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及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4079发布日期:2018-11-07 21:5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及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饭煲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及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煲的装配生产工艺大都是采用人工取料、送料、放料的方式,需要大量的工人参与装配生产,从而导致整条电饭煲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较低,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工人受伤的危险事故。为了提高电饭煲的装配生产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厂家会采用电饭煲自动化生产线以实现全智能自动化装配电饭煲,而为了配合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电饭煲装配作业,需要有能配合自动化生产线取放电饭煲底座的装配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配合电饭煲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自动搬运电饭煲底座,本申请提供了基于机器人自动搬运电饭煲底座的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及应用该夹具的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本申请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包括底座装配夹具支架,还包括:

底座吸盘,其设于所述底座装配夹具支架上用于吸取电饭煲底座;

第二打螺钉装置,其设于所述底座装配夹具支架上用于通过打螺钉将电饭煲发热盘组件及电源板组件固定在电饭煲上盖组件上。

所述底座装配夹具支架包括第一装配夹具支架和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一端的第二装配夹具支架,所述底座吸盘设于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远离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二打螺钉装置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位于同一侧。

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远离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的一端设有吸盘固定架,所述吸盘固定架包括第一直角板和与所述第一直角板垂直连接的第二直角板,所述第一直角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上,所述底座吸盘设于第二直角板上。

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和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和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共同连接的底座夹具直角固定件。

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背对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的一侧设有底座夹具连接法兰。

所述第二打螺钉装置为电动螺丝刀。

本申请还公开了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包括有如上所述的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通过底座吸盘吸取电饭煲底座以便于将电饭煲底座智能自动搬运至装配生产线上进行装配作业,同时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还通过设置第二打螺钉装置以将电饭煲发热盘组件及电源板组件固定在电饭煲上盖组件上从而配合电饭煲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智能自动装配电饭煲,满足厂家的生产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的示意图;

图2是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3是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4是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局部示意图三;

图5是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局部示意图四;

图6是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局部示意图五;

图7是配件搬运夹具的示意图一;

图8是配件搬运夹具的示意图二;

图9是电饭煲上盖组件搬运夹具的示意图;

图10是电饭煲发热组件装配夹具的示意图一;

图11是电饭煲发热组件装配夹具的示意图二;

图12是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包括主输送线1,还包括按照装配工序依次设于所述主输送线1一侧的第二机器人200、第三机器人300、第四机器人400、第五机器人500和第七机器人700。第二机器人200用于将电饭煲上盖组件搬运至所述主输送线1上,第三机器人300用于将电饭煲发热盘组件及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安装至由所述主输送线1自所述第二机器人200处输送而来的电饭煲上盖组件上,第四机器人400用于将所述主输送线1上的电饭煲发热盘组件及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固定在电饭煲上盖组件上并将电饭煲底座安装至已装配有电饭煲发热盘组件及电饭煲电源板组件的电饭煲上盖组件上,第五机器人500用于将电饭煲底座与电饭煲上盖组件固定连接从而装配形成电饭煲外锅,第七机器人700用于将电饭煲内锅搬运至电饭煲外锅内从而装配形成电饭煲。通过能精准定位的输送线及机器人之间的智能自动化配合实现电饭煲的全自动智能精准装配作业,能有效保证产品的标准装配,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能大幅提高电饭煲的装配生产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极大的提高了厂家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将电饭煲各个组件自动输送至位于主输送线1一侧进行装配作业的机器人处,所述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还包括用于将电饭煲上盖组件输送至第二机器人200处的上盖组件输送线2、用于将电饭煲发热盘组件输送至第三机器人300处的发热盘组件输送线3、用于将电饭煲电源板组件输送至第三机器人300处的电源板组件输送线4、用于将电饭煲底座输送至第四机器人400处的底座输送线5和用于将电饭煲内锅输送至所述第七机器人700处的内锅输送线6和依序输送电饭煲上盖组件、电饭煲发热盘组件、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和电饭煲底座的上料输送线7以及活动设于所述上料输送线7一侧用于将所述上料输送线7上的电饭煲上盖组件、电饭煲发热盘组件、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和电饭煲底座分别搬运至所述上盖组件输送线2、所述发热盘组件输送线3、所述电源板组件输送线4和所述底座输送线5的第一机器人100。

