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网编织机的输线定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2756发布日期:2019-04-12 23:5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丝网编织机的输线定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线定子,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网编织机的输线定子。



背景技术:

在塑管生产领域,经常在塑管内部敷设一层钢丝网,用以加强其整体强度。目前常规做法是将塑管内层制作出来后,在其外表面采用编织机编织一层钢丝网敷设在其表面;然后在其外表面敷设一塑料外层,以此完成塑管的制作。但现有的钢丝网编织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其输线定子是通过滑动导向的方式,引导编织钢丝前行的,因此其经常发生断线的问题;严重影响公司的生产;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输线定子,以解决现有输线定子存有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以解决现有输线定子存有的极易发生断线问题的钢丝网编织机的输线定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丝网编织机的输线定子,它由支撑转轴、储线盘、支撑底板、面板、滑板、水平滚轮、竖直滚轮A和竖直滚轮B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转轴上通过装配螺母和挡片活动装有储线盘;储线盘一侧的支撑转轴上固装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通过错位状设置的滑杆固装有面板;滑杆上通过缓冲弹簧滑动装有滑板;滑板上装有水平滚轮;水平滚轮一侧的滑板上装有竖直滚轮A;竖直滚轮A一侧的面板内侧装有竖直滚轮B;竖直滚轮A和竖直滚轮B呈相向设置;竖直滚轮B上方的面板上设置有出线孔。

所述的支撑转轴为阶梯轴;支撑转轴上活动套装有储线盘;储线盘一侧的支撑转轴端头通过螺纹连接的装配螺母装有挡片;支撑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装配环槽。

所述的储线盘为截面为“工”字形的圆筒体;储线盘上缠绕有编织钢丝。

所述的水平滚轮、竖直滚轮A和竖直滚轮B的圆周面上均设置有绕线槽;出线孔与竖直滚轮A绕线槽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竖直滚轮B的安装位置位于出线孔的下方。

所述的编织钢丝的一端从内侧面绕过水平滚轮后,再从竖直滚轮B的下方绕至竖直滚轮B的上方,随后从竖直滚轮A的下方绕至其上方;并最终通过出线孔输出。

所述的水平滚轮一侧通过支撑板倾斜状安装有引线轮;引线轮内侧的引线槽与水平滚轮的绕线槽右侧呈相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钢丝网编织机的输线定子,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即具备储线功能,又具备缓冲功能,使该输线定子在工作过程中,编织钢丝既能保持紧绷的状态,又解决了现有输线定子存有的极易发生断线的问题,满足了企业生产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滚轮和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转轴,2、储线盘,3、支撑底板,4、面板,5、滑板,6、水平滚轮,7、竖直滚轮A,8、竖直滚轮B,9、装配螺母,10、挡片,11、滑杆,12、缓冲弹簧,13、出线孔,14、编织钢丝,15、支撑板,16、引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钢丝网编织机的输线定子由支撑转轴1、储线盘2、支撑底板3、面板4、滑板5、水平滚轮6、竖直滚轮A7和竖直滚轮B8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1)。

支撑转轴1为阶梯轴;支撑转轴1上活动套装有储线盘2;储线盘2为截面为“工”字形的圆筒体;储线盘2上缠绕有编织钢丝14。

储线盘2一侧的支撑转轴1端头通过螺纹连接的装配螺母9装有挡片10;挡片10能够将储线盘2限定在支撑转轴1上,以防止其方式脱落事故。当储线盘2上的编织钢丝14输出完毕后,需将装配螺母9拧开后装上缠绵编织钢丝14的新的储线盘2安装在支撑转轴1上,以便于其进入下个工作循环。支撑转轴1的另一端设置有装配环槽。该输线定子通过装配环槽活动安装在钢丝网编织机上。

