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镭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1993发布日期:2019-03-30 08:02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镭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镭雕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镭雕装置。



背景技术:

镭雕加工,又名激光加工,是20世纪人类的四大发明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21世纪号称人类已经进入光电子时代,作为能量光电子的激光技术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由于镭雕光束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四大特性,因此就给镭雕加工带来一些其它加工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性。由于它是无接触加工,对材料无直接冲击,因此无机械变形;镭雕加工过程中无“刀具”磨损,无“切削力”作用于材料;镭雕加工过程中,镭雕光束能量密度高,加工速度快,并且是局部加工,对非镭雕照射部位没有或影响极小,所以镭雕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产品表面打码或雕刻图案上。

在笔记本电脑外壳完成注塑成型与去毛边的操作后,需要在其表面进行激光镭雕打码操作。现有的只具有一个镭雕头的激光镭雕机往往不能对笔记本电脑外壳工件的多处指定位置进行激光镭雕打码操作,当需要对同一笔记本电脑外壳工件进行多处激光镭雕打码时,需要人工移动笔记本电脑外壳工件的位置或者将笔记本电脑外壳工件取下放到另一台镭雕机上,此方法会严重制约生产效率,而且会增加人工劳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镭雕台一次对一个部位进行镭雕加工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旋转式镭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镭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焊接有旋转仓,所述旋转仓为方形的盒体结构,所述旋转仓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分别与旋转仓的上壁和下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使用平键过盈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蜗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旋转仓的侧面使用螺栓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与第二锥齿轮焊接固定,所述转轴向上贯穿旋转仓的上壁并焊接有转盘,所述蜗轮啮合有蜗杆,所述旋转仓内使用螺栓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焊接有升降仓,所述升降仓上壁开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滑动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上啮合有直齿圆柱齿轮,所述升降仓的侧壁贯穿设置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升降仓的侧壁使用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齿轮轴的右侧焊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连接有摇把,所述齿条板的上端焊接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螺栓连接有镭雕头。

优选地,所述旋转仓的右壁与升降仓的左壁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传动比为1:1,所述蜗杆与蜗轮的传动比为20:1。

优选地,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采用华特牌型号为YE2-4的恒速电动机。

优选地,所述摇把上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完成一个区域的镭雕加工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即可带动转盘转动,进而使镭雕头能够对不同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区域进行镭雕加工,避免用手移动笔记本电脑外壳时造成的额外时间成本;

2.当需要对转盘进行细微的旋转操作时,打开第二伺服电机,由于蜗杆与蜗轮之间有较大的传动比,所以能够细微调整转盘的转动角度,使镭雕位置更加精细,提高产品的价值;

3.当遇到边缘较高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时,转动摇把使镭雕头升高即可避免在放置笔记本电脑外壳时与镭雕头发生碰撞,保护镭雕头不被撞击,增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旋转式镭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旋转式镭雕装置的蜗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旋转仓、3升降仓、4转轴、5蜗轮、6第一锥齿轮、7转盘、 8第二锥齿轮、9第一伺服电机、10蜗杆、11第二伺服电机、12齿轮轴、13直齿圆柱齿轮、14转动杆、15摇把、16齿条板、17水平杆、18镭雕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旋转式镭雕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焊接有旋转仓2,旋转仓2为方形的盒体结构,旋转仓2上设有转轴4,转轴4分别与旋转仓2的上壁和下壁转动连接,旋转仓2的上壁和下壁均设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旋转仓过盈配合,滚动轴承内圈和转轴4过于配合,转轴4使用平键过盈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和蜗轮5,第一锥齿轮6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旋转仓2的侧面使用螺栓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9,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上与第二锥齿轮 8焊接固定,转轴4向上贯穿旋转仓2的上壁并焊接有转盘7,蜗轮5啮合有蜗杆10,旋转仓2内使用螺栓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1,第二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与蜗杆10焊接固定;

参照图1-2,底座1上焊接有升降仓3,升降仓3上壁开有方形孔,方形孔内滑动连接有齿条板16,齿条板16上啮合有直齿圆柱齿轮13,升降仓3的侧壁贯穿设置有齿轮轴12,齿轮轴12与升降仓3的侧壁使用滚动轴承转动连接,齿轮轴12的右侧焊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转动连接有摇把 15,齿条板16的上端焊接有水平杆17,水平杆17上螺栓连接有镭雕头18;旋转仓2的右壁与升降仓3的左壁焊接固定,可以使旋转仓2和升降仓3之间保持更牢固的连接关系,第一锥齿轮6与第二锥齿轮8的传动比为1:1,蜗杆10与蜗轮5的传动比为20:1,当需要进行较为明显的宣传转盘7操作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9即可,若需继续细微的旋转操作,则应断开第一伺服电机9的电源,并打开第二伺服电机11,蜗杆10与蜗杆5之间的较大传动比能够更加便于控制转盘 7旋转的角度,第一伺服电机9和第二伺服电机11均采用华特牌型号为YE2-4 的恒速电动机,摇把15上设置有防滑纹,便于使用操作,避免引汗水导致无法握紧摇把。

本实用新型中,将需要进行镭雕加工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放置在转盘上,启动镭雕头,完成这一区域的镭雕加工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9,第一伺服电机9带动第二锥齿轮8转动,第二锥齿轮8通过啮合作用带动第一锥齿轮6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6与转轴4固定连接,所以转轴4随第一锥齿轮6一起转动,进而带动转盘7转动,使放置于转盘7上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相对镭雕头18进行了位置变换即,此时再次打开镭雕头18即可完成另一区域的镭雕加工;

当位于转盘7上的笔记本电脑外壳需进行细微的转动时,此时若再次开启第一伺服电机9则易产生较大的转动,固此时应保持第一伺服电机9为断电状态,打开第二伺服电机11,第二伺服电机11带动蜗杆10转动,蜗杆10通过啮合作用带动蜗轮5转动,由于蜗杆10与蜗轮5之间的传动比为20,既蜗杆10转动 20圈,蜗轮仅转动1圈,此时能够对转盘7进行细微的角度调整,便于使镭雕的位置更加的精确;

当加工不同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时,由于可能存在笔记本电脑外壳边缘区域过高的情况,虽然镭雕加工时,镭雕头18的高度足够不会触碰到笔记本电脑外壳,但若不调整镭雕头18的高度,在向转盘7上放置笔记本电脑外壳时极易与镭雕头18发生碰撞的情况,本实用中为了保护镭雕头18不受碰撞,设置了可升高镭雕头18的部分结构,当需要升高镭雕头18的高度时,转动摇把15,摇把15带动转动杆14绕齿轮轴12转动,带动齿轮轴12转动,齿轮轴12带动与其固定的直齿圆柱齿轮13转动,直齿圆柱齿轮13通过啮合作用带动齿条板16向上滑动,带动水平杆17和镭雕头18向上运动,完成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放置后,只需松手,齿条板16便会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使镭雕头18恢复正常的工作高度;值得说明的是,镭雕头18的镭雕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再次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