为了能够自动翻转所述主输送线1上的电饭煲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工艺,所述第五机器人500上设有用于夹持电饭煲外锅以便第五机器人500将电饭煲外锅上下翻转的翻转夹具501,所述翻转夹具501上设有通过打螺钉使电饭煲底座与电饭煲上盖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打螺钉装置(图中未显示),优选的,第一打螺钉装置为电动螺丝刀。

为了在第五机器人500将所述主输送线1上的电饭煲翻转后以对电饭煲进行功率和耐压性的检测,所述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输送线1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五机器人500与所述第七机器人700之间用于检测电饭煲功率和耐压性的第六机器人600。

为了便于在后续的工艺中使电饭煲能够模拟加热的工作状态以便于检测电饭煲的使用性能,所述内锅输送线6上设有在所述第七机器人200将电饭煲内锅搬运至电饭煲外锅内前向电饭煲内锅注水的注水装置61。

为了再进一步对电饭煲的产品性能进行检测,所述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输送线1一侧的第八机器人800、第九机器人900、性能检测线8、第十机器人1000和第十一机器人1100。第八机器人800用于对由所述主输送线1自所述第七机器人700处输送而来的电饭煲的按键进行第一次功能检测。第九机器人900用于对由所述主输送线1自所述第八机器人800处输送而来的电饭煲的按键进行第二次功能检测。通过第八机器人和第九机器人能对电饭煲如WIFI等功能进行检测。性能检测线8包括用于对电饭煲进行老化检测、异味检测和密封检测的第一检测输送线81、与所述第一检测输送线81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二检测输送线82和设于所述第一检测输送线81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检测输送线82输入端之间用于吹干电饭煲内锅的吹气装置。第十机器人1000设于所述第一检测输送线8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检测输送线82的输出端之间,用于将由所述主输送线1自所述第九机器人900输送而来的电饭煲搬运至所述第一检测输送线81上并启动电饭煲加热使电饭煲加热内锅内的水分以及将所述第二检测输送线82上的电饭煲搬运至所述主输送线1上。第十一机器人1100设于所述第一检测输送线8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检测输送线82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输送线81上的电饭煲搬运至所述第二检测输送线82上并将电饭煲内锅内的余水倒出至所述吹气装置处且在所述吹气装置吹干电饭煲内锅后将电饭煲内锅搬回至所述第二检测输送线82上的电饭煲外锅内,所述第二检测输送线82将已完成倒水的电饭煲输送至所述第十机器人1000处。通过第八机器人800、第九机器人900、性能检测线8、第十机器人1000和第十一机器人1100以自动检测出电饭煲在内锅有水状态下的加热性能,从而确保产品的使用性能能满足使用要求。

为了能对电饭煲内锅实现自动套装包装袋,所述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输送线1一侧的内锅套袋装置9和第十二机器人1200。内锅套袋装置9用于对电饭煲内锅套装胶袋。第十二机器人1200用于将所述主输送线1上的电饭煲内的电饭煲内锅搬运至所述内锅套袋装置9处以对电饭煲内锅套装胶袋且在所述内锅套袋装置9对电饭煲内锅套装好胶袋后将套装有胶袋的电饭煲内锅搬回至所述主输送线1上的电饭煲外锅内。

为了能在电饭煲的底部自动贴上标签,所述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输送线1一侧用于生成带有产品信息的条码标签的条码生成设备(图中未显示)及用于对由所述主输送线1自所述第十二机器人1200处输送而来的电饭煲上下翻转且在电饭煲底座贴上所述条码标签的第十三机器人1300。所述条码生成设备采用现有的可以智能自动生成产品信息的条码生成器即可。

