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组装机中的扭簧传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0388发布日期:2018-11-16 22:3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链组装机中的扭簧传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组装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拉链组装机中的扭簧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拉链由链牙、拉链头、上下止或锁紧件等组成,而拉链头包括拉头和活动连接在拉头上的拉片。传统的组装方式大部分都是采用手工进行组装,依靠人工通过相应的工装夹具将拉链头上的部件组装在一起,再进行铆合,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的问题,很难保证拉链头的质量。因此,各种机械化的拉链头组装设备开始普及,其中,在组装机中用于对各个部件进行传送的传送机构极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组装机运行的稳定性、产品的合格率等。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铜拉链头自动装配机(申请号200610123709.6),其包括机架、组装盘、进料机构、检验机构、铆合机构、组装盘、半成品成品拉出机构、动力机构、工控机构和报警机构,其中进料机构包括拉头进料装置、拉片进料装置和弹片进料装置,检验机构包括拉头检验器、拉片检验器和弹片检验器,所述各检验器和和进料装置上安装有感应元件,各感应元件与工控机构连接,各检验器的信号传递给工控机构以控制下面的程序是否动作。本实用新型的铜拉链头自动装配机可更加精确地控制装配机的各机构,反应迅速,各机构可单独运作,便于检测和维修,节约用电,可延长使用寿命。

该拉链头自动装配机虽然具有自动装配拉链头的功能,但是工作效率不高,也没有公开出一种能够有效传送扭簧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组装机中的扭簧传送设备,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拉链头自动装配机工作效率不高,且没有公开出一种能够有效传送扭簧的方案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链组装机中的扭簧传送设备,包括:

转动圆盘;

复数个扭簧定位装置,环绕所述转动圆盘的中心间隔装设于该转动圆盘上,其上均开设有可容纳扭簧并限定该扭簧位置的扭簧插孔;

扭簧输送装置,用于将扭簧输送到扭簧定位装置上,所述扭簧输送装置包括扭簧震动料斗、竖直设置的扭簧传送轨道、送扭簧滑槽、驱动机构、送料活动块、扭簧导向块、左推块、右推块以及推动机构,所述送料活动块可前后滑动地嵌设在所述送扭簧滑槽内,并且其后端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控制连接、前端与所述扭簧导向块连接;所述扭簧导向块上具有可容纳扭簧的扭簧容置孔,所述扭簧传送轨道的上输入端与所述扭簧震动料斗对接、下输出端与该扭簧容置孔上下相正对;所述送料活动块能够推动所述扭簧导向块前移至所述扭簧容置孔与所述扭簧插孔上下相正对;所述左推块与右推块分别位于所述扭簧传送轨道的左右两侧,并且通过活动顶针连接使得所述推动机构能够同时控制该左推块与右推块左右移动;所述左推块与右推块上分别装设有可穿过所述扭簧传送轨道并顶持住扭簧的第一挡料杆与第二挡料杆,该第一挡料杆与第二挡料杆上下相错开且其间仅能容纳一扭簧使得同一时间内仅能有一扭簧落入所述扭簧容置孔内;

扭簧吹动装置:装设于所述扭簧导向块上方,其用于将位于所述扭簧容置孔内的扭簧吹入所述扭簧插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左推块与右推块同时左移时,所述第一挡料杆能够离开其顶持的扭簧,使该扭簧落入所述扭簧容置孔内,同时,位于该扭簧上方的另一个扭簧被所述第二挡料杆顶持住;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左推块与右推块同时右移时,该第二挡料杆能够离开该另一个扭簧,使该另一个扭簧落至被所述第一挡料杆顶持住。

进一步的,所述扭簧导向块的侧边上装设有一倾斜设置的弹性钢片,位于所述扭簧容置孔内的扭簧抵压在所述弹性钢片上侧,所述扭簧吹动装置能够吹动该扭簧对该弹性钢片施力,使该弹性钢片向外弯折,进而将该扭簧吹入所述扭簧插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扭簧吹动装置包括一装设于所述扭簧传送轨道外侧壁上的吹气块,该吹气块上卡设有吹气管,并且该吹气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扭簧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扭簧输送装置还包括纵向调节块与横向调节块,所述纵向调节块可上下调节地装设在所述送扭簧滑槽上,所述横向调节块两端分别可前后调节地与所述纵向调节块和扭簧传送轨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扭簧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体、夹拉片前后调节块、夹拉片上下活动块、拉片侧边限位块、拉片上夹板、插针固定座以及插针,所述夹拉片前后调节块可调节地锁合连接于所述定位座体侧边上;所述夹拉片上下活动块可上下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夹拉片前后调节块侧边上;所述拉片侧边限位块固定装设于所述夹拉片前后调节块上侧;所述拉片上夹板固定装设于所述拉片侧边限位块上侧,并且其上开设有所述扭簧插孔;所述插针固定座装设在所述定位座体上侧,所述插针横向布置地连接在所述插针固定座侧边上,并且其上卡设有拉头;拉片夹设于所述拉片上夹板与夹拉片上下活动块之间,所述扭簧插孔内的扭簧与所述拉片上下相正对。

