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镁铝合金型材表面局部矫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0719发布日期:2018-10-12 23:0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镁铝合金型材表面局部矫平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型材,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建筑,装修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

通常的铝合金型材生产完成时,表面还比较粗糙,容易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现有的对于型材的矫平主要有压力矫直法、辊式矫直法、拉伸矫直法,但是这些矫平方法通常是对整体进行较平,但是铝合金型材表面往往是局部凹凸不平,如果生产的铝型材尺寸较大,而局部凹凸不平面积较小,此时如果使用上述矫平方法进行矫平则使得能耗增加,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新型镁铝合金型材表面局部矫平装置,通过横向驱动机构和纵向驱动机构来带动矫平机构进行多个方向的运动,从而能够实现在大型的铝合金型材上精准的进行局部矫平作业,降低能耗,矫平机构为带有电加热块的压盘,通过对铝合金型材进行局部加热后使得铝合金型材变软后再通过液压装置进行矫平,提高矫平的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纵向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纵向驱动机构上的横向驱动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横向驱动机构上的矫平机构;

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两第一导轨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架上的第一丝杆和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导轨架之间形成供镁铝合金型材放置的容置空间,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架上的第二导轨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架上的第二丝杆和驱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导轨架底部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的第一滑块部,所述第二导轨架上设有供所述矫平机构滑动的通孔槽,所述通孔槽位于所述第二丝杆之间;

所述矫平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架的支撑块、用于矫平的压盘和设在所述第二导轨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压盘上下运动的液压装置,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上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杆配合的第二滑块部,所述压盘与所述镁铝合金型材对应的一面内嵌设有电加热块。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液压装置以及所述电加热块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一侧的控制盒和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的PLC控制板,所述控制盒上设有控制按钮。

可选地,所述压盘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电加热块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有若干横向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螺杆,所述固定座的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且供所述螺杆插入的通孔,所述螺杆的两端穿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凹槽内形成供所述限位块运动的弧形通道,所述限位块为与所述弧形通道相适配的环形限位块且部分伸出所述凹槽形成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用于检测支撑块运动距离的第一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导轨架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导轨架运动距离的第二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驱动机构和纵向驱动机构来带动矫平机构进行多个方向的运动,从而能够实现在大型的铝合金型材上精准的进行局部矫平作业,降低能耗,矫平机构为带有电加热块的压盘,通过对铝合金型材进行局部加热后使得铝合金型材变软后再通过液压装置进行矫平,提高矫平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镁铝合金型材表面局部矫平装置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镁铝合金型材表面局部矫平装置俯视图。

图中:1、固定座;11、凹槽;21、第一导轨架;22、第一丝杆;23、第一电机;31、第二导轨架;32、第二丝杆;33、第二电机;311、第一滑块部;312、通孔槽;41、支撑块;42、液压装置;43、压盘;431、温度传感器;51、螺杆;52、限位块;61、控制盒;62、控制按钮;71、第一距离传感器;72、第二距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以及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镁铝合金型材表面局部矫平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座1、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纵向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纵向驱动机构上的横向驱动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横向驱动机构上的矫平机构;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两第一导轨架21、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架21上的第一丝杆22和驱动所述第一丝杆22转动的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导轨架21之间形成供镁铝合金型材放置的容置空间,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架21上的第二导轨架31、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架31上的第二丝杆32和驱动所述第二丝杆32转动的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导轨架31底部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杆22配合的第一滑块部311,所述第二导轨架31上设有供所述矫平机构滑动的通孔槽312,所述通孔槽312位于所述第二丝杆32之间;所述矫平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架31的支撑块41、用于矫平的压盘43和设在所述第二导轨架31上用于驱动所述压盘43上下运动的液压装置42,所述支撑块41的底部上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杆32配合的第二滑块部,所述压盘43与所述镁铝合金型材对应的一面内嵌设有电加热块;具体来说,本实施中,纵向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第二导轨架31底部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杆22配合的第一滑块部311,第一丝杆22穿过第一滑块部311且与第一滑块部311螺纹配合,另外在第一导轨架21上设有与第一滑块部311底部配合的第一导轨,通过第一电机23驱动第一丝杆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部311滑动从而驱动第二导轨架31,同理横向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也是;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驱动机构和纵向驱动机构来带动矫平机构进行多个方向的运动,从而能够实现在大型的铝合金型材上精准的进行局部矫平作业,降低能耗,矫平机构为带有电加热块的压盘43,通过对铝合金型材进行局部加热后使得铝合金型材变软后再通过液压装置42进行矫平,提高矫平的效率。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33、所述液压装置42以及所述电加热块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具体来说,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33、所述液压装置42以及所述电加热块,更加有利于作业进行操作,方便控制,提高控制精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一侧的控制盒61和设置在所述控制盒61内的PLC控制板,所述控制盒61上设有控制按钮62;具体来说,将控制盒61设置在固定座1一侧,而且控制盒61上设有控制按钮62,便于作业员直接操作,方便进行作业。

可选地,所述压盘43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电加热块(图中未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31,所述温度传感器431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具体来说,通过温度传感器431来检测电加热块温度从而来控制电加热块的温度,不同的铝合金型材其熔点温度也不相同,通过温度传感器431来检测加热块温度再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块至所属温度即可停止加热,从而避免了热源浪费。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设有若干横向凹槽1,所述凹槽1内设有螺杆51,所述固定座1的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1连通且供所述螺杆51插入的通孔,所述螺杆51的两端穿设有限位块52,所述限位块52上设有与所述螺杆51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凹槽1内形成供所述限位块52运动的弧形通道,所述限位块52为与所述弧形通道相适配的环形限位块52且部分伸出所述凹槽1形成限位部;具体来说,通过两端的限位块52与螺杆51的活动配合,限位块52可以在螺杆51上自由旋转,从而实现多种尺寸规格的铝合金型材的横向固定,固定铝合金型材的作业原理是,先将限位块52旋转至固定座1的两端,再将铝合金型材放在固定座1上,再旋转限位块52至限位块52伸出凹槽1的限位部与铝合金型材的侧端面贴合即可完成限位。

可选地,所述支撑块41上设有用于检测支撑块41运动距离的第一距离传感器71,所述第二导轨架31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导轨架31运动距离的第二距离传感器72,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71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72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具体来说,通过第一距离传感器71以及第二距离传感器72来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矫平机构的运动,从而更加精准针对局部凹凸位置进行矫平,提高矫平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