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门窗钻铣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0269发布日期:2019-03-05 19:03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门窗钻铣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门窗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门窗钻铣床。



背景技术:

铝合金门窗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各种类型的孔、槽的铣削加工,其一般是通过仿形铣床或者数控加工中心完成铝合金门窗孔、槽的加工作业。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88755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型材定位架,包括有固定于地面上的U型支撑架以及设置于其上的两导轨,导轨包括有连接器、L型固定导轨以及L型活动导轨。连接器设置为C型并与U型支撑架相连接,且连接器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通槽内滑动设置有带有螺母的螺柱;L型固定导轨与连接器固定连接,而L型活动导轨与螺柱固定连接并沿通槽滑移设置。型材定位架配合钻铣床使用,L型活动导轨与L型固定导轨相配合,以实现对不同型号的型材的有效牢固夹持,提高了铝合金门窗铣削作业的加工作业效率。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要推动L型活动导轨整体沿通槽滑动并将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压紧于L型固定导轨上。因L型活动导轨的长度较长,使用者需要反复调整以使得L型活动导轨的侧面贴紧于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侧面,劳动强度大且不便于操作,导致铝合金门窗铣削作业的加工作业效率降低,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门窗钻铣床,通过多组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的配合夹持固定铝合金门窗型材,便于使用者操作,且有利于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进而达到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门窗钻铣床,包括有床身以及设置于床身上的用于钻铣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钻铣头,且所述床身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有设置于支架上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沿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并配合固定夹板夹持固定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所述导轨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活动夹板上设置有用于锁定其位置的第一锁定组件,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有竖直穿设活动夹板和导向槽的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螺纹柱的下端形成有锁紧块,且所述锁紧块位于导轨的下方;当所述第一螺纹柱向上运动,且所述锁紧块抵紧于导轨的底面时,所述活动夹板锁定于导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组成的夹持单元相配合夹持铝合金门窗型材,并在第一锁定组件作用下锁定活动夹板,从而完成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夹持固定作业,再由床身和钻铣头进行铣削作业。以多组夹持单元中的多块活动夹板相配合的夹持固定方式取代整块夹板的夹持固定方式,化整为零,以便于使用者操作,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进而达到提高铝合金门窗型材的铣削作业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导轨与滑轨垂直设置,所述导轨与滑轨之间连接有滑块,且所述导轨沿滑轨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于锁定其位置的第二锁定组件,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包括有水平穿设滑块并与滑块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柱以及连接于第二螺纹柱端部的第二手柄;当所述第二螺纹柱抵紧于滑轨的侧壁时,滑块锁定于所述滑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可沿滑轨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并在第二锁定组件的作用下锁定导轨。使用者可根据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实际规格,调整相邻导轨之间的间距,甚至可以增添或减少夹持单元的数量,从而达到稳固夹持铝合金门窗型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夹板上设置有二次夹持组件,所述二次夹持组件包括有用于提供夹紧力的驱动件以及夹设于驱动件和活动夹板之间的垫块,所述驱动件设置为气缸,且三者之间通过螺丝穿设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手动驱动活动夹板滑动至铝合金门窗型材的侧边并锁定,再通过驱动件加持固定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两级夹持固定的锁定方式,有利于提高铝合金门窗型材夹持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夹板设置为L型板件,所述活动夹板包括有用于设置第一锁定组件的水平部以及用于调节驱动件竖直高度的竖直部,且所述竖直部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且所述驱动件、垫块与滑槽之间通过螺丝穿设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根据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实际规格,调节驱动件的竖直高度,从而达到调节铝合金门窗型材上的夹持点位置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铝合金门窗型材夹持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一体成型有用于加强活动夹板的结构强度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起到提高活动夹板的结构强度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夹持单元的夹持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夹紧块,且所述夹紧块均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于相应的活动夹板或固定夹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块替代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与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直接接触,既起到保护铝合金门窗型材的作用,又起到提高夹持作业稳定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初始位置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固定于支架上的固定座以及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竖直设置并与夹持固定后的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端部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既起到限制铝合金门窗型材从支架上脱落的作用,又起到零点起始位的作用,钻铣头在进行编程时可以限位板的位置作为起始点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与固定座相铰接,且所述限位板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用于提供驱动力的动力件以及用于连接动力件与限位板的连接件,所述动力件设置为气缸,气缸竖直设置,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限位板相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竖直设置,有利于节省工作空间;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件与限位板相连接并驱动限位板翻转,当使用者需要放置或取下铝合金门窗型材时,可向下转动限位板,以便于使用者取下或者放置铝合金门窗型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限位板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一体成型于固定座上的支撑座以及穿设支撑座的第三螺纹柱;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抵接于所述限位板的正面,穿设所述支撑座的第三螺纹柱垂直于限位板并抵接于限位板的反面,且所述第三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母作用下锁定于支撑座上的第三螺纹柱抵接于限位板的反面,起到抵消铝合金门窗型材抵接于限位板正面的作用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外罩设有用于收集废屑的收集罩,且所述收集罩的底部抽拉设置有收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铣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收集于收集罩内,且使用者可通过收集槽进行定期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以多组夹持单元中的多块活动夹板相配合的夹持固定方式取代整块夹板的夹持固定方式,化整为零,以便于使用者操作,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进而达到提高铝合金门窗型材的铣削作业效率的目的;