进一步的,还包括可相对所述转动圆盘上下活动的中心组件,所述中心组件上装设有能够随该中心组件上下活动的检测组件,该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扭簧定位装置上的扭簧是否准确到位。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组件包括中心圆盘、支撑横轴、支撑杆、偏心轮套、滚动嵌设在偏心轮套内的偏心轮、主轴以及带动该主轴旋转的主轴皮带轮,所述中心圆盘装设于所述支撑横轴上侧,所述支撑杆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横轴、下端与所述偏心轮套铰接,所述主轴嵌合在所述偏心轮内带动该偏心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装设于所述中心圆盘上的检测固定块、检测调节块、顶针固定块以及顶针,所述检测调节块上端连接所述检测固定块、下端连接所述顶针固定块;所述顶针竖直装设于所述顶针固定块下侧,并且其底端正对所述扭簧插孔。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扭簧定位装置、扭簧输送装置与扭簧吹动装置相互配合,使得扭簧输送装置能够准确地将扭簧输送到扭簧定位装置中,以进行下一步的组装流程,其大大降低了现有拉链组装机产生的次品率,并且工作效率高、设备成本低、耗能少,有利于企业的规模化生产。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挡料杆与第二挡料杆,使得推动机构每次动作都仅能让一个扭簧落入扭簧容置孔内,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检测组件,使得如果扭簧未能准确地落到扭簧容置孔内时,检测组件下降时能够感应到扭簧容置孔内没有扭簧,并将信号反馈给拉链组装机使其作出相应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扭簧输送装置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扭簧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背部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述扭簧导向块前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动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扭簧定位装置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扭簧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一种拉链组装机中的扭簧传送设备,包括:

转动圆盘1;

复数个扭簧定位装置2,环绕转动圆盘1的中心间隔装设于该转动圆盘上,其上均开设有可容纳扭簧3并限定该扭簧位置的扭簧插孔20;

扭簧输送装置4,用于将扭簧3输送到扭簧定位装置2上,扭簧输送装置4包括扭簧震动料斗41、竖直设置的扭簧传送轨道42、送扭簧滑槽43、驱动机构44、送料活动块45、扭簧导向块46、左推块471、右推块472以及推动机构48,送料活动块45可前后滑动地嵌设在送扭簧滑槽43内,并且其后端与驱动机构44传动控制连接、前端与扭簧导向块46连接;扭簧导向块46上具有可容纳扭簧3的扭簧容置孔461,扭簧传送轨道42的上输入端421与扭簧震动料斗41对接、下输出端422与该扭簧容置孔461上下相正对;送料活动块45能够推动扭簧导向块46前移至扭簧容置孔461与扭簧插孔20上下相正对;左推块471与右推块472分别位于扭簧传送轨道42的左右两侧,并且通过活动顶针473连接使得推动机构48能够同时控制该左推块471与右推块472左右移动;左推块471与右推块472上分别装设有可穿过扭簧传送轨道42并顶持住扭簧3的第一挡料杆474与第二挡料杆475,该第一挡料杆474与第二挡料杆475上下相错开且其间仅能容纳一扭簧3使得同一时间内仅能有一扭簧落入扭簧容置孔461内;

扭簧吹动装置5:装设于扭簧导向块46上方,其用于将位于扭簧容置孔461内的扭簧3吹入扭簧插孔20内。

通过设置扭簧定位装置2、扭簧输送装置4与扭簧吹动装置5相互配合,使得扭簧输送装置4能够准确地将扭簧3输送到扭簧定位装置2中,以进行下一步的组装流程,其大大降低了现有拉链组装机产生的次品率,并且工作效率高、设备成本低、耗能少,有利于企业的规模化生产。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具体的,推动机构48为一螺纹气缸,其锁合连接在一气缸固定块481上,该气缸固定块481再通过一气缸固定柱482锁合连接在扭簧传送轨道42外侧壁上。推动机构48推动左推块471与右推块472同时左移时,第一挡料杆474能够离开其顶持的扭簧3,使该扭簧3落入扭簧容置孔461内,同时,位于该扭簧3上方的另一个扭簧被第二挡料杆475顶持住;推动机构48推动左推块471与右推块472同时右移时,该第二挡料杆475能够离开该另一个扭簧,使该另一个扭簧落至被第一挡料杆474顶持住,以备下一次工作。通过设置第一挡料杆474与第二挡料杆475,使得推动机构48每次动作都仅能让一个扭簧落入扭簧容置孔461内,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具体的,扭簧导向块46的侧边上装设有一倾斜设置的弹性钢片462,位于扭簧容置孔461内的扭簧3抵压在弹性钢片462上侧,扭簧吹动装置5能够吹动该扭簧对3该弹性钢片462施力,使该弹性钢片向外弯折,进而将该扭簧3吹入扭簧插孔20内,之后,扭簧吹动装置5停止动作,弹性钢片462在弹性作用下也回复原状。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具体的,扭簧吹动装置5包括一装设于扭簧传送轨道42外侧壁上的吹气块51,该吹气块51上卡设有吹气管(图未示出),并且该吹气管的出气口朝向扭簧插孔20,使得吹气管吹出的气体能够作用于移动至扭簧定位装置2上方的扭簧导向块46,进而吹动其内的扭簧。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具体的,扭簧输送装置4还包括支撑架491、纵向调节块492与横向调节块493,支撑架491装设于送扭簧滑槽43下侧以支撑住该送扭簧滑槽43,纵向调节块492可上下调节地装设在送扭簧滑槽43上,横向调节块493两端分别可前后调节地与纵向调节块492和扭簧传送轨道42连接,使得用户能够根据不同的扭簧传送轨道42进行适当地调节。