储线盘2一侧的支撑转轴1上固装有支撑底板3;支撑底板3上通过错位状设置的滑杆11固装有面板4;滑杆11上通过缓冲弹簧12滑动装有滑板5;滑板5的内侧面上装有水平滚轮6;水平滚轮6一侧的滑板5上装有竖直滚轮A7;竖直滚轮A7一侧的面板4内侧装有竖直滚轮B8;竖直滚轮A7和竖直滚轮B8呈相向设置。

水平滚轮6、竖直滚轮A7和竖直滚轮B8的圆周面上均设置有绕线槽;设置绕线槽的目的在于:以使工作时编织钢丝14能够沿着绕线槽绕过各滚轮,并带动各滚轮同步转动,如此既能避免编织钢丝14与各滚轮之间发生脱离接触的问题,又能通过绕线槽与各滚轮保持滚动连接,进而避免了编织钢丝14与各滚轮之间发生摩擦磨损的问题。

竖直滚轮B8上方的面板4上设置有出线孔13。出线孔13与竖直滚轮A7绕线槽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竖直滚轮B8的安装位置位于出线孔13的下方。如此设置出线孔13的目的在于:以使编织钢丝14从竖直滚轮A7绕线槽的上端输出后能够直接进入到出线孔13中,进而避免了出线孔13处于其他位置时,编织钢丝14需倾斜一定角度并与出线孔13发生一定摩擦后才能进入到出线孔13中问题的发生。

该输线定子工作时,储线盘2的编织钢丝14的一端从内侧面绕过水平滚轮6后(参见说明书附图1),再从竖直滚轮B8的下方绕至竖直滚轮B8的上方,随后从竖直滚轮A7的下方绕至其上方;并最终通过出线孔13输出(参见说明书附图2),编织钢丝14输出后与穿过钢丝网编织机的塑管内层连接;塑管内层动作时不断牵引编织钢丝14移动;从而将储线盘2上的编织钢丝14通过上述路径逐步敷设到塑管内层的表面。

在上述编织钢丝14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前行的过程中,编织钢丝14将通过竖直滚轮A7和水平滚轮6将部分牵引力施加到滑板5,并使滑板5始终具有压迫缓冲弹簧12的趋势,如此在缓冲弹簧12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滑板5通过竖直滚轮A7和水平滚轮6将始终使编织钢丝14保持紧绷状态,由此保证了编织钢丝14能够呈紧绷状态缠绕在塑管内层的表面上,满足了钢丝网编织机的使用要求。

而且该输线定子工作时,编织钢丝14是在水平滚轮6、竖直滚轮A7和竖直滚轮B8的引导下前行的,其与各滚轮均保持滚动连接,由此避免了编织钢丝14发生滑动磨损导致的极易断裂的问题。

此外该输线定子工作时水平滚轮6、竖直滚轮A7和竖直滚轮B8上储存有一定的编织钢丝14,当编织钢丝14的牵引速度突然加快时,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滑板5能够向面板4移动一段距离,如此即可释放一部分编织钢丝14,进而避免了编织钢丝14的牵引速度突然加快时,扯断编织钢丝14的问题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水平滚轮6一侧通过支撑板15倾斜状安装有引线轮16;引线轮16内侧的引线槽与水平滚轮6的绕线槽右侧呈相向设置(参见说明书附图3)。从该输线定子的工作过程可以明确得出,编织钢丝14绕过水平滚轮6后是呈一定角度进入到竖直滚轮B8中的(参见说明书附图2),如此编织钢丝14输出水平滚轮6的过程中极易与其绕线槽的内侧发生摩擦,进而极易造成编织钢丝14磨损的问题。设置引线轮16后,其编织钢丝14从水平滚轮6输出后,其将在引线轮16引导在进入到竖直滚轮B8。如此编织钢丝14将直接呈水平的方式输出水平滚轮6,从而避免了其与绕线槽的内侧发生摩擦的问题,降低了编织钢丝14磨损断裂的风险。

该钢丝网编织机的输线定子,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解决了现有输线定子存有的极易发生断线的问题,满足了企业生产使用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