑轮,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滑轨,滑轮与滑轨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齿轮,支撑杆的底部设有齿条,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底端延伸至凹槽内并焊接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顶部与第一槽的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比限位杆的高度大。

优选的,所述凹槽远离第二管的一侧设置为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部和第二安装座的顶部均开设有通孔,第一管和第二管与对应的通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外侧和第一螺纹孔内均注有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数量至少为六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支架、支撑杆、套管、液压缸、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吸盘、截止阀、接头、滑轮、滑轨、电机、齿轮、齿条和安装孔相配合,打开连接有第一管的截止阀并关闭其余的截止阀,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旋转,齿轮旋转时驱动套管左右移动,套管通过液压缸带动第一安装座移动,第一安装座通过卡杆带动第二安装座左右移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共同带动多个吸盘左右移动,使吸盘移动至目标零件的正上方;

(2)通过第一槽、卡杆、限位杆、限位槽、凹槽、第一螺纹孔、丝杆、第二螺纹孔、第一管、气箱、第二管、气泵、旋钮、出气管和通孔相配合,关闭电机启动液压杆,液压杆带动第一安装座向下移动,第一安装座带动第二安装座向下移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共同带动多个吸盘向下移动,使吸盘与目标零件接触并贴合,关闭液压缸,启动气泵,气泵抽取气箱内的空气,使气箱和吸盘内形成负压,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稳固的吸附在目标零件上,启动液压杆,将目标零件升起,通过电机驱动目标零件左右移动,当需要增加吸盘的数量时,旋动位于最外侧的凹槽内的旋钮,使最外侧的两个丝杆旋转时向下移动,直至这两个丝杆与对应的第一槽分离,新的第二安装座上的卡杆插入这两个第一槽内,保证新的卡杆向的限位杆插入对应的限位槽内,反方向旋动这两个丝杆,使丝杆旋入卡杆上的第二螺纹孔内,旋转卡杆的位置,将新的第二安装座固定在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座上,将新的吸盘上的第一管连接在接头上并打开对应的截止阀,利用多个吸盘吸附体积较大的目标零件;

