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7399发布日期:2019-06-18 23:4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线。



背景技术:

目前,机床常被广泛应用于加工行业,并用于加工工件。而目前,在加工过程中,常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将工件从载料盘移送至机床上,但人工手动将工件移送至机床上,存在操作人员手部与机床的刀具误碰撞而造成被机床的刀具误切伤的风险,从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线,其通过采用第一承载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放置区、上料机械手、机床、移送机械手的结合设计,并通过合理设置移送机械手,从而可利用上料机械手将工件从第一承载台承载的载料盘移送至放置区,并利用移送机械手将工件从放置区移送至机床上,从而无需人工手动将工件从载料盘移送至机床上,以避免因操作人员手动将工件移送至机床上而造成手部被机床的刀具切伤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加工线,包括用于承载载料盘的第一承载台、用于驱动第一承载台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放置区、用于将工件从第一承载台承载的载料盘处移送至放置区的上料机械手、机床、以及用于将工件从放置区移送至机床上的移送机械手;所述移送机械手包括持件机构、用于带动持件机构水平移动的第一平移驱动机构;所述持件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座、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座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升降座上并用于取放工件的工件取放机构。

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齿轮、用于驱动齿轮旋转的第一动力装置、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并与齿条连接的第一移动座;所述持件机构设置在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用于为齿轮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连接。

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枢接在第一移动座上的第一主动轮、枢接在第一移动座上的第一从动轮、设置在第一移动座上并用于驱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绕设于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升降座与第一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机体固定在第一移动座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轮连接。

该加工线还包括基座、用于承载载料盘的第二承载台、用于驱动第二承载台升降的第三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上并用于将载料盘从第一承载台移送至第二承载台的运送机械手。

所述运送机械手包括持盘组件、用于带动持盘组件水平移动的第二平移驱动机构;所述持盘组件包括第二升降座、用于带动第二升降座升降的第四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二升降座上并用于取放载料盘的料盘取放机构。

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包括枢接在基座上的第二主动轮、枢接在基座上的第二从动轮、绕设于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的第二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连接的第二移动座、用于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的第三动力装置;所述持盘组件设置在第二移动座上;所述第三动力装置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主动轮连接;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沿着基座的长度方向排布。

所述第四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枢接在第二移动座上的第三主动轮、枢接在第二移动座上的第三从动轮、绕设于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上的第三传送带、用于带动第三主动轮转动并设置在第二移动座上的第四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升降座与第三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轮、第三从动轮沿着基座的高度方向排布;所述第四动力装置包括机体固定在第二移动座上的第四电机。

所述料盘取放机构包括连接在第二升降座上的连接座、固定在连接座上的若干个第一吸盘。

第一承载台可升降地安装在基座上;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丝杆、用于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五动力装置、匹配地套接在第一丝杆上并与第一承载台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螺母;第二承载台可升降地安装在基座上;第三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二丝杆、用于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六动力装置、匹配地套接在第二丝杆上并与第二承载台固定连接的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承载台位于第一承载台的一侧。

工件取放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升降座上的若干个第二吸盘;所述机床为精雕机。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工线,通过采用第一承载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放置区、上料机械手、机床、移送机械手的结合设计,并通过合理设置移送机械手,从而可利用上料机械手将工件从第一承载台承载的载料盘移送至放置区,并利用移送机械手将工件从放置区移送至机床上,从而无需人工手动将工件从载料盘移送至机床上,以避免因操作人员手动将工件移送至机床上而造成手部被机床的刀具切伤的现象;而且,还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此外,通过合理设置运送机械手,还可移送载料盘,从而无需操作人员移送载料盘,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移送机械手与机床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料机械手、运送机械手、第一承载台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7为运送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平移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四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三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第一承载台;120、第二承载台;130、上料机械手;140、下料机械手;200、运送机械手;210、持盘组件;211、第二升降座;220、第四升降驱动机构;221、第三主动轮;222、第三从动轮;223、第三传送带;224、第四动力装置;230、料盘取放机构;232、第一吸盘;233、主座体;234、支撑杆;235、调节块;236、调节槽;237、连接件;240、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1、基座;242、第二主动轮;243、第二从动轮;244、第二传送带;245、第二移动座;246、第三动力装置;250、第一升降驱动机构;251、第一丝杆;252、第五动力装置;253、第一丝杆螺母;260、第三升降驱动机构;261、第二丝杆;262、第六动力装置;263、第二丝杆螺母;300、机床;400、移送机械手;410、持件机构;411、第一升降座;420、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21、第一主动轮;422、第一从动轮;423、第二动力装置;424、第一传送带;430、工件取放机构;431、第二吸盘;440、第一平移驱动机构;441、第一支撑座;442、齿轮;444、齿条;445、第一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11所示,一种加工线,包括用于承载载料盘的第一承载台110、用于驱动第一承载台110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250、放置区、用于将工件从第一承载台110承载的载料盘处移送至放置区的上料机械手130、机床300、以及用于将工件从放置区移送至机床300上的移送机械手400;所述移送机械手400包括持件机构410、用于带动持件机构410水平移动的第一平移驱动机构440;所述持件机构410包括第一升降座411、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座411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20、设置在第一升降座411上并用于取放工件的工件取放机构430。

