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端面钻孔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1010发布日期:2019-01-25 17:5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齿轮端面钻孔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端面钻孔工装,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轮的加工制造就要很严格了,齿轮在铸造完成后,需要在齿轮的端面上进行打孔,便于注入润滑油等。在钻孔时,就需要对齿轮进行夹紧。以往在夹紧时是用卡爪或其他夹具夹持齿轮的周向,对于不同类型的齿轮需要不同的夹具来进行夹紧,就需要制造不同的夹具,浪费资源,成本较高。而且在对齿轮进行端面钻孔之前需要对齿轮进行中心定位,操作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的齿轮端面钻孔工装,而且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尺寸的齿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齿轮端面钻孔工装,包括支架,支架设有桌面,桌面的中心开设有一个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上放置有芯轴,芯轴为阶梯芯轴,在桌面下方设有一个气缸,气缸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桌面下端,气缸的活塞杆穿过阶梯通孔,活塞杆的上部为外螺纹段,外螺纹段上螺纹安装有压爪,桌面上还开设有两个条形孔,条形孔与桌面的同一条直径重合,每个条形孔上均设有一套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对待钻孔的齿轮限位可靠,操作方便、快捷,而且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尺寸的齿轮。

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穿过条形孔设置的L型限位杆,L型限位杆的下端固定设有螺母板,螺母板上开设有一个光孔和一个螺纹孔,每套限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桌面下端面上的两个丝杠支撑座,穿过两个丝杠支撑座和L型限位杆上的螺纹孔设有丝杠,丝杠的末端设有把手,穿过两个丝杠支撑座和L型限位杆上的光孔设有光杠。

进一步优选所述L型限位杆呈倒立设置,且L型限位杆的尾端为倒角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对待钻孔的齿轮限位可靠,操作方便、快捷,而且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尺寸的齿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桌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螺母板和L型限位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桌面;3、气缸;4、活塞杆;5、外螺纹段;6、压爪;7、条形孔;8、阶梯通孔;9、芯轴;10、丝杠;11、丝杠支撑座;12、把手;13、光杠;14、螺母板;15、L型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齿轮端面钻孔工装,包括支架1,支架1设有桌面2,桌面2的中心开设有一个阶梯通孔8,阶梯通孔8上放置有芯轴9,芯轴9为阶梯芯轴9,在桌面2下方设有一个气缸3,气缸3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桌面2下端,气缸3的活塞杆4穿过阶梯通孔8,活塞杆4的上部为外螺纹段5,外螺纹段5上螺纹安装有压爪6,桌面2上还开设有两个条形孔7,条形孔7与桌面2的同一条直径重合,每个条形孔7上均设有一套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穿过条形孔7设置的L型限位杆15,L型限位杆15呈倒立设置,且L型限位杆15的尾端为倒角设计,L型限位杆15的下端固定设有螺母板14,螺母板14上开设有一个光孔和一个螺纹孔,每套限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桌面2下端面上的两个丝杠支撑座11,穿过两个丝杠支撑座11和L型限位杆15上的螺纹孔设有丝杠10,丝杠10的末端设有把手,穿过两个丝杠支撑座11和L型限位杆15上的光孔设有光杠13。

工作过程:

每一种尺寸和每一种型号的齿轮都有与自己相适用的芯轴9,芯轴9的直径要与其对应的齿轮的内径相同,将芯轴9放置在阶梯通孔8内,再将待钻孔的齿轮放置在芯轴9上,操作气缸3带动压爪6下移将齿轮压住,而后操作丝杠10转动带动L型限位杆15向内移动,移动到L型限位杆15顶紧齿轮为止;需要更换齿轮钻孔时,卸下压爪6,在操作操作丝杠10转动带动L型限位杆15向内移动,取下转好孔的齿轮和芯轴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