为了将已装配好且已经过测试的电饭煲自动包装入纸箱内,所述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输送线1一侧用于将由所述主输送线1自所述第十三机器人1300处输送而来的电饭煲搬运至电饭煲纸箱内的电饭煲入箱工位系统10,所述电饭煲入箱工位系统10包括纸箱定位台11、第十四机器人12、第十五机器人13和封箱线14。纸箱定位台11设于所述主输送线1一侧,所述纸箱定位台11上设有用于对电饭煲纸箱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图中未显示),定位机构可采用现有的定位装置技术,只要能对电饭煲纸箱进行定位即可。第十四机器人12设于所述主输送线1一侧,用于将电饭煲纸箱搬运至所述纸箱定位台11上进行定位并将由所述主输送线1自所述第十三机器人1300处输送而来的电饭煲搬运至在所述纸箱定位台上的电饭煲纸箱内。第十五机器人13设于所述纸箱定位台11一侧用于将放有电饭煲使用配件的配件箱搬运至所述纸箱定位台11上的电饭煲纸箱内。封箱线14包括输入端靠近所述第十四机器人12的封箱输送线141和设于所述封箱输送线141上用于对已放有电饭煲及配件箱的电饭煲纸箱进行封箱作业的封箱装置142,所述第十四机器人12将所述纸箱定位台11上已放有电饭煲及配件箱的电饭煲纸箱搬运至所述封箱线14上。

为了便于第十五机器人13搬运配件箱,所述第十五机器人13上设有用于取卸配件箱的配件搬运夹具131,由于配件箱里一般安装的是电饭煲饭勺、电饭煲汤勺、量杯及电源线等的电饭煲使用配件,为了便于将电饭煲饭勺、电饭煲汤勺、量杯及电源线等的电饭煲使用配件搬运至配件箱内,所述配件搬运夹具131上还设有用于分别将电饭煲饭勺、电饭煲汤勺、量杯及电源线依次搬运至配件箱内的饭勺取卸机构132、汤勺取卸机构133、量杯取卸机构134和电源线取卸机构135,所述配件搬运夹具131包括配件夹具主板1311和设于所述配件夹具主板1311一侧用于取卸配件箱的配件箱吸盘136,为了保证能稳定的吸取配件箱,具体的,所述配件箱吸盘136包括设于所述配件夹具主板1311上配件箱吸盘缓冲杆1361、设于所述配件箱吸盘缓冲杆1361远离所述配件夹具主板1311的一端的配件箱吸盘头1362和套设于所述配件箱吸盘缓冲杆1361上的配件箱吸盘缓冲弹簧1363。

具体的,所述饭勺取卸机构132包括设于所述配件夹具主板1311上的饭勺取卸支板1321,所述饭勺取卸支板1321上设有第一饭勺夹持块1322、与所述第一饭勺夹持块1322相对设置的第二饭勺夹持块1323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饭勺夹持块1323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饭勺夹持块1322的饭勺夹持驱动装置1324。所述饭勺夹持驱动装置1324优选为驱动气缸。

所述汤勺取卸机构133包括设于所述配件夹具主板1311上的汤勺取卸支板1331,所述汤勺取卸支板1331上设有汤勺夹棒1332、与所述第汤勺夹棒1332相对设置的汤勺压棒1333和用于驱动所述汤勺压棒1333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汤勺夹棒1332的汤勺夹持驱动装置1334。所述汤勺夹持驱动装置1334优选为驱动气缸。

所述量杯取卸机构134包括设于所述配件夹具主板1311上的量杯取卸支板1341,所述量杯取卸支板1341上设有第一量杯夹持块1342、与所述第一量杯夹持块1342相对设置的第二量杯夹持块1343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量杯夹持块1343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量杯夹持块1342的量杯夹持驱动装置1344。所述量杯夹持驱动装置1344优选为驱动气缸。

所述电源线取卸机构135包括设于所述配件夹具主板1311上的电源线夹持装置1351和电源线推位装置1352,所述电源线夹持装置1351包括设于配件夹具主板1311上的电源线气动夹指1351a和设于所述电源线气动夹指1351a夹爪上用于夹取电源线的电源线夹臂1351b,所述电源线推位装置1352包括设于所述配件夹具主板1311上的推位气缸1352a和设于所述推位气缸1352a上并在所述推位气缸1352a的驱动下推动所述电源线夹臂1351b所夹取的电源线的电源线推头1352b。通过电源线推位装置1352的推动能调整在电源线夹臂1351b上的电源线位置,使电源线夹臂能更稳定的夹取电源线。