其二:由手动夹持固定和气动夹持固定相结合构成的两级固定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夹持固定的稳固性,又有利于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其三:由限位板和固定座构成的限位装置既起到限制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脱离导轨的作用,又起到零点起始位的作用,以便于使用者对钻铣头进行编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铝合金门窗钻铣床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要用于展示支架与夹持单元的连接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主要用于展示第二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主要用于展示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床身;11、收集罩;12、收集槽;2、钻铣头;3、工作平台;4、支架;41、滑轨;42、滑块;421、第一缺口;43、第二锁定组件;431、第二螺纹柱;432、第二手柄;433、第二缺口;5、夹持单元;51、导轨;511、导向槽;52、固定夹板;53、活动夹板;531、竖直部;532、水平部;533、加强筋;534、滑槽;54、夹紧块;55、第一锁定组件;551、第一螺纹柱;552、第一手柄;553、锁紧块;6、二次夹持组件;61、驱动件;62、垫块;7、限位装置;71、限位板;72、固定座;8、驱动组件;81、动力件;82、连接件;9、支撑组件;91、支撑座;92、第三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铝合金门窗钻铣床,包括有水平设置于地面上的床身1以及设置于床身1上的钻铣头2,钻铣头2在电控箱的控制下沿床身1运动并铣削铝合金门窗型材。床身1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平台3,工作平台3包括有支架4以及设置于支架4上的若干夹持单元5。结合图2所示,夹持单元5包括有设置于支架4上的导轨51,导轨51上设置有固定夹板52和活动夹板53,活动夹板53沿导轨51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并配合固定夹板52夹持固定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从而完成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夹持固定作业。

如图2所示,支架4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41,导轨51与滑轨41垂直设置,且滑轨41与导轨51之间连接有若干滑块42,导轨51即可沿滑轨41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节相邻夹持单元5之间的间距,再根据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实际规格,调节活动夹板53与固定夹板52之间的间距,从而完成夹持固定作业之前的预调节作业。

结合图3和图6所示,滑块42上设置有用于锁定其位置的第二锁定组件43,第二锁定组件43包括有水平穿设滑块42并与滑块42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柱431以及固定于第二螺纹柱431延伸出滑块42的端部上的第二手柄432;使用者通过第二手柄432驱动第二螺纹柱431转动并抵紧于滑轨41(参照图2所示)的侧壁,以锁定滑块42,进而达到锁定夹持单元5的目的。滑块4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缺口421,第二螺纹柱431上开设有第二缺口433,只有当使用者驱动第二螺纹柱431转动并抵紧滑轨41,且第一缺口421和第二缺口433相对正时,才可确认完成夹持单元5的锁定作业。

