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切割带锯床的包纳式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100发布日期:2019-03-14 00:3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切割带锯床的包纳式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锯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筋切割带锯床的包纳式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钢筋在成批量锯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带锯床这种具有较大工作强度的设备,传统的将这些钢筋夹持在一起所用到的方法只是通过一块压板上下把成批的钢筋压紧,但是这种方法只是将这批钢筋上下压紧,各钢筋之间的间隔不好把控,所以有很多钢筋之间还具有间隙,这会使得带锯床的夹持部件设备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钢筋切割带锯床的夹持部分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钢筋切割带锯床的包纳式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钢筋切割带锯床的包纳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置底板上的上压板、包纳板,底板的表面为平面且底板上对称设有两个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设有一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升降驱动部件,上压板连接在升降驱动部件上并能在该升降驱动部件的作用下上下升降,上压板的底部具有弧度,支撑座上分别对向设有伸缩驱动部件,包纳板有两个分别连接在伸缩驱动部件,这两个包纳板相对对向设置,两个包纳板在独自的伸缩驱动部件作用下能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包纳板呈弧形,包纳板的端部等均间隔开设有若干条状槽,使包纳板的该端部呈耙状,条状槽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条状槽的宽度一致,两个包纳板错开设置且错开间距尺寸为条状槽的宽度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能将呈捆状的钢筋原料进行包纳夹持,并大幅度地将它们挤压在一起以消除间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夹持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包纳板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包纳板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上压板;3、包纳板;4、支撑座;5、升降驱动部件;6、条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包纳式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和设置底板1上的上压板2、包纳板3,底板1的表面为平面且底板1上对称设有两个支撑座4,支撑座4的顶部设有一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升降驱动部件5,上压板2连接在升降驱动部件5上并能在该升降驱动部件5的作用下上下升降,支撑座4上分别对向设有伸缩驱动部件,包纳板3有两个分别连接在伸缩驱动部件,这两个包纳板3相对对向设置,两个包纳板3在独自的伸缩驱动部件作用下能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包纳板3呈弧形,包纳板3的端部等均间隔开设有若干条状槽6,使包纳板3的该端部呈耙状,条状槽6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条状槽6的宽度一致,两个包纳板3错开设置且错开间距尺寸为条状槽6的宽度尺寸。

本设计针对的主要是包装成整捆式的钢筋,原先这些钢筋都需要拆卸来再一个个放置平放好后才能进行夹持,而本设计简化了这一过程,可以直接将整捆钢筋放置在底板1上,然后启动伸缩驱动部件,使得两个包纳板3靠拢,将整捆钢筋包拢在包纳板3内,再启动升降驱动部件5,使上压板2下压将这捆钢筋上下压紧。

在这里很关键的技术点是:包纳板3必须是做成弧形的,因为整捆钢筋两侧在被逐渐挤压的过程中会逐渐的散落,最终这捆钢筋从截面方向上看会形成下多上少的小山形状,所以将包纳板3制成弧形,其两个包纳板3从截面方向上看,上方的开口小,而下方的开口大,才能实现对整根钢筋的包纳功效。

而由于捆式钢筋的包装规格也不同,有些包装的钢筋数量多,有些包装的钢筋数量少,在包纳钢筋数量足够多的钢筋捆时,包纳盘必定可以完成两侧挤压包纳的效果,但是在包纳钢筋数量过少的钢筋捆时,有时候会产生包纳板3上方已经接触,但是实际却还没有挤压到钢筋捆的情况,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设计将包纳板3的上端制成了耙状,并且两个包纳板3错开设置,使两个包纳板3上的条状槽6能嵌入齿内,这样两个包纳板3在上表面接触后还是能相互进行靠近,便能实现包纳小规格钢筋捆了。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