为了在所述配件搬运夹具131搬运至纸箱内后能将配件箱稳定的放置于纸箱内,所述配件夹具主板1311上与所述配件箱吸盘136同一侧设有用于将配件箱压紧于电饭煲纸箱内的配件箱压棒137。所述配件搬运夹具131通过配件箱压棒137将配件箱压紧于纸箱内。为了使所述配件搬运夹具131能稳定的安装在第十五机器人13上,所述配件夹具主板1311上与所述配件箱吸盘136相背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第十五机器人13相连接的配件搬运夹具连接法兰138。

为了能将纸箱和配件箱分别自动输送至第十四机器人12和第十五机器人13处,所述电饭煲入箱工位系统10还包括用于将电饭煲纸箱输送至所述第十四机器人12处的纸箱输送线15和向所述第十五机器人13输送配件箱的配件箱输送线16。

为了实现智能自动搬运已包装有电饭煲成品的纸箱,所述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还包括设于所述封箱线14的输出端一侧用于将托架搬运至靠近所述封箱线14输出端的位置处并将所述封箱线14上已封装的电饭煲纸箱搬运至托架上的第十六机器人1600和用于搬运已承载有电饭煲纸箱的托架的智能叉车17。

另外,为了便于第二机器人200取卸电饭煲上盖组件,所述第二机器人200上设有用于取卸电饭煲上盖组件的电饭煲上盖组件搬运夹具201,所述电饭煲上盖组件搬运夹具201包括上盖夹具支架2011、第一上盖夹臂2012和第二上盖夹臂2013。第一上盖夹臂2012固接于所述上盖夹具支架2011的一侧,第二上盖夹臂2013设于所述上盖夹具支架2011上与所述第一上盖夹臂2012同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上盖夹臂2012相对设置从而与所述第一上盖夹臂2012形成用于夹持电饭煲上盖的夹持结构,且所述第二上盖夹臂2013能沿所述上盖夹具支架2011相向靠近或相向远离所述第一上盖夹臂2012,外锅圈夹持部2014用于夹取电饭煲外锅圈。为了使外锅圈夹持部2014在所述上盖夹具支架2011上有充足空间夹取电饭煲外锅圈,所述外锅圈夹持部2014设于所述第一上盖夹臂2012背对所述第二上盖夹臂2013的一侧,具体的,所述外锅圈夹持部2014包括用于夹取电饭煲外锅圈的气动夹爪,气动夹爪能精准及稳固的夹取电饭煲外锅圈。

为了使第二上盖夹臂2013能顺畅的在所述上盖夹具支架2011上移动,所述上盖夹具支架2011上与所述第二上盖夹臂2013相同的一侧设有导轨2015,所述第二上盖夹臂201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导轨2015滑动配合使所述第二上盖夹臂2013能沿所述导轨2015相向靠近或相向远离所述第一上盖夹臂2012的夹臂移动滑块2016,而为了使所述第二上盖夹臂2013能精准的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上盖夹臂2012从而能精准及稳固夹取电饭煲上盖组件,所述上盖夹具支架201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盖夹臂2013沿所述导轨2015移动的上盖夹臂驱动装置2017,所述上盖夹臂驱动装置2017优选为驱动气缸。为了保证在夹取电饭煲上盖组件时不会对电饭煲上盖组件造成损伤,所述第一上盖夹臂2012面向所述第二上盖夹臂2013的一侧设有第一上盖垫块2018,所述第二上盖夹臂2013面向所述第一上盖夹臂2012的一侧设有第二上盖垫块2019。另外,为了使电饭煲上盖组件搬运夹具能稳定的安装在第二机器人200上,所述上盖夹具支架2011与所述第一上盖夹臂2012相背的一侧设有上盖夹具连接法兰20110,所述上盖夹具支架2011平行于所述第二上盖夹臂2013移动方向的两侧设有可以起到防尘和防撞作用的盖板20111。