参照图1、图9、图10和图11。具体的,扭簧定位装置2包括定位座体21、夹拉片前后调节块22、夹拉片上下活动块23、拉片侧边限位块24、拉片上夹板25、插针固定座26以及插针27,夹拉片前后调节块22可调节地锁合连接于定位座体21侧边上;夹拉片上下活动块23可上下活动地连接在夹拉片前后调节块22侧边上;拉片侧边限位块24固定装设于夹拉片前后调节块22上侧;拉片上夹板25固定装设于拉片侧边限位块24上侧,并且其上开设有上述扭簧插孔20;插针固定座26装设在定位座体21上侧,插针27横向布置地连接在插针固定座26侧边上,并且其上卡设有拉头61;拉片62夹设于拉片上夹板25与夹拉片上下活动块23之间,扭簧插孔21内的扭簧3与拉片62上下相正对,以备后续工艺的进行。

参照图1、图7、图8、图9。还包括机架7以及可相对转动圆盘1上下活动的中心组件8,中心组件8上装设有能够随该中心组件8上下活动的检测组件9,该检测组件9用于检测扭簧定位装置2上的扭簧3是否准确到位。

参照图1、图7、图8、图9。具体的,中心组件8包括中心圆盘81、支撑横轴82、支撑杆83、支撑杆盒子84、偏心轮套85、滚动嵌设在偏心轮套85内的偏心轮86、主轴87以及带动该主轴旋转的主轴皮带轮88,中心圆盘81装设于支撑横轴82上侧,支撑杆83上端连接支撑横轴83、下端与偏心轮套85铰接,支撑杆盒子84固定装设在机架7上侧,支撑杆83可上下活动地嵌设在支撑杆盒子84内。主轴87嵌合在偏心轮86内带动该偏心轮86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杆83上下活动,从而能够带动中心圆盘81上下活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83、支撑杆盒子84、偏心轮套85、偏心轮86均为两组,并分别位于支撑横轴82的两侧,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图7、图8、图9。具体的,检测组件9包括固定装设于中心圆盘1上的检测固定块91、检测调节块92、顶针固定块93以及顶针94,检测调节块92上端连接检测固定块91、下端连接顶针固定块93;顶针94竖直装设于顶针固定块93下侧,并且其底端正对扭簧插孔20。至于顶针94上可安装有用于感应扭簧的压力感应器、红外感应器等,在此便不再细述。通过设置检测组件9,使得如果扭簧3未能准确地落到扭簧插孔20内时,检测组件9下降时能够感应到扭簧插孔20内没有扭簧3,并将信号反馈给拉链组装机使其作出相应的动作。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一种拉链组装机中的扭簧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转动圆盘1转动到位,使其上一个空置的扭簧定位装置2正对扭簧输送装置4;

2)扭簧输送装置4启动,扭簧震动料斗41中的扭簧3按序落入扭簧传送轨道42中进行传送,直至传送至扭簧传送轨道42的下输出端422,并受到第一挡料杆474的阻挡;

3)推动机构48动作,推动相互连接的左推块471与右推块472同时左移,使得装设在左推块471上的第一挡料杆474与扭簧4脱离,让该扭簧落入下方的扭簧导向块46中的扭簧容置孔461内,并受到装设于扭簧导向块461侧边上的弹性钢片462的支撑;同时,装设在右推块472上的第二挡料杆475左移至顶持住位于该扭簧上方的另一个扭簧,限制其下落;

4)驱动机构44动作,推动送料活动块45前移,使得连接在送料活动块45上的扭簧导向块46前移至扭簧定位装置2上方,并使扭簧容置孔461与开设于扭簧定位装置2上的扭簧插孔20上下相正对;

5)扭簧吹动装置5动作,吹动扭簧4对该弹性钢片462施力,使该弹性钢片462向外弯折,进而将该扭簧吹入扭簧插孔21内;

6)扭簧吹动装置5停止动作,弹性钢片462也随之回复原状;

7)驱动机构44反向动作,带动送料活动块45后移至初始位置;同时,推动机构48也反向动作,带动左推块471与右推块472同时右移,该被第二挡料杆475顶持住的扭簧失去第二挡料杆的支撑力之后,继续下落至被第一挡料杆474顶持住,以备下一次工作。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