在使用时,先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将放置有工件的载料盘放置在第一承载台110,之后,上料机械手130工作,并将工件从第一承载台110的载料盘处移送至放置区,然后利用移送机械手400将工件从放置区移送至机床300上,因而,无需人工手动将工件从载料盘移送至机床300上,以避免因操作人员手动将工件移送至机床300上而造成手部被机床300的刀具切伤的现象。而在移送机械手400的工作过程中,先通过第一平移驱动机构440带动持件机构410往靠近放置区方向移动,然后利用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20带动第一升降座411连同工件取放机构430下降,以利用工件取放机构430从放置区上提取工件,然后利用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20带动第一升降座411连同工件取放机构430、工件上升,再通过第一平移驱动机构440带动持件机构410连同工件往靠近机床300方向水平移动,而待工件移动至机床300上方时,然后再通过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20带动第一升降座411连同工件取放机构430、工件下降,再通过工件取放机构430释放工件,如此,便将工件移送至机床300上。而在第一承载台110承载不同数量的载料盘时,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机构250驱动第一承载台110升降,可方便于上料机械手130取件。

第一平移驱动机构440包括第一支撑座441、齿轮442、用于驱动齿轮442旋转的第一动力装置、与齿轮442啮合的齿条444、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座441上并与齿条444连接的第一移动座445;所述持件机构410设置在第一移动座445上。在使用时,第一动力装置驱动齿轮442旋转,从而通过齿轮442带动齿条444连同第一移动座445移动,以带动持件机构410水平移动。而通过将第一平移驱动机构440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装配。具体的,所述齿轮442枢接在第一支撑座441上。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用于为齿轮442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一电机,其中,可将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齿轮442连接,也可通过传动机构(例如齿轮组件、同步带传动机构、传送链机构等)与齿轮442传动连接。

该加工线包括沿着齿条444的长度方向V依次排列的若干个机床300,从而可利用移送机械手400将工件分别移送至该若干个机床300,可利用该若干个机床300同时加工工件,从而可提高效率。

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20包括枢接在第一移动座445上的第一主动轮421、枢接在第一移动座445上的第一从动轮422、设置在第一移动座445上并用于驱动第一主动轮421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423、绕设于第一主动轮421和第一从动轮422上的第一传送带424;所述第一升降座411与第一传送带424连接。在使用时,第二动力装置423工作,可带动第一主动轮421转动,以带动第一传送带424传动,从而可带动第一升降座411升降。具体的,所述第一升降座411可升降地安装在第一移动座445,从而可提高第一升降座411升降的稳定性。所述第一移动座445具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升降座411具有活动套装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块。

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23包括机体固定在第一移动座445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轮421连接,从而方便于安装。

该加工线还包括基座241、用于承载载料盘的第二承载台120、用于驱动第二承载台120升降的第三升降驱动机构260、设置在基座241上并用于将载料盘从第一承载台110移送至第二承载台120的运送机械手200。在使用时,而待上料机械手130将第一承载台110的载料盘上的各工件移送至放置区后,可利用运送机械手200将空的载料盘移送至第二承载台120。

所述运送机械手200包括持盘组件210、用于带动持盘组件210水平移动的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所述持盘组件210包括第二升降座211、用于带动第二升降座211升降的第四升降驱动机构220、设置在第二升降座211上并用于取放载料盘的料盘取放机构230。而在使用时,利用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带动持盘组件210往第一承载台110方向水平移动,通过第四升降驱动机构220带动第二升降座211、连同料盘取放机构230下移并利用料盘取放机构230从第一承载台110提取载料盘,之后,第四升降驱动机构220带动第二升降座211上升,以带动料盘取放机构230连同载料盘上升,然后通过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带动持盘组件210连同载料盘往第二承载台120方向水平移动,并利用第四升降驱动机构220带动第二升降座211、连同料盘取放机构230下降,然后利用料盘取放机构230释放载料盘,如此,便可将载料盘移送至第二承载台120。