为了便于第三机器人300取卸电饭煲发热盘组件,所述第三机器人300上设有用于取卸电饭煲发热盘组件及电饭煲电源板组件的电饭煲发热组件装配夹具301,所述电饭煲发热组件装配夹具301包括发热组件夹具支架3011、发热盘吸盘3012和电源板夹持机构3013。发热盘吸盘3012设于所述发热组件夹具支架3011的一侧用于吸取电饭煲发热盘组件,电源板夹持机构3013活动设于所述发热组件夹具支架3011上且能沿所述发热盘吸盘30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用于夹取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具体的,为了使电饭煲发热组件装配夹具301满足使用需求,所述发热组件夹具支架3011包括第一发热夹具板3011a和与所述第一发热夹具板3011a垂直设置的第二发热夹具板3011b,所述发热盘吸盘3012设于所述第一发热夹具板3011a的一侧面上,所述电源板夹持机构3013设于所述第二发热夹具板3011b上。为了实现智能自动并精准的夹取电饭煲电源板组件,所述电源板夹持机构3013包括设于第二发热夹具板3011b上的电源板夹持驱动装置3013a、与所述电源板夹持驱动装置3013a相连接并在所述电源板夹持驱动装置3013a的驱动下能沿所述发热盘吸盘3012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的电源板搬运气动夹指3013b和设于所述电源板搬运气动夹指3013b夹爪上用于夹取电饭煲电源板的电源板夹料件3013c。为了能与电饭煲电源板相配合以稳定夹持电饭煲电源板,所述电源板夹料件3013c包括与所述电源板搬运气动夹指3013b的夹爪相连接的夹料件主体3013c1和设于所述夹料件主体3013c1远离所述电源板搬运气动夹指3013b夹爪的一侧面且朝远离所述电源板搬运气动夹指3013b的方向延伸的电源板夹料臂3013c2。为了使电饭煲发热组件装配夹具301能稳定的安装在第三机器人300上,所述发热组件夹具支架301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发热夹具板3011a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发热夹具板3011b固定连接的第三发热夹具板3011c所述第三发热夹具板3011c背对所述第一发热夹具板3011a的一侧设有发热组件夹具连接法兰3014。为了提高所述第一发热夹具板3011a、所述第二发热夹具板3011b和所述第三发热夹具板3011c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发热组件夹具支架301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发热夹具板3011a、所述第二发热夹具板3011b和所述第三发热夹具板3011c共同连接的第四发热夹具板3011d。为了使发热盘吸盘3012能稳定的吸取发热盘组件,所述发热盘吸盘3012包括设于第一发热夹具板3011a上的发热盘吸盘缓冲杆3012a、设于所述发热盘吸盘缓冲杆3012a上远离所述第一发热夹具板3011a一端的发热盘吸盘头3012b和套设于发热盘吸盘缓冲杆3012a上的发热盘缓冲弹簧3012c。

为了便于第四机器人400取卸电饭煲底座,所述第四机器人400上设有用于取卸电饭煲底座的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401,所述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401包括底座装配夹具支架4011、底座吸盘4012和第二打螺钉装置4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打螺钉装置4013为电动螺丝刀。底座吸盘4012设于所述底座装配夹具支架4011上用于吸取电饭煲底座,第二打螺钉装置4013设于所述底座装配夹具支架4011上用于通过打螺钉将电饭煲发热盘组件及电源板组件固定在电饭煲上盖组件上。为了便于将底座吸盘4012和第二打螺钉装置4013安装在底座装配夹具支架4011上,所述底座装配夹具支架4011包括第一装配夹具支架4011a和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4011a一端的第二装配夹具支架4011b,所述底座吸盘4012设于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4011b远离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4011a的一端,所述第二打螺钉装置4013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4011a上且与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4011b位于同一侧。为了能将底座吸盘稳固的安装在第二装配夹具支架4011a上,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4011b远离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4011a的一端设有吸盘固定架4014,所述吸盘固定架4014包括第一直角板4014a和与所述第一直角板4014a垂直连接的第二直角板4014b,所述第一直角板4014a连接于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4011b上,所述底座吸盘4012设于第二直角板4014b上。为了提高底座装配夹具支架4011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4011a和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4011b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4011a和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4011b共同连接的底座夹具直角固定件4015。为了使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401能稳定的安装在第四机器人400上,所述第一装配夹具支架4011a背对所述第二装配夹具支架4011b的一侧设有底座夹具连接法兰4016。

