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飞轮钻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4172发布日期:2018-12-25 21:0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飞轮钻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飞轮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飞轮加工过程中需对飞轮进行打孔,在对飞轮尽心打孔的时候需对飞轮固定,保持飞轮不会发生任何移动;在飞轮打孔时若对飞轮固定不牢固,飞轮发生偏移,造成打孔过程中飞轮的孔径变大,导致飞轮无法使用;现有的设备通常都是从上之下压紧工件,但是在从上之下压紧工件的时候,因分论的外沿凸出,因此单独从上至下压紧工件,会造成工件的下端面无法有效的进行支撑,导致飞轮在钻孔时发生剧烈抖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汽车飞轮钻孔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飞轮钻孔设备,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固定装置及钻孔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基座、固定部件及与所述固定部件相配合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基座上设有于液压下可上下动作的支撑件,所述固定部件与该支撑件相配合以压紧飞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基座,在对飞轮加工的时候能够对飞轮进行有效的支撑,而在飞轮上个设置支撑件,在对飞轮进行固定的时候,支撑件由下至上运动,固定部件由上至下运动,实现对飞轮的上下端面进行夹紧,在对飞轮进行钻孔的时候,飞轮能够保持稳定不晃动,从而在钻孔的时候,钻出的孔径不会能够达到指定的要求,保障了飞轮使用过程中生产出来之后的精度;同时设置支撑件可根据需要,将飞轮的高度提升,使得飞轮的下端面空出,避免钻头与基座的上端面相接触,既保护了钻头又保护了基座,提升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相连的第一压件、与所述第一压件相配合的第二压件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件前后动作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压件相连;通过设置第一驱动件驱动压件向下运动,从而能够将第一驱动件驱动至指定的高度,对飞轮有效的固定,而设置第二压件则可在第二驱动件的推动下达到指定的位置,扩大第二压件可压制的宽度,从而在需要对飞轮中间处进行钻孔的时候,可压住飞轮的中间处,吸收飞轮上产生的震动,减小飞轮的震动频率,进而保障了飞轮在钻孔时精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压件上的空腔、穿设于所述空腔内的活动杆及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油管,所述活动杆与所述第二压件相连;通过油管、活动杆及空腔的设置具有较大的推力,在对飞轮中间进行钻孔的时候,避免第二压件因震动而向后发生移动,保障钻孔过程中对飞轮固定的稳定性,并且通过油管,其可空腔内通入液压油,液压油可快速将飞轮上的震动传递走,减小飞轮震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连有活塞,该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和套设于所述活塞本体上的V形密封件;设置V形的密封件,其在活塞运动向外运动的时候,密封件的侧壁与空腔的内壁能够紧密的贴合;其贴合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耐磨板,该耐磨板通过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压件可拆卸连接;耐磨板可减小第二压件与飞轮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飞轮与第二压件直接接触而造成金属摩擦,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连接结构可便于在使用的时候,便于对耐磨板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压件上的连接腔和垂直设于所述耐磨板上的连接件;通过连接件插入至连接腔内,其连接方式简单,可轻松的对耐磨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腔包括第一腔室和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横切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腔室相配合的连杆和与所述连杆一体成型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腔室相配合;设置连接头插入至第二腔室内,其不从空腔当中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间的形变间距;设置形变间距可便于在连接头插入至第一腔室的时候,从第一腔室顺利的通过,并且在进入至第二腔室的时候,也可有效的弹开,从而接头无法从第一腔室当中脱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飞轮的固定效果好,钻孔精度高,因而生产出的飞轮质量好,报废率低,而且还避免钻头与基座的上端面相接触,既保护了钻头又保护了基座,提升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C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汽车飞轮钻孔设备,包括工作台1、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固定装置2及钻孔装置3;其中所述工作台1为一金属平台;所述的钻孔装置3为电钻,该钻孔装置3为市场现有产品,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基座21、固定部件22及第一驱动件23,其中所述的第一驱动件23为气缸;所述的基座21为一金属圆台,该基座2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1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所述基座21上设有多个凹槽219,在该凹槽219内设有支撑件211,该支撑件211为金属块,支撑件211在进入凹槽219当中之后,填充整个凹槽219使得整个基座21形成圆台状,在基座21内具有柱形的液压腔218,该液压腔218的底部连通有金属油管,在所述液压腔内218穿入了金属液压杆217,该液压杆217与所述支撑件211相连,使用时,向着液压腔218内充入液压油,使得支撑件211升高,便于支撑件211与固定部件22相配合将飞轮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22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件23相连的第一压件221、第二压件222及第二驱动件223,所述第二驱动件223与所述第一压件221相连;所述的第一压件221为金属块;所述的第二压件222也同样为金属块,并且该第二压件222与所述第一压件2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第一驱动件23与所述第一压件221相连,从而驱动第一压件221上下动作;所述的第二驱动件223连接第一压件221和第二压件222,在第二驱动件223的驱动下,第二压件222沿着水平方向前后动作,从而扩大固定部件可压住飞轮的面积。