结合图3和图5所示,为了达到锁定活动夹板53的目的,上述活动夹板53上设置有用于锁定其位置的第一锁定组件55,第一锁定组件55包括有竖直穿设活动夹板53的第一螺纹柱551以及设置于第一螺纹柱551的上端的第一手柄552。导轨5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511,第一螺纹柱551向下延伸并穿设导向槽511,且第一螺纹柱551穿设出导向槽511的下端形成有锁紧块553。当使用者通过第一手柄552驱动第一螺纹柱551向上运动,且锁紧块553抵紧于导轨51的下底面时,活动夹板53锁定于导轨51上。

如图3所示,活动夹板53和固定夹板52上均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有夹紧块54,两夹紧块54相配合完成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夹持固定作业。固定夹板52竖直设置,且固定夹板52设置为板件结构并通过螺丝穿设锁定于导轨51的端部;活动夹板53设置为L型板件结构,且活动夹板53包括有用于设置第一锁定组件55的水平部532以及用于调节夹紧块54竖直高度的竖直部531。活动夹板53的竖直部531朝向固定夹板52设置,且竖直部531上设置有二次夹持组件6,二次夹持组件6包括有用于提供夹紧力的驱动件61以及夹设于驱动件61和活动夹板53之间的垫块6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61设置为气缸,且夹紧件固定于气缸的活塞杆上;竖直部531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滑槽534,驱动件61、垫块62与滑槽534三者之间通过螺丝穿设锁定。使用者手动驱动活动夹板53沿滑槽534滑动至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侧边,再通过气缸驱动活动夹板53的夹紧块54将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抵紧于固定夹板52的夹紧块54上。

为了达到加强活动夹板53的结构强度的目的,竖直部531与水平部532之间一体成型有加强筋533,且加强筋533设置为三角形结构,进而达到提高夹持单元5使用稳定性的目的。

结合图2和图4所示,支架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初始位置的限位装置7,限位装置7包括有一体成型于支架4上的固定座72以及铰接于固定座72上的限位板71;限位板71转动至竖直设置并与夹持固定后的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端部相抵接,以限制其脱离导轨51。限位板71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包括有用于提供驱动力的动力件81以及用于连接动力件81与限位板71的连接件82,在本实施例中动力件81设置为气缸,气缸竖直设置并固定于固定座72的侧壁上,连接件82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螺纹连接,而连接件82的另一端与限位板71相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伸缩带动限位板71翻转,限位板71既起到限位的作用,又起到初始零点位的作用。

如图4所示,固定座72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限位板71的两组支撑组件9,两支撑组件9对称设置于固定座72的两端,且支撑组件9包括有一体成型于固定座72上的支撑座91以及水平穿设支撑座91的第三螺纹柱92,第三螺纹柱9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当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抵接于限位板71的正面时,第三螺纹柱92垂直于限位板71并抵接于限位板71的反面,并通过螺母锁定第三螺纹柱92,以抵消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作用于限位板71的冲击力。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使用者收集铣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上述支架4外罩设有收集罩11,且收集罩11的底部抽拉设置有三收集槽12。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操作人员根据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实际规格调整相邻夹持单元5的间距,并通过第二手柄432驱动第二螺纹柱431抵紧于滑轨41的侧壁,且需保证第一缺口421与第二缺口433相对正,从而完成夹持单元5的间距调节作业;

操作人员再通过动力件81驱动限位板71翻转至竖直位置,然后将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水平搭接于各导轨51上,并使其靠近限位板71的一端抵接于限位板71的正面;操作人员手动驱动活动夹板53沿滑槽534滑动至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侧边缘处,并通过第一手柄552驱动第一螺纹柱551转动,直至锁紧块553抵接于导轨51的下底面为止,再通过驱动件61驱动活动夹板53的夹紧块54将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抵紧于固定夹板52的夹紧块54上;

最后转动第三螺纹柱92直至其抵紧于限位板71的反面为止,再通过螺母完成锁定,从而完成待加工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夹持稳固作业,随后即可进行铣削作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