为了便于所述第一机器人100将电饭煲上盖组件、电饭煲发热盘组件、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及电饭煲底座分别搬运至所述上盖组件输送线2、所述发热盘组件输送线3、所述电源板组件输送线4和所述底座输送线5上,所述第一机器人100上设有用于取卸电饭煲上盖组件、电饭煲发热盘组件、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及电饭煲底座的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101,所述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101包括分料夹具支架1011、第一分料吸盘组1012、第二分料吸盘组1013和第一分料夹持机构1014。第一分料吸盘组1012设于所述分料夹具支架1011一侧用于吸取电饭煲上盖组件、电饭煲发热盘组件或电饭煲底座。第二分料吸盘组1013设于所述分料夹具支架1011上并与所述第一分料吸盘组1012位于同一侧用于吸取电饭煲上盖组件、电饭煲发热盘组件或电饭煲底座。第一分料夹持机构1014设于所述分料夹具支架1011上并与所述第一分料吸盘组1012位于同一侧用于夹取电饭煲电源板组件,优选的,第一分料吸盘组1012用于吸取电饭煲上盖组件及电饭煲发热盘组件,第二分料吸盘组1013用于吸取电饭煲底座。为了使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101还能取卸电饭煲外锅圈,所述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还包括用于夹持电饭煲外锅圈的第二分料夹持机构1015。另外,为了便于将第一分料吸盘组1012、第二分料吸盘组1013、第一分料夹持机构1014和第二分料夹持机构1015安装在所述分料夹具支架1011上,所述分料夹具支架1011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分料支架1011a和若干设于两第一分料支架1011a之间并与两第一分料支架1011a相连接的第二分料支架1011b,具体的,所述第一分料吸盘组1012设于所述分料夹具支架1011的中部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分料支架1011b上,所述第二分料吸盘组1013设于所述第一分料支架1011a的一端,所述第一分料夹持机构1014设于所述第一分料支架1011a远离所述第二分料吸盘组1013的一端,所述第二分料夹持机构1015设于所述第一分料支架1011a上靠近所述第二分料吸盘组1013的位置。为了使所述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101能稳定的夹持电饭煲电源板,所述第一分料夹持机构1014包括设于所述分料夹具支架1011上的电源板分料气动夹指1014a和分别设于所述电源板分料气动夹指1014a两夹爪上的两电源板夹臂1014b,两电源板夹臂1014b相对的一侧上设有电源板垫块1014c。为了使所述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101能稳定的夹持电饭煲外锅圈,所述第二分料夹持机构1015包括设于所述分料夹具支架1011上的外锅圈气动夹指1015a和分别设于所述外锅圈气动夹指1015a两夹爪上的两外锅圈夹臂1015b,两外锅圈夹臂1015b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外锅圈垫块1015c,所述两外锅圈夹臂1015b在夹持电饭煲外锅圈时两外锅圈垫块1015c之间形成形状与电饭煲外锅圈相对应且呈锥形状的夹持空间。为了便于将所述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101安装在第一机器人100上,所述分料夹具支架1011上与所述第一分料吸盘组1012相背的一侧设有分料夹具连接法兰1016,所述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101通过分料夹具连接法兰1016连接在所述第一机器人100上。

