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盖组装机的丝堵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3389发布日期:2019-04-05 19:1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泵盖组装机的丝堵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盖组装的技术领域,具体为泵盖组装机的丝堵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泵盖本体制作完成后,见图1,在泵盖本体1’的三个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丝堵孔2’、单向阀孔3’、加长单向阀孔4’、安装连接孔5’,需安装工艺丝堵、单向阀、加长单向阀,现有的组装通过人工完成,其组装费时费力,且安装精度低,为了能够让泵盖应用于机械组装,其每个结构都需要机械组装,其中在安装单向阀时,单向阀安装完成后需盖装丝堵,由于其设置有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单向阀孔,现有的结构无法做到三个丝堵的精确上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泵盖组装机的丝堵上料机构,其使得丝堵的上料快捷方便、且上料位置精准可靠。

泵盖组装机的丝堵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丝堵料箱,所述丝堵料箱通过直振接入入料平台的入料通道,所述入料通道沿着所述直振的输出方向排布,所述入料通道的长度用于放置三个丝堵,所述入料通道的上方布置有丝堵吸取装置,所述丝堵吸取装置的基座固接于旋转气缸的下部输出端,所述旋转气缸的上部缸座固接于上下气缸的下部输出端,所述上下气缸的缸座固接于导杆型气缸的对应侧输出端,所述导杆型气缸的缸座固装于垂直向支架结构的上部横梁,所述丝堵吸取装置包括基座、三个顺次排布的真空吸头组件,三个所述真空吸头组件的安装座内分别贯穿有两根水平向导柱,所述水平向导柱的两端固装于对应的基座的上凹位置,所述基座的上凹位置包括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上凹尺寸大于第一部分的上凹尺寸、进而形成台阶,丝堵安装状态下位于中部的真空吸头组件的安装座的顶部顶装于台阶,相邻的所述真空吸头组件的安装座间设置有水平弹簧,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固装有水平位移气缸,所述水平位移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最近位置的所述真空吸头组件的安装座,所述真空吸头组件还包括有真空吸头,所述真空吸头垂直向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直向支架结构的中部横梁上固装有CCD相机,所述CCD相机的镜头朝向上布置,所述CCD相机的镜头一侧设置有背光光源,其用于检测丝堵上是否套装有垫圈;

所述水平弹簧套装于所述水平向导柱的对应位置,每个所述真空吸头组件的安装座对应于所述水平弹簧位置设置有内凹安装槽,内凹安装槽确保水平位移气缸直线驱动状态下三个真空吸头组件的安装座并排布置,确保对于丝堵的吸附;

其还包括有负压监测器,所述负压监测器外接对应的所述真空吸头,确保压力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三个丝堵通过直振被输送到入料通道内直线排布后,上下气缸下行动作,使得三个真空吸头吸附对应位置的丝堵,之后上下气缸上行,通过导杆型气缸的水平向运动,导杆型气缸带动丝堵吸取装置移动至泵盖的上方,同时水平位移气缸回收,使得三个真空吸头组件的安装座在水平弹簧、台阶的作用下等间距分隔开,该距离和对应的单向阀孔的距离相同,之后旋转气缸旋转90度,上下气缸下行,将丝堵放入对应的丝堵孔内,完成丝堵的上料作业,其使得丝堵的上料快捷方便、且上料位置精准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适用的泵盖本体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丝堵吸取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泵盖本体1’、丝堵孔2’、单向阀孔3’、加长单向阀孔4’、安装连接孔5”

直振1、入料平台2、丝堵吸取装置3、基座31、真空吸头组件32、安装座33、水平向导柱34、第一部分35、第二部分36、台阶37、水平弹簧38、水平位移气缸39、真空吸头40、内凹安装槽41、旋转气缸4、上下气缸5、导杆型气缸6、输出端61、缸座62、垂直向支架结构7、上部横梁8、中部横梁9、CCD相机10、镜头11、背光光源12、负压监测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泵盖组装机的丝堵上料机构,见图2、图3:其包括丝堵料箱(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结构),丝堵料箱通过直振1接入入料平台2的入料通道,入料通道沿着直振2的输出方向排布,入料通道的长度用于放置三个丝堵,入料通道的上方布置有丝堵吸取装置3,丝堵吸取装置3的基座31固接于旋转气缸4的下部输出端,旋转气缸4的上部缸座固接于上下气缸5的下部输出端,上下气缸5的缸座固接于导杆型气缸6的对应侧输出端61,导杆型气缸6的缸座62固装于垂直向支架结构7的上部横梁8,丝堵吸取装置3包括基座31、三个顺次排布的真空吸头组件32,三个真空吸头组件32的安装座33内分别贯穿有两根水平向导柱34,水平向导柱34的两端固装于对应的基座32的上凹位置,基座的上凹位置包括有第一部分35、第二部分36,第二部分36的上凹尺寸大于第一部分35的上凹尺寸、进而形成台阶37,丝堵安装状态下位于中部的真空吸头组件32的安装座33的顶部顶装于台阶37,相邻的真空吸头组件32的安装座33间设置有水平弹簧38,基座31靠近第一部分35的端部固装有水平位移气缸39,水平位移气缸39的输出端固接最近位置的真空吸头组件32的安装座33,真空吸头组件32还包括有真空吸头40,真空吸头40垂直向布置;直向支架结构7的中部横梁9上固装有CCD相机10,CCD相机10的镜头11朝向上布置,CCD相机10的镜头11一侧设置有背光光源12。

水平弹簧38套装于水平向导柱34的对应位置,每个真空吸头组件32的安装座33对应于水平弹簧位置38设置有内凹安装槽41,内凹安装槽41确保水平位移气缸直线驱动状态下三个真空吸头组件32的安装座33并排布置,确保对于丝堵的吸附;

其还包括有负压监测器13,负压监测器13外接对应的真空吸头40,确保压力状态。

其工作原理如下:三个丝堵通过直振被输送到入料通道内直线排布后,上下气缸下行动作,使得三个真空吸头吸附对应位置的丝堵,之后上下气缸上行,通过导杆型气缸的水平向运动,带动三个丝堵置于对应的CCD相机的镜头之上,开动背光光源,之后CCD相机拍照检测丝堵内是否有垫圈,如果检测NG,则后续工位不安装,最后进入NG流道排出,如果检测正常,则导杆型气缸带动丝堵吸取装置移动至泵盖的上方,同时水平位移气缸回收,使得三个真空吸头组件的安装座在水平弹簧、台阶的作用下等间距分隔开,该距离和对应的单向阀孔的距离相同,之后旋转气缸旋转90度,上下气缸下行,将丝堵放入对应的已经安装单向阀的单向阀孔内,完成丝堵的上料作业,其使得丝堵的上料快捷方便、且上料位置精准可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