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用性高,结构简单,能够将新的第二安装座稳固连接在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座上,进而增加吸盘的数量,能够将多个吸盘内形成负压,使得吸盘能够稳固吸附在目标零件上,便于对目标零件进行抓取和放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的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的d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支撑杆、3套管、4液压缸、5第一安装座、6第二安装座、7吸盘、8第一槽、9卡杆、10限位杆、11限位槽、12凹槽、13第一螺纹孔、14丝杆、15第二螺纹孔、16第一管、17气箱、18截止阀、19接头、20第二管、21气泵、22滑轮、23滑轨、24电机、25齿轮、26齿条、27旋钮、28出气管、29通孔、3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参考图1-5,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多工位冲压设备机械手,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架1,两个支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焊接有同一个支撑杆2,支撑杆2上滑动套装有套管3,套管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5,第一安装座5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座6,第一安装座5的底部和第二安装座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吸盘7,第一安装座5的两侧和第二安装座6远离第一安装座5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8,第二安装座6靠近第一安装座5的一侧焊接有卡杆9,卡杆9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槽8内并焊接有限位杆10,第一槽8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杆10相适配的限位槽11,限位杆10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限位槽11内并与限位槽11活动卡装;第一安装座5的底部两侧和第二安装座6远离第一安装座5的底部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3,第一螺纹孔13与对应的第一槽8相连通,第一螺纹孔13内螺纹安装有丝杆14,卡杆9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5,丝杆14与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5螺纹连接,位于第一安装座5两侧的吸盘7上连接有第一管16的一端,位于第一安装座5底部的吸盘7上连接有第二管20的一端,第一安装座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箱17,气箱17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出气管28,出气管28的一端延伸至气箱17的外侧并连接有截止阀18,截止阀18的出气口上设有接头19,第一管16的另一端连接在对应的接头19上,第二管20的另一端延伸至气箱17内,在支架1、支撑杆2、套管3、液压缸4、第一安装座5、第二安装座6、吸盘7、截止阀18、接头19、滑轮22、滑轨23、电机24、齿轮25、齿条26和安装孔30的配合之下,打开连接有第一管16的截止阀18并关闭其余的截止阀18,启动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轴带动齿轮25旋转,齿轮25旋转时驱动套管3左右移动,套管3通过液压缸4带动第一安装座5移动,第一安装座5通过卡杆6带动第二安装座6左右移动,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共同带动多个吸盘7左右移动,使吸盘7移动至目标零件的正上方;在第一槽8、卡杆9、限位杆10、限位槽11、凹槽12、第一螺纹孔13、丝杆14、第二螺纹孔15、第一管16、气箱17、第二管20、气泵21、旋钮27、出气管28和通孔29的配合之下,关闭电机24启动液压杆4,液压杆4带动第一安装座5向下移动,第一安装座5带动第二安装座6向下移动,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共同带动多个吸盘7向下移动,使吸盘7与目标零件接触并贴合,关闭液压缸4,启动气泵21,气泵21抽取气箱17内的空气,使气箱17和吸盘7内形成负压,吸盘7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稳固的吸附在目标零件上,启动液压杆4,将目标零件升起,通过电机24驱动目标零件左右移动,当需要增加吸盘7的数量时,旋动位于最外侧的凹槽12内的旋钮27,使最外侧的两个丝杆14旋转时向下移动,直至这两个丝杆14与对应的第一槽8分离,新的第二安装座6上的卡杆9插入这两个第一槽8内,保证新的卡杆9向的限位杆10插入对应的限位槽11内,反方向旋动这两个丝杆14,使丝杆14旋入卡杆9上的第二螺纹孔15内,旋转卡杆9的位置,将新的第二安装座6固定在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座6上,将新的吸盘7上的第一管6连接在接头19上并打开对应的截止阀18,利用多个吸盘7吸附体积较大的目标零件;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用性高,结构简单,能够将新的第二安装座6稳固连接在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座6上,进而增加吸盘7的数量,能够将多个吸盘7内形成负压,使得吸盘7能够稳固吸附在目标零件上,便于对目标零件进行抓取和放置工作。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5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气泵21,气泵21的进气口与气箱17的内部相连接,套管3上设有安装孔30,安装孔30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多个滑轮22,支撑杆2的顶部设有滑轨23,滑轮22与滑轨23滚动连接,安装孔30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齿轮25,支撑杆2的底部设有齿条26,齿轮25与齿条26相啮合,丝杆14的底端延伸至凹槽12内并焊接有旋钮27,卡杆9的顶部与第一槽8的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比限位杆10的高度大,凹槽12远离第二管20的一侧设置为开口,第一安装座5的顶部和第二安装座6的顶部均开设有通孔29,第一管16和第二管20与对应的通孔29活动连接,丝杆14的外侧和第一螺纹孔13内均注有润滑油,出气管28的数量至少为六个,在支架1、支撑杆2、套管3、液压缸4、第一安装座5、第二安装座6、吸盘7、截止阀18、接头19、滑轮22、滑轨23、电机24、齿轮25、齿条26和安装孔30的配合之下,打开连接有第一管16的截止阀18并关闭其余的截止阀18,启动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轴带动齿轮25旋转,齿轮25旋转时驱动套管3左右移动,套管3通过液压缸4带动第一安装座5移动,第一安装座5通过卡杆6带动第二安装座6左右移动,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共同带动多个吸盘7左右移动,使吸盘7移动至目标零件的正上方;在第一槽8、卡杆9、限位杆10、限位槽11、凹槽12、第一螺纹孔13、丝杆14、第二螺纹孔15、第一管16、气箱17、第二管20、气泵21、旋钮27、出气管28和通孔29的配合之下,关闭电机24启动液压杆4,液压杆4带动第一安装座5向下移动,第一安装座5带动第二安装座6向下移动,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共同带动多个吸盘7向下移动,使吸盘7与目标零件接触并贴合,关闭液压缸4,启动气泵21,气泵21抽取气箱17内的空气,使气箱17和吸盘7内形成负压,吸盘7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稳固的吸附在目标零件上,启动液压杆4,将目标零件升起,通过电机24驱动目标零件左右移动,当需要增加吸盘7的数量时,旋动位于最外侧的凹槽12内的旋钮27,使最外侧的两个丝杆14旋转时向下移动,直至这两个丝杆14与对应的第一槽8分离,新的第二安装座6上的卡杆9插入这两个第一槽8内,保证新的卡杆9向的限位杆10插入对应的限位槽11内,反方向旋动这两个丝杆14,使丝杆14旋入卡杆9上的第二螺纹孔15内,旋转卡杆9的位置,将新的第二安装座6固定在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座6上,将新的吸盘7上的第一管6连接在接头19上并打开对应的截止阀18,利用多个吸盘7吸附体积较大的目标零件;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用性高,结构简单,能够将新的第二安装座6稳固连接在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座6上,进而增加吸盘7的数量,能够将多个吸盘7内形成负压,使得吸盘7能够稳固吸附在目标零件上,便于对目标零件进行抓取和放置工作。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打开连接有第一管16的截止阀18,并关闭其余的截止阀18,启动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轴带动齿轮25旋转,由于齿轮25与齿条26相啮合,齿轮25旋转时驱动套管3左右移动,套管3通过液压缸4带动第一安装座5左右移动,第一安装座5通过卡杆6带动第二安装座6左右移动,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共同带动多个吸盘7左右移动,使得吸盘7移动至目标零件的正上方,此时关闭电机24,启动液压杆4,液压杆4带动第一安装座5向下移动,第一安装座5带动第二安装座6向下移动,第一安装座5和第二安装座6共同带动多个吸盘7向下移动,使得吸盘7与目标零件接触并贴合,此时关闭液压缸4,启动气泵21,气泵21抽取气箱17内的空气,使得气箱17内形成负压,由于吸盘7通过第一管16和第二管20与气箱17相连通,使得吸盘7内侧形成负压,所以吸盘7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稳固的吸附在目标零件上,启动液压杆4,能够将目标零件升起,通过电机24能够驱动目标零件左右移动,且当需要增加吸盘7的数量时,旋动位于最外侧的凹槽12内的旋钮27,使得最外侧的两个丝杆14旋转时向下移动,直至这两个丝杆14与对应的第一槽8分离,新的第二安装座6上的卡杆9插入这两个第一槽8内,保证新的卡杆9向的限位杆10插入对应的限位槽11内,然后反方向旋动这两个丝杆14,使得丝杆14旋入卡杆9上的第二螺纹孔15内,旋转卡杆9的位置,从而能够将新的第二安装座6固定在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座6上,将新的吸盘7上的第一管6连接在接头19上,并打开对应的截止阀18,此时能够利用多个吸盘7吸附体积较大的目标零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