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件223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压件221上的空腔281、穿设于所述空腔281内的活动杆282及油管283,所述的空腔为柱形腔室,所述油管283和该空腔281相连通,所述的活动杆为一金属杆,该活动杆282一端第二压件222相连,另一端穿入至空腔281内,并且在穿入空腔281内的端部处连接有活塞284,,该活塞284包括活塞本体285和密封件286,具体的设置为在活塞本体285上设有凹环,所述的密封件286套设在该凹环内,并且该密封件286为圆环,切该密封件286在切断之后,其切面为V形,该密封件286与空腔281的内壁相接触,为了更好地保障第一压件221和第二压件222连接的更加稳定,设置了两个第二驱动件,两个驱动件分别连接第一压件的端部,其中间空出。

为了减小第二压件222与飞轮之间的磨损,所述固定部件22还包括耐磨板224,该耐磨板224为耐磨塑料制成的平板;所述耐磨板224通过一连接结构27与所述第二压件222可拆卸连接;同时在所述耐磨板的下端面上设有耐磨凸部226,该耐磨凸部226包括第一斜面227和第二斜面228,第一斜面227和第二斜面228为对称设置,设置第一斜面227和第二斜面228使耐磨凸部226呈倒置的锥形,减小了耐磨板224与飞轮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到了压强从而提高对飞轮的固定效果。

具体的,所述连接结构27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压件222上的连接腔271和垂直设于所述耐磨板224上的连接件272;其中所述连接腔271包括第一腔室273和与所述第一腔室273相连通的第二腔室274,所述的第一腔室273为一柱形的腔室,所述的第二腔室274为一切面为椭圆状的腔室,并且所述第二腔室274横切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腔室273;所述连接件272包括与所述第一腔室273相配合的连杆275和与所述连杆275一体成型的连接头276,所述连杆275为塑料制成,所述的连接头276为形状与所述第二腔室274形状相同;所述连接头276包括第一连接部277、第二连接部278及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77和第二连接部278间的形变间距279,在对耐磨板进行安装的时候,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向内变形,从而第二连接部穿过第一腔室进而到第二腔室,在到达第二腔室之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弹开,从而保障耐磨板不会从连接腔当中脱开;设置形变间距可便于在连接头插入至第一腔室的时候,从第一腔室顺利的通过,并且在进入至第二腔室的时候,也可有效的弹开,从而接头在无外力拉动下无法从第一腔室当中脱开。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21上设有与所述钻孔装置3相配合的除尘部件25,该述除尘部件25包括由基座21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的接料部251和与所述接料部251相配合的吸尘管道252,所述的接料部251为一喇叭状,所述的吸尘管道252为金属管,该吸持管道252端部连接有吸尘器,在对飞轮钻孔的时候,产生的碎屑会进入至接料部251当中,然后被吸走。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件23与所述第一压件221通过一连接结构4相连,该连接结构4包括连接件41和连接槽42,所述的连接件41为金属杆,在该连接件41上套有一连接螺母43,所述的连接螺母43其内壁的一端具有一圈防脱凸环431,在所述连接件41的上部具有第一防脱环411和第二防脱环412,所述第一防脱环411为卡簧;所述第二防脱环412位于所述第一防脱环411的下方,该第二防脱环412为焊接于连接件41上的金属环;所述的防脱凸环431位于第一防脱环411和第二防脱环412之间;经过第一防脱环411和第二防脱环412的设置,连接螺母43无法从连接件41当中脱落,也无法沿着连接件41向下运动而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42为圆桶装状的凹槽,在该连接槽42内具有多个止转凸部421,所述止转凸部421为沿着连接槽4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件41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了止转凹部413,当所述连接件41插入至连接槽42内的时候,所述的止转凸部421会卡入至止转凹部413内,因此所述的连接件41相对所述第一压件221实现止转配合;在所述第一压件221上设有一锁定通孔200,该锁定通孔200与所述连接槽42相连通;所述锁定通孔200内插有一锁杆201;所述连接件41上具有锁孔410,所述的锁杆201在从锁定通孔200穿入之后,然后可插入至锁孔410内,从而第一压件221和连接件41连接稳定,所述锁杆201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锁定通孔200内具有内螺纹,从而在锁杆201插入至锁孔410之后,转动锁杆201,使得锁杆201与第一压件221螺接。该连接方式避免了第一压件在连接的时候自身转动而造成第一压件出现偏移或者是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保障了第一压件正对于支撑件的上方,从而压件对飞轮的压紧效果好。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