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包括枢接在基座241上的第二主动轮242、枢接在基座241上的第二从动轮243、绕设于第二主动轮242和第二从动轮243上的第二传送带244、与第二传送带244连接的第二移动座245、用于带动第二主动轮242转动的第三动力装置246;所述持盘组件210设置在第二移动座245上。而在使用时,第三动力装置246工作,带动第二主动轮242转动,从而可带动第二传送带244传动,以带动持盘组件210移动。而通过将第二平移驱动机构240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安装。具体的,所述基座241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移动座245上设置有活动套装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块,从而可提高第二移动座245移动的平稳性。

所述第三动力装置246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主动轮242连接,从而通过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直接带动第二主动轮242转动。具体的,第二主动轮242、第二从动轮243沿着基座241的长度方向排布。

所述第四升降驱动机构220包括枢接在第二移动座245上的第三主动轮221、枢接在第二移动座245上的第三从动轮222、绕设于第三主动轮221和第三从动轮222上的第三传送带223、用于带动第三主动轮221转动并设置在第二移动座245上的第四动力装置224;所述第二升降座211与第三传送带223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轮221、第三从动轮222沿着基座241的高度方向排布。而在使用时,第四动力装置224工作,带动第三主动轮221转动,从而可带动第三传送带223传动,以带动第二升降座211升降。而通过将第四升降驱动机构220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安装。具体的,所述第二移动座245上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二升降座211上设置有活动套装在第三导轨上的第三滑块,从而可提高第二升降座211移动的平稳性。

所述第四动力装置224包括机体固定在第二移动座245上的第四电机,从而通过第四电机为第三主动轮221提供旋转动力。其中,可将第四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第三主动轮221连接,也可通过传动机构(例如齿轮组件、同步带传动机构等)与第三主动轮221传动连接。

所述料盘取放机构230包括连接在第二升降座211上的连接座、固定在连接座上的若干个第一吸盘232,从而通过第一吸盘232吸取载料盘。具体的,在使用时,所述料盘取放机构230用于通过第一气阀与外界的抽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在第二升降座211上的主座体233、固定在主座体233上且前后相对设置的两支撑杆234;所述支撑杆234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支撑杆234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开设在支撑杆234上并沿支撑杆234长度方向延伸的调节槽236、设有螺纹孔的调节块235、连接件237;所述连接件237包括抵顶于支撑杆234上的抵顶端头部、与调节块235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部、位于抵顶端头部与螺纹部之间并穿设于调节槽236内的穿插部;各调节块235上均固定有第一吸盘232。其中,所述连接件237可采用螺丝、螺纹销等。在使用时,通过旋松连接件237,然后沿着调节槽236的延伸方向移动调节块235,再旋紧连接件237,从而可调节第一吸盘232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载料盘。

工件取放机构430包括固定在第一升降座411上的若干个第二吸盘431,以利用第二吸盘431吸取工件。在实际使用时,工件取放机构430用于通过第二气阀与外界的抽真空装置连接。

具体的,该移送机械手400包括两个持件机构410,从而在机床300加工完成后,可利用其中一持件机构410提取机床300上加工完成后的工件,然后将另一持件机构410上提取的工件放置在机床300上,从而可充分利用机床300,以可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所述料盘取放机构230、工件取放机构430除了可采用吸盘之外,还可采用其他,例如可采用气动夹爪、夹具等,只要可取放相应对象即可。

优选的,所述机床300为精雕机。

所述第二承载台120位于第一承载台110的一侧。具体的,还可在基座241上设置有下料机械手140,以方便将加工清洗后的工件放置于第二承载台120的载料盘上。

第一承载台110可升降地安装在基座241上;第一升降驱动机构250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丝杆251、用于驱动第一丝杆251转动的第五动力装置252、匹配地套接在第一丝杆251上并与第一承载台110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螺母253。在工作时,通过第五动力装置252驱动第一丝杆251转动,从而可促使第一丝杆螺母253连同第一承载台110升降。

第二承载台120可升降地安装在基座241上;第三升降驱动机构260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二丝杆261、用于驱动第二丝杆261转动的第六动力装置262、匹配地套接在第二丝杆261上并与第二承载台120固定连接的第二丝杆螺母263。在工作时,通过第六动力装置262驱动第二丝杆261转动,从而可促使第二丝杆螺母263连同第二承载台120升降。

其中,所述第五动力装置252、第六动力装置262可采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传动带组件的结合、驱动电机与齿轮组件的结合、或者旋转气缸,等等,只要可驱动相应对象转动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