另外,所述电饭煲智能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上的各个机器人处都设有智能识别视觉系统,通过智能识别视觉系统的智能拍照识别效果能使各个机器人精准识别各条输送线上的各个电饭煲组件及电饭煲的正确位置,从而使各个机器人能对各个电饭煲组件及电饭煲进行精准且智能的装配作业,提高产品装配的智能自动化程度及确保装配的精准度。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上料:上料输送线依序输送电饭煲上盖组件、电饭煲发热盘组件、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和电饭煲底座至第一机器人处,第一机器人上设有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第一机器人通过电饭煲组件分料夹具将电饭煲上盖组件、电饭煲发热盘组件、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和电饭煲底座分别搬运至上盖组件输送线、发热盘组件输送线、电源板组件输送线和底座输送线,上盖组件输送线将电饭煲上盖组件输送至第二机器人处,发热盘组件输送线和电源板组件输送线分别将电饭煲发热盘组件和电饭煲电源板组件输送至第三机器人处,底座输送线将电饭煲底座输送至第四机器人处。

装配:第二机器人上设有电饭煲上盖组件搬运夹具,第二机器人通过电饭煲上盖组件搬运夹具将上盖组件输送线输送而来的电饭煲上盖组件搬运至主输送线上,第三机器人上设有电饭煲发热组件装配夹具,第三机器人通过电饭煲上盖组件搬运夹具将发热盘组件输送线和电源板组件输送线输送而来的电饭煲发热盘组件和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安装至电饭煲上盖组件上,第四机器人上设有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第四机器人通过采用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打螺钉将电饭煲发热盘组件和电饭煲电源板组件固定安装在电饭煲上盖组件上,并通过电饭煲底座装配夹具将底座输送线输送而来的电饭煲底座搬运至电饭煲上盖组件上,第五机器人通过打螺钉将电饭煲上盖组件固定安装在电饭煲上盖组件上从而装配形成电饭煲外锅,第五机器人还将电饭煲外锅上下翻转使电饭煲上盖组件朝上设置。

检测:第六机器人对由主输送线自第五机器人处输送而来的电饭煲外锅进行功率和耐压性检测,电饭煲外锅经功率和耐压性检测后第七机器人将内锅输送线上的内锅搬运至主输送线上的电饭煲外锅内,第七机器人在搬运电饭煲内锅前内锅输送线上的注水装置会向电饭煲内锅注水,当第七机器人将电饭煲内锅搬运至电饭煲外锅内后,第八机器人对由主输送线自第七机器人处输送而来的电饭煲的按键进行第一次功能检测,第九机器人用于对由主输送线自所述第八机器人处输送而来的电饭煲的按键进行第二次功能检测,第十机器人将自第九机器人处输送而来的电饭煲搬运至第一检测输送线上并启动电饭煲加热以进行老化检测、异味检测和密封检测以及将第二检测输送线上的电饭煲搬运至主输送线上,第十一机器人将第一检测输送线上的电饭煲搬运至第二检测输送线上并将电饭煲内锅内的余水倒出至吹气装置处且在吹气装置吹干电饭煲内锅后将电饭煲内锅搬回至第二检测输送线上的电饭煲外锅内,第二检测输送线将已完成倒水的电饭煲输送至第十机器人处。

包装入箱:第十二机器人将主输送线上经过检测的电饭煲内的电饭煲内锅搬运至内锅套袋装置处以对电饭煲内锅套装胶袋且在内锅套袋装置对电饭煲内锅套装好胶袋后将套装有胶袋的电饭煲内锅搬回至主输送线上的电饭煲外锅内,第十三机器人对内锅已套袋的电饭煲上下翻转并在电饭煲底座上贴上标签,贴上标签后第十三机器人再对电饭煲进行上下翻转,第十四机器人将纸箱输送线上的纸箱搬运至纸箱定位台上进行定位,然后将已贴标签的电饭煲搬运至纸箱内,第十五机器人将电饭煲使用配件放置在配件箱内,并将配件箱搬运至已安装有电饭煲的纸箱内,第十四机器人再将已安装有电饭煲和配件箱的纸箱搬运至封箱线上进行封箱作业,封箱线将已封箱的纸箱输送至托架上,再用智能叉车将成品箱搬运至相应